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4章 蠢蠢欲动

书名: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越王殿内,庄严肃穆。允常的灵柩被放置在殿中央,四周摆满了鲜花和香果。文武大臣们身着素服,缓缓走进殿内,他们的神色凝重而悲伤。

大臣们依次走到灵柩前,献上鲜花,然后默默地鞠躬,表达对允常的深切哀悼和敬意。有的大臣眼中含着泪水,仿佛在回忆着与允常共同度过的时光;有的则紧咬嘴唇,强忍着内心的悲痛。

在灵柩的一侧,站着一位老者,他是越国的大祭司。他手持法杖,高声诵读着悼文,声音庄重而悠扬,回荡在整个越王殿。悼文赞颂了允常的功绩和品德,表达了越国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

整个吊唁过程中,没有人说话,只有大祭司的诵读声和偶尔传来的抽泣声。大臣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允常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他们知道,越国的重担现在落在了他们的肩上。

灵堂的左右分别跪着身着缟素的姒瑾母女和棠丽母子,左边南子与姒瑾脸上的泪水如断线的珍珠一般止不住,哭得身体因哽咽而颤抖;右边的花信少妇则佯装嚎啕大哭,实则一滴眼泪都没有。

“嗟夫,大王,君何以匆匆而薨乎?独遗吾等孤儿寡母,如何度日哉!”棠丽装模作样地抹了一把“泪水”哀嚎道。

不仅如此,那女人还在暗自惊喜:这糟老头子终于死了,自己儿子稽会如今得了遗命,马上就要掌控越国大权,真是可喜可贺呀!

要说谁是这次的大赢家,那还非得她棠丽莫属了。朝中他亲大哥-扶同大夫手握大权,有他在他们母子可以高枕无忧了。她偷偷瞟了一眼对面哭得撕心裂肺的南子、姒瑾母女俩,嘴角勾勒出一抹讥讽。

在这悲伤的时刻,越国的百姓们也默默地表达着自己的悲痛。街头巷尾,人们身着素服,面容憔悴。他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领袖而感到痛心,同时也对越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越国的国土上,一片宁静,仿佛整个国家都在默默哀悼。然而,这片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涌动的暗流。越国的未来究竟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只有时间才能见证越国是否能够在这场危机中屹立不倒。……

在阴暗潮湿的大牢中,越国太子勾践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他眼神中透露出无法掩饰的焦虑。他得知自家父王薨的消息后,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

“父王,未料汝竟如此早薨矣,尔教儿臣如何自处乎?”勾践面朝越王宫的方向缓缓跪了下来双手抱头,十指深深地插入凌乱如枯草的头发中,表情痛苦地低声呢喃道。

而在太子宫被囚禁的太子妃雅鱼,她的内心却显得无比兴奋。她的眼神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似乎对这一消息有着不同的反应。

“此番,吾当可解禁复自由之身矣。子越,尔可知奴家于此苦候君助吾脱困乎?”蓬头垢面的雅鱼内心疯狂地呼喊着。

这些日子她快要被逼疯了,堂堂一个太子妃竟凄惨至此。不光吃喝成问题,天天饿着肚子不说,由于自由受限寸步难行,那些低贱的奴才还狗眼看人低,对她近而远之,任她自生自灭。

雅鱼都不知道多久没洗澡了,身上跳蚤活动猖獗,浑身痒得她探手到处挠痒痒。身为堂堂一个越国贵族出身的大家闺秀,她这辈子都没受过这样的苦。

上次王浩路过太子殿探望她、安慰她,让她孤苦无依的心里感觉好受多了 。而且那些侍卫再也不敢对她呼来喝去了,她的吃喝也已然不成问题了,雅鱼知道这都多亏了王浩这个俊逸少年。

勾践紧握着牢房的铁栏,他深知自己的处境艰难。原本寄希望于继承王位,一展抱负,但如今却被囚禁于此,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他的眉头紧锁,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雅鱼则静静地坐在太子殿,她的兴奋并未表露在外。然而,她的内心却在盘算着自己的未来。或许,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心中暗想着。

“如此碌碌之太子妃,不当也罢。许彼时吾大谬矣,勾践此人诚不可赖也。”雅鱼想起这些年跟着勾践所受的窝囊气,就忍不住一阵腹诽。

勾践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回忆起与父王的点点滴滴。他为自己无法尽孝而自责,为越国的未来而担忧。而雅鱼的兴奋却如同一股暗流,在她心中涌动。

大牢中的气氛异常沉重,勾践的焦急与雅鱼的兴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们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无人能预料。……

吴国姑苏吴王宫,早有探子通过飞鸽传书将老允常病逝的消息告知于吴王阖闾。他命内侍召集众文武大臣来王宫议事,并将收到的消息当众告知于众大臣。

“诸位,尔等以为当此之时,吾吴国该当如何乎?汝等尽可畅所欲言也。”阖闾看着大殿上的众人询问道。

吴王阖闾端坐于王殿之上,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决心与果断。他的下方,伍子胥和孙武等重臣位列两旁,众人神情严肃,静待吴王的命令。

吴王阖闾声音低沉而坚定地说道:“越王允常病逝,此乃天赐良机。吾等当厉兵秣马,筹备粮草,准备出兵伐越,以雪前耻!”

伍子胥拱手进言:“大王,越国新丧,士气低落。此时出兵,必能一举攻克。”孙武亦附和道:“吾军兵强马壮,且有相国大人之谋略与下臣之兵法,定可势如破竹也!”

阖闾满意地点点头,随即下令:“各部尽快调集兵力,整军备马。同时,务必确保粮草充足,以供大军征战之需也。”

殿内响起一片应和声,众人纷纷领命而去。吴王阖闾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与自信。他知道,这一战关系到吴国的荣辱与兴衰,必须全力以赴。吴国的城池中,士兵们忙碌地操练着,鼓声、喊杀声响彻云霄。粮草也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军营,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臭小子,你在会稽城一切还好吗?有没有想姐姐啊,姐可是在姑苏对你日思夜想、茶饭不思、辗转难眠。你若是胆敢将老娘抛之脑后,看我不杀到会稽城扒了你的皮,哼!”滕玉在自己的宫中喃喃自语道。

自上次与王浩在会稽城“龙凤传舍”一别已有月余。那一次两人在传舍颠鸾倒凤,“共赴巫山云雨”,一夜梅开数度,导致她的“大姨妈”到现在都没来串门,害得她又喜又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02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