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43章 东郊踏青(下)

书名: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事已至此,我们赶紧烧烤,待午后酒足饭饱后再行前往会稽山禹王陵祭奠一番大禹先祖。途中若有发现再做定夺,今日归去后将此事禀报大王以免事端扩大。”王浩催促道。

他从姒瑾手中接过了季芈手中的香囊,将之收入宽大的深衣袖子中。四人分工明确,赵莹捡树枝,姒瑾取出肉串蔬菜摆好,公输姜搭设烧烤土灶及架子,王浩身为其中唯一的男人负责钻木取火。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井状烧烤土灶已经搭建完成。赵莹把一些枯枝放进灶里,而王浩则小心翼翼地将通过钻木取火获得的火苗放入灶头并点燃。瞬间,火苗点燃了枯枝,产生了呛人的浓烟。

当火势逐渐稳定下来,他又添加了一小截木块以保持火力。与此同时,姒瑾从行囊中取出四个精致的酒爵和四个碗盏,并整齐地摆放好。没过多久,烤鸡肉串和烤鸡翅开始发出滋滋声,表面冒出诱人的油光;同时,烤韭菜等蔬菜也基本上烤熟了。

他拿起一旁装着盐的小竹筒,往烧烤的菜肴上轻轻撒了一些自家提纯的精盐,顿时,烧烤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好香啊!”一旁的姒瑾也不禁感叹道,她将手中的酒爵斟满自家酿制的醴,然后端起酒杯向众人示意:“来,让我们一起干杯吧!”

七人纷纷举起酒杯,碰杯后一饮而尽。随后,他们开始大快朵颐起来,享受这顿丰盛的烧烤盛宴。尽管四人吃得津津有味,嘴角流油,但却没有人开口说话。一方面,烧烤的肉食和蔬菜确实美味无比,对于这些女子来说,这样的美食机会并不多见;另一方面,王浩沉默不语,心中一直在思考刚才捡到香囊的事情,这件事太过怪异,让他感到有些不安。

晌午时分,距会稽城东南十多里的会稽山上人迹罕至,这个点已至正午,更是几乎无人前来。

当他们来到会稽山时,眼前展现出一片壮丽的景象。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其间,仿佛置身仙境一般。禹王陵坐落在山顶之上,庄严而肃穆。众人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心中充满敬畏之情。

进入禹王陵内,一股庄重的氛围弥漫其中。巨大的石碑上刻着大禹王的事迹,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他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个字,感受着大禹王治水的艰辛历程。

草木苍翠的会稽山半山腰,一座不算气派的木质结构祠堂矗立在此,两扇斑驳的木门顶上挂着“禹王祠”三个鸟篆大字的牌匾。

越国乃是大禹王嫡系后代,这儿建有祠堂很正常。两扇木门敞开着,祠堂里供奉着大禹王的神像。他左手挥舞着,右手持着耒耜,威武霸气。

神像前放置着一个青铜香炉,里面插满了香烛。袅袅香烟从香炉中升起,弥漫在整个祠堂内。

墙壁四周绘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事迹,以及大禹的后代分封天下、建立夏朝的故事。这些壁画生动地展示了大禹王的伟大功绩和崇高精神。

在祠堂的一角,摆放着一张陈旧的供桌,上面摆满了各种祭品,如水果、糕点、肉类等。这些祭品是人们对大禹王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的表达。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祠堂,照在大禹王的神像上,使其显得更加庄严神圣。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了阵阵清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一块斑驳的木质牌位上书“大夏始祖大禹灵位”几个鸟篆字体,姒瑾静静地站在一旁,默默祈祷,愿大禹王保佑越国繁荣昌盛。

牌位旁摆放着一张长条形矮桌,桌面平整光滑,上面摆满了各种水果和糕点。这些水果色彩鲜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而糕点则精致小巧,让人垂涎欲滴。在长桌的正中间,有一座青铜鼎炉,里面燃烧着袅袅的香火,烟雾缭绕,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围。

未时时分,太阳高悬天空,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将大地染成一片金黄。此时,两名身材高大、肌肉发达的彪形大汉出现在禹王祠前。

他们脸上蒙着黑色面巾,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狡黠和警惕的神情。这两个男子行动敏捷,脚步轻盈,似乎对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他们东张西望,小心翼翼地靠近禹王祠,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

两人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后,便迅速溜进祠堂的正殿。他们直奔摆在牌位旁边的长桌,目光贪婪地盯着桌上的水果和糕点。

显然,他们已经饥肠辘辘,迫不及待想要享受这些美食。其中一名大汉迅速摘下蒙面黑巾,露出一张狰狞的面容。他快速伸手从装有糕点的陶盏内拿起一块桂花糕,然后毫不犹豫地往嘴里送。

他的动作粗鲁而急切,看样子像是饿极了,吃得狼吞虎咽,甚至连嘴角都沾满了食物残渣,唾沫星子也跟着四处飞溅。

“哎,汝莫非乃饿死鬼投胎乎?此吃相忒丑陋也。”一个光头汉子一边拿出麻布兜子使劲往里塞着水果、糕点,一边埋怨着他的同伴-一名癞痢头汉子。

“废话个甚,尔若不饥作甚来此偷贡品?装甚清高乎?”那癞痢头立即出言反唇相讥道。

那光头汉子被他拿话噎住,一时竟语塞,只觉得喉咙里像有一团棉花堵着似的难受。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嘿嘿”尴尬地笑笑。

“速速取贡品归去,以免多生事端也。首领尚待吾二人开饭,况彼小娘子如今甚是不妙,此地人烟稀少,实无法购置食物,吾等亦迫不得已才借取供物充饥。”那瘌痢头汉子叹口气,摇摇头道。

旋即他将一颗红彤彤的李子塞入口中,酸甜的汁水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刺激着味蕾,让他忍不住眯起眼睛,享受这片刻的美味。然而,他手上动作并未停歇,依然忙碌地将各种食物往苎麻布制成的兜子里装填。

不一会儿功夫,两人就已经将禹王祠内的供物洗劫一空,正拎着麻布兜子准备离去。可就在这时,距离半山腰禹王祠五十米开外,一队人马恰巧迎面而来。

只见为首之人乃是一个刚刚度过束发之年的俊俏少年郎,秃子和癞痢头两人对视一眼,迅速掠过后就自动忽略了这个少年。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落在后面的几位国色天香的美貌女子身上时,两人的眼睛顿时变得直勾勾的,仿佛被定住了一般,再也无法从她们身上移开视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26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