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33章 借刀杀人(下)

书名: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忽然,他想到了这正是王浩的字迹,不由得开始琢磨起王浩的意图。

“咝……,吾道如何,此计却出于王子越!何意乎?尔若欲取信于勾践,吾岂能令汝遂愿乎?”范蠡暗自寻思道。

据他猜测,王浩此举八成是想在越国危如累卵,勾践忧心国事之际献策,以缓和与勾践之间的关系。

毕竟,王浩此人虽然有些才华,但也并非毫无野心。在这种关键时刻,他若能献上一条妙计,不仅能解越国之困,还能赢得勾践的信任和重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不管王浩的真实目的如何,一旦他与勾践的关系变得融洽,对于范蠡和文种来说,都绝非好事。

以王浩的能力,若得到勾践的赏识,势必会对他们二人的地位产生威胁。而范蠡与文种作为同乡好友,自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范蠡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个阴险毒辣的计谋——借刀杀人。这个计划虽然狠辣,但却能在不引起勾践怀疑的情况下,巧妙地除掉王浩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哈哈哈,观余略施小计,全尔之愿也。”范蠡心中暗自冷笑,仿佛已经看到了王浩的悲惨结局。

在准备算计王浩的同时,范蠡脑海中曾经闪过去年他落难之时,王浩不计他与文种在越国的落魄境地。

不仅如此,他还引二人为义兄,并利用自己的资源将二人引入会稽权贵圈乃至越国朝堂。

如今,他这么恩将仇报,多少有些小人行径。可考虑到王浩与勾践水火不容的现状;考虑到自己在越国朝堂的荣华富贵与锦绣前程,他果断地选择舍弃了昔日与王浩的结交之谊。

“王子越兮,汝如此不识时务了,便亦怨不得范某矣!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范蠡暗叹一声道。

在他看来,王浩除了谋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可他本人手上并没有兵权,那么他就只有被勾践处死这一个下场了。

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他这个昔日“义兄”坑一把,而他范蠡帮着勾践除去王浩,自此勾践也会更信任他。

……

见勾践对灵姑浮如此失望,甚至大有严惩灵姑浮的架势,范蠡略一琢磨便计上心来,他悄悄来到勾践低声对其言语了一番。

后者这才收敛了杀意,对灵姑浮及诸多越军挥挥手,自言自语道:“寡人近来忧心战事,故此颇为烦恼。斯阖闾垂垂老矣,便由彼去也!左司马苦劳矣,且随众将士安歇焉!”

他这一通骚操作令灵姑浮感到意外,然而终归没被责罚就是好事,他还能有何奢望呢?

于是,灵姑浮如释重负地躬身一礼道:“卑将谢大王谅解!便告退也!”

……

灵姑浮及越卒们离去后,范蠡才谄媚地对着勾践一笑道:“大王莫忧心,不日或有意外之喜也!”

“哦,范大夫此言何意乎?不妨详细述于寡人!”勾践闻言若有所悟,不禁疑问道。

“大王,此处不便明言!不若请君移驾,下臣言于大王也。”范蠡四下观望后,见无旁人才沉声道。

于是,两人才来到了一座石门的一座室内,范蠡摒退左右后关上房门。

君臣二人席地相对而坐后,范蠡才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低声道:“大王可知,此战前夕下臣早命人抹葛(钩吻)于吾军军佐之兵刃,适才左司马言阖闾虽侥幸脱身,然已中其一剑矣。故此……”

“哦,如此……”勾践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随即激动道。

葛(钩吻),也就是断肠草,传闻神农尝百草,最终死于此毒,少量毒就可致死。

那么范蠡是怎么会想到这么损的主意呢?越军人数太少,只有区区万人,而吴军足足四万,为了多多杀伤敌人,范蠡想到了这招。

当然,鉴于时间与物资有限,他只命人偷偷在所有越军军官的兵器上抹了葛,没想到还有了这么一个意外之喜,这么一来可不止是借刀杀人了,而是一剑双雕了。

既然,阖闾不慎被灵姑浮砍了一剑,那么他十有八九中毒了。以阖闾这样的年纪,外加出征途中医疗条件极为有限,搞不好还真凶多吉少。

接下来就是甩锅给王浩,说服灵姑浮一口咬定这毒是他抹的,当然这个得勾践出面去说服灵姑浮。

毕竟,勾践是很乐于除掉王浩的。一旦越军斥候探查到阖闾死亡的消息,越国这边就可以悄悄散布消息:在王浩的建议下,越国采用200死囚出其不意地自杀,令吴军大败而归。

不光如此,王浩还设计给越国将官的兵器抹上剧毒葛,以致于吴军死伤惨重。

“啪”地一声,勾践一掌拍在案几上,抑制不住内心狂喜道:“高!范大夫此计堪称一绝,寡人料吴国闻讯,必举国之恨移于王子越。”

“哎~,此乃大王御下有方,下臣唯略尽绵薄之力耳!大王可假意重赏王子越献计退敌之功,如此便可做实毒杀吴军之事也!”范蠡笑吟吟地奉承道。

“哦……哦,啊哈哈……妙哉!好一招祸水东引兮!便依卿所言,此番王子越必成吴国举国之公敌也!”勾践开怀大笑道。

不久,果然有埋伏在吴都姑苏的细作飞鸽传书到石门,这是一桩石破天惊的大事:吴军败退姑苏,吴王阖闾薨,举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

不至于此,姑苏城内风起云涌,姬氏吴国王室诸嫡子大有各自联络势力,发动夺位大战的架势。

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勾践强自抑制住内心的狂喜,他需要找人分享内心的兴奋,于是他兴冲冲地找到了范蠡。

“果不出卿所料,哇哈哈,天不亡越!幸甚至哉,阖闾老贼终薨矣!”勾践豪迈大笑道。

范蠡闻言内心也是喜滋滋的,他身为楚人,对于当年攻破郢都,险些灭楚的始作俑者—阖闾,恨不能活剐了他,以泄心头之恨。

当然,他这个埋伏在越国的楚国暗庄身份不容得他暴露出一丝这个危险的想法。然而作为越国如今朝堂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也该当与自己的主子一起欢呼。

“哦~,如此甚好!下臣为大王贺,为越国贺!后续便可依计行事矣,趁吴国尚未将阖闾死讯公于列国,大王便可将重赏王子越之讯散于坊间!”范蠡拱手恭敬地说道。

……

烟波浩渺的震泽上,王浩站在小船的船头远观这2500年前的太湖风光,一阵微风拂过,他感到身上一阵阴冷,打了个喷嚏。

“阿嚏,阿嚏…。谁踏马在骂本少爷?”王浩嘀咕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71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