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29章 改良分封

书名: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呃……”熊轸很想反驳,但最终却是哑口无言。

自大禹王之子夏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大夏之后,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和转折。每一个朝代都有着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分封制。这一制度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成为了各朝各代政治体系的基石。

首先是商汤推翻夏朝,建立了殷商王朝。随后,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讨伐商朝,成功夺取政权,建立了大周王朝。这些王朝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分封制来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封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今,楚国已经被各大贵族瓜分为各个势力范围,他们的领地就如同一个个独立的小国家一样。楚国一直以来都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因此统治氛围相对宽松。虽然偶尔会发生叛乱,但总体来说,楚国尚未面临严重的问题。

熊轸作为楚国的君主,对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他认为,只要保持现状,楚国就能继续繁荣发展。但实际上,这种局面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一旦爆发,将会给楚国带来沉重的打击。

“大王乃楚国中兴之主,必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也。然敢问大王比之齐桓晋文如何?昔年齐桓公小白倚仗管子襄助,内整朝纲、例行改革,外则尊王攘夷、存亡续绝,令得齐国称霸诸侯;晋文公重耳文治武功、开创三军六卿,重用贤能,令晋国终成诸侯霸主也。然如今齐晋之雄风安在乎?”王浩侃侃而谈道:“齐景公虽通治国之道,然贪图享乐,致朝中兼有治国、乐身两批臣工,且两者斗得不亦乐乎,田氏族势力日渐羽翼丰满,田代姜为齐国之主已然不可挽回;晋定公虽在位,然形同傀儡,六卿矛盾已然激化,不可调和矣。赵、魏、韩、智、范、中行相互攻伐,导致晋国内政不稳,长此以往,晋国霸主地位必失也。”

“子越所言,寡人并非不知。然未知卿何高见乎?君尽可畅所欲言也。”熊轸听得头大,不免露出期待的神情道。

“大王莫要烦恼,外臣有两条策略可供参考。其一便是郡县制。昔日,楚国先祖武王兼并了权国,并将其设置为权县,这可是历史上第一个县呢。县尹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直接隶属于中央管辖,此无疑乃增强楚国王室统治绝妙之策也!县尹所管辖之县兵既为地方武装,自当受到王室的节制,并且严格控制其规模。如此一来,楚国全境皆可以推行此制。”王浩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章华殿墙壁上的楚国地图,神情严肃且自信满满。

“嗯,爱卿所言确实有理,寡人愿闻另一条策略。”熊轸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恳请道。

“基于郡县制,大王亦可予有功之子嗣乃至臣子分封。然则,所分封之诸侯国于行事、决策等诸方面皆须受大王管控。君可以亲自任免诸侯国太傅、相邦,令彼等协助分封之宗主管理政事,与此同时,亦可助大王监视所分封之人也。”王浩继续补充道,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条策略实施后的美好景象:“二曰:推恩令。今屈族及楚国各贵族已壮大,大王赐令尹大大片封地,是为景平王,故此景家就此开宗立派,如今景族受封时日尚短,屈景两家尚忠心于楚王室,然数代以后,一旦王室有平庸之君当政,而贵族势大之时,彼等亦或取而代之也。”

熊轸曾经经历过柏举之乱,而在此之前,他的父亲楚平王熊居也是通过夺取自己兄长楚灵王熊围的王位而上位的。所以,对于帝王之家来说,兄弟之间为了争夺王位而相互残杀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尽管子西多次推辞了国君之位,最终才轮到熊轸登上这个位置,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当他听到王浩说出这样一番话时,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令尹子西和司马子期都是他的忠实支持者。在他流亡到随国的时候,子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假扮成他来吸引敌军追兵;而子西则在帮助他复国这件事上付出了最多的努力。如果他们真的觊觎楚国的宝座,他绝对不会有半句怨言,可以立刻拱手相让。

但问题在于,他无法确定自己的子孙后代与子西、子期的子孙们在未来是否还能保持如此和谐融洽的关系。毕竟,这种情况实在难以保证。

“寡人实难朝自家兄弟下手,若寡人当真如此,恐寒天下之心也。”熊轸举棋不定,纠结得满头大汗,为难地说道。

“大王可分封于彼等,然需侧重钱财方面之赏赐而约束其封地,日后令尹、司马等后世子孙可令其兄弟共同继承祖先之爵位也。如:若令尹有三子,其身故后,可令三子皆承袭景平王爵位,然王爵仅有一席,故此可将三子爵均将为公爵,父之领地子亦可平分之。如此历经数代后,其后代之封地、爵位均愈加渺小,再难与王室抗衡也。”王浩说出这一番话时,小心翼翼观察着熊轸的表情。

熊轸坐在王位上思考了很久,他感觉自己的思维好像被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眼前突然一亮。作为楚国的国君,他很快就明白了“推恩令”这个政策的好处和优势所在。然而,由于这个概念过于新颖,与当时社会背景相差甚远,所以他并没有足够的勇气立刻将其付诸实践。毕竟,这种策略需要时间来慢慢推进,以确保不会引起太多的争议和反对声音。

然而,熊轸很清楚地意识到,“推恩令”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助他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同时,这个政策对于那些拥有大量土地和权力的卿大夫以及贵族们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们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阴险狡诈的计谋,因为它直接针对了他们的利益核心——家族继承制度。

这个“推恩令”一旦实施,将会彻底打破原来的世袭制度,使得每一代子孙都能够分到一部分家族财产和权力。这样一来,原本庞大的家族势力就会逐渐被分散瓦解,最终导致这些卿大夫失去原有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推恩令”可以说是一项极为狠毒的计策,甚至可以称为“绝户毒计”。

“方今,楚国处于复苏之际,此策可暂缓实施,待局势稳定再言不迟也。”王浩似乎是看出了熊轸的犹豫,他适时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82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