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0章 父子争议

书名: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允常在位期间,越国版图巅峰时期还包括江西东北一部分地区,越国也是自允常始称王,“越王”之称始于此,因此允常是越国霸业活动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虽然楚、越两国属于两个不同的民族,但两族关系比较密切,楚人的先祖乃火神祝融,而越国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禹一脉。而晋国、吴国同属于周族一脉。吴越之间的争端,说到底是晋楚争霸的延伸,晋吴联合牵制楚国,而楚国又联合南方盟友越国对付吴国。

吴、越两国原本都是强大楚国的依附国,而自公元前585年吴王梦寿上台后,实施了新的外交政策,与同宗的北方晋国结为同盟,共同对抗楚国。

而公元前544年,吴国纠集楚、吴之间的舒鸠小国共同叛楚,当时在位的越侯夫谭并非有能力之君,在两难之境选择了依附强楚。因而吴国为了惩罚越国而发兵伐越,此后有越人俘虏刺死吴王余祭,两国之间的矛盾就此开始,双方逐渐从争斗走向了长期战争。

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吴越两国在越国北部边界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发生战争,不久双方缔约媾和。

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 吴国在攻打楚国前,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派兵攻击越国并占领槜李,这些早期冲突为后来吴越战争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等人辅助下发动了侵略楚国的柏举之战。次年春天,允常看透强吴不能灭千里之楚, 因而派出一支精兵趁吴军主力尚在楚国郢都,国内空虚之际袭击吴国本土,在吴国边境打下了数座城池,其中就包括槜李小城,此次偷袭导致吴越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正是因为看到了吴越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楚国在晋国实行“联吴抗楚”的策略下,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找到越国这个盟友来实行“联越扰吴”的外交策略。

楚国采取以下三条实施此策略:

其一.以“联姻”手段拉拢越国,且给了越国名正言顺的理由去逐鹿中原。从楚庄王左拥秦姬,右抱越女就可以看出楚越联姻由来已久。有了这层联姻关系,两国成了抵抗晋国和吴国的最佳搭档;

其二.以军事联盟名义,将越军纳入自己的军事壁垒中。从《左传》“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可以看出越国是楚国流放犯人之地,两国领土是可以共用的;

其三.范蠡、文种等到越国,发展壮大越国的经济实力。范、文二人都是楚人,虽非楚国官方派遣,但却得到了越国重用,帮助楚国牵制住了吴国。

这些措施对牵制吴国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柏举之战后,恰恰是由于允常派兵攻击吴国才导致阖闾迅速撤兵归吴,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楚国形成了声援之势,当然,越国也趁机捞到了额外的利益。

后来,吴国向越国问罪,允常又以之前槜李之战是吴国挑起争端为由,越国不过是自卫反击而已,而吴国此时也因伐楚疲惫,不愿理立马同越国开战,因而便罢兵言和了。

由此可见,老越王允常是一个知进退,能伸缩,惯张驰的老狐狸,他治国用兵皆老辣圆滑,使得吴越交战数番越国未落下风,就连吴王阖闾都视其为平生极难对付的劲敌,不敢有丝毫小觑。

然而,令老越王允常颇为头疼的是,他的大儿子,太子勾践与他的治国理念完全不同,他对自家父王的做法嗤之以鼻,认为允常对吴怯懦,优柔寡断,导致好好的灭吴良机就此被葬送了。

允常的王后乃是宋国公主北子,其膝下共有二子二女:大儿子勾践、大女儿姒瑾、小女儿姒嬛皆为王后所出,而小儿子稽会乃夫人棠丽所生。

公元前505年2月,楚吴柏举大战后,吴军攻破楚国郢都,一直占据着城池。府山上的越王宫正殿内,老越王允常正在召集众文武开展一次关于是否出兵攻伐吴国的讨论。

“启禀父王,儿臣以为经柏举一战,楚国必然元气大伤,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想必吴国亦未必好到哪里去,当此之时,正是吾越国出兵伐吴之绝佳时机!”一位身着白色蛟龙纹深衣的青年迫不及待地出班禀奏道。

那青年正值弱冠之年,风华正茂,剑眉星目,自有一股高贵气质。此人正是当今越国太子勾践,他说完目光锐利地环视殿内所有人一遍,最后满怀着内心的激情澎湃,以期待地眼神仰视着高座大殿之上的越王允常。

“禀大王,太子所言甚是,如今吴国三万大军,二百余乘兵车皆陷于楚国郢都 ,吴王阖闾本人,太子终累,伍子胥、孙武皆不在朝中 ,吴国国内、姑苏城必然兵力空虚,确系攻伐吴国之绝佳时机也!”大夫扶同属于太子一派人员,自然趁机来一个“助攻”,他与太子勾践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出班禀揍道。

“下臣附议。”大夫皓进、大将军石买、行人大夫曳庸齐齐应声道。

“嗯,列为臣工皆赞同太子之见,寡人亦认为可行。太子以为吾当如何出兵?”允常沉声问道。太子勾践毕竟是要接他允常班的,他这么问也存了考校一番之意。

“儿臣以为,此时若将越国积蓄数十年之力一举迸发出来进兵吴国,必能直捣姑苏,扫定江北,可使越国问鼎中原,称霸天下也。”勾践见自家老爹如此问,以为他是有意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心里愈发得意地回复道。

众大臣闻言,皆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他们不由感叹:这个太子还真敢说,朝堂皆知晓其野心勃勃,不曾想他这胃口竟如此之大。

“汝此想法未免太过冒进,需知吾越国兵力本就不及吴国,贸然出兵,风险极大。即便越国侥幸打下了吴国饮马江北。届时,吾越国便需直面秦、晋、齐、燕等中原霸主,以越国有限之实力目下乃不合时宜之举。为今之计,吾当积蓄实力,左右逢源,伺机而动方为上策也!”允常对太子勾践的激进言论并未加以采纳,反而是严肃地批判道。

太子勾践被自家老爹当着这满殿文武大臣的面,劈头盖脸地这么一通毫不留情地驳斥,顿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感觉非常难堪。他的内心顿时哇凉哇凉的,渐渐地也不免对自家父王产生了深深的怨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54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