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储君

作者:自在飞花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章 视察雁门关

书名:大唐储君 作者:自在飞花1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在太原尽情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惬意休憩两日后,李承乾一行再次踏上行程,向着云中进发。一路上,风和日丽,澄澈如洗的天空湛蓝似深邃的宝石,洁白无瑕的云朵悠悠飘荡,恰似轻盈的棉絮,在天际勾勒出梦幻的形状。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宛如大自然奏响的轻柔乐章,为这漫长的旅途增添了几分悠然的诗意。

当他们渐近云中,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烟尘滚滚,仿若一条黄龙腾空而起。一队人马如疾风般疾驰而来,马蹄声碎,仿若密集的鼓点。为首之人,正是云中都督柴令武。柴令武身着一袭玄色劲装,劲装勾勒出他矫健的身姿,外披的红色披风猎猎作响,恰似一团燃烧正旺的火焰,彰显着他的豪迈与威严。他头戴熠熠生辉的银色头盔,盔顶那束鲜艳的红缨随风舞动,犹如灵动的火焰精灵。胯下一匹枣红色骏马,毛色鲜亮如绸缎,四蹄生风,奔跑间气势磅礴,仿佛要踏破这天地间的一切阻碍。

待靠近时,柴令武猛然勒住缰绳,骏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柴令武飞身下马,动作矫健利落,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四周:“陛下亲临云中,末将柴令武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李承乾面带温和从容的微笑,从装饰华美的车辇中缓缓步出,目光中透着宽厚与慈爱,说道:“柴都督快快请起,一路奔波,不必多礼。”柴令武身姿挺拔地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敬畏与忠诚,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自己的信仰。

李承乾一行在柴令武的引领下踏入云中城。城中百姓听闻皇帝驾到,仿佛欢快的潮水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他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服饰,宛如盛开的繁花,脸上洋溢着质朴而真挚的笑容,手中挥舞着娇艳欲滴的鲜花,欢呼声如雷贯耳,此起彼伏,仿佛要将这座城市的热情传递到天际。李承乾看着热情洋溢的百姓,心中满是欣慰与温暖,不时向他们挥手示意,那亲切的举动如同春风拂过,让百姓们倍感亲切。

稍作安顿后,柴令武便陪同李承乾前往雁门关视察军事部署。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山路两旁的山峰高耸入云,仿若倚天而立的巨剑,直插云霄,又似大自然为雁门关精心铸就的雄伟屏障。山上树木繁茂,层层叠叠的枝叶遮天蔽日,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几声清脆婉转的鸟鸣,在幽静的山林间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空灵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终于,雄伟壮阔的雁门关映入眼帘。那高大厚实的城墙宛如一条蜿蜒盘踞的巨龙,横卧在连绵的山间,散发着雄浑的气势。城墙之上,旌旗猎猎作响,宛如舞动的火焰,士兵们身着厚重坚实的战甲,手持寒光闪闪的长枪,神情冷峻而专注,警惕地注视着远方,犹如守护边疆的钢铁卫士。李承乾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城楼,极目远眺,广袤无垠的草原如同一幅巨大的绿色绒毯,向远方无尽地铺展,一直延伸到天地相接的地平线处,仿佛与蓝天融为一体。远处,星星点点的白色帐篷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草原上,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那正是牧民们温暖的居所。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地吃草,恰似天空中飘荡的洁白云朵,又似大地上流动的珍珠,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草原牧歌图。

柴令武身姿笔挺地站在李承乾身旁,神情庄重,指着城墙下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详细介绍道:“陛下,雁门关地势险要,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实乃北方的重要关隘。末将已严阵以待,加强了此处的防御力量,不仅增派了训练有素的兵力,还储备了充足的粮草和精良的武器,定能如铜墙铁壁般抵御外敌入侵。”李承乾微微点头,目光如炬,审视着四周的每一处细节,神情严肃地说道:“雁门关乃我大唐北方的门户,肩负着守护家国、庇佑百姓的重任,责任重于泰山。你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确保边疆安稳。”柴令武连忙躬身,态度坚决地应道:“陛下放心,末将定当鞠躬尽瘁,恪尽职守,以死扞卫雁门关,不负陛下所托。”

随后,李承乾一行沿着城墙漫步,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边关的威严。忽然,一位老牧民牵着一匹骏马缓缓走来。老牧民身材略显佝偻,岁月的沧桑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他的眼神却依然矍铄,透着草原儿女特有的坚毅与豁达。他身着一件厚实的羊皮袄,羊皮袄上的绒毛微微卷曲,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温暖与陪伴,头戴一顶褐色毡帽,帽檐下,脸上布满了如沟壑般纵横交错的皱纹,那是岁月镌刻的痕迹,记录着他一生的风雨兼程与坎坷经历。李承乾见状,目光中流露出关切与好奇,主动迎上前去。

“老人家,看您身子骨挺硬朗啊。”李承乾微笑着说道,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亲切。老牧民抬起头,目光敏锐地打量着眼前之人,只见他气宇轩昂,身边又簇拥着众多随从,猜出他身份尊贵,但却未显丝毫慌乱与拘谨,咧嘴露出一口有些残缺的牙齿,爽朗地笑道:“托贵人的福,咱在这草原上生活了一辈子,早习惯了风吹日晒,身子还算结实。”

李承乾饶有兴趣地问道:“老人家,您在这附近生活多久了?”老牧民眯起眼睛,眼神中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一辈子喽,从俺爹那辈儿起,咱就生活在这片草原。这里的一草一木,俺都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手掌纹路,每一处山丘,每一条溪流,都藏着俺们的故事。”

李承乾又问:“那您给我讲讲,草原上都有啥特别的民俗?”老牧民来了兴致,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被点燃了心中的热情之火,说道:“要说特别的,那可多喽。就说每年的那达慕大会,那可是草原上最热闹的时候,就像天上的星星都汇聚到了一起。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聚在一起,赛马、摔跤、射箭,各个都像勇猛的雄鹰。小伙子们在赛场上争个高下,姑娘们就在一旁欢呼助威。还有,我们住的蒙古包,别看它看着不大,可方便移动,适合我们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它就像我们流动的家,走到哪,家就在哪。”

李承乾听得津津有味,脑海中浮现出那热闹非凡的场景,继续问道:“那您平日里的生活,主要靠啥维持呢?”老牧民拍了拍身旁的骏马,那匹马仿佛通人性般轻轻嘶鸣了一声,老牧民眼中满是疼爱与自豪,说道:“咱主要就靠放牧,养些牛羊马。它们可是我们的宝贝,是我们生活的依靠。肉能填饱肚子,奶能解渴,皮毛还能做衣服、帐篷,啥都离不开它们。”

李承乾点头表示理解,目光望向远方的草原,感慨道:“这草原如此广袤,景色迷人,但也面临着外敌侵扰的风险啊。”老牧民神色凝重起来,微微皱眉,说道:“是啊,以前就怕那些马贼来抢牛羊,闹得大家不得安宁。不过现在好了,有大唐的军队守着,我们安心多了。晚上睡觉都踏实,知道有你们在,我们啥都不怕。”

李承乾看着远处巡逻的士兵,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说道:“大唐的军队定会守护好这片土地,让你们安居乐业。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使命。”老牧民感激地说道:“贵人的话,俺信。俺们老百姓就盼着能过上太平日子,有你们在,俺们心里就有底。”

与老牧民交谈完,李承乾心中对草原的生活和民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深知,边疆的安稳不仅关乎国家的领土完整,更关系着百姓的幸福生活。在返回的路上,李承乾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加强边疆的防御,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让这片美丽的草原永远繁荣昌盛。而柴令武则默默地跟在一旁,看着李承乾的神情,心中也暗暗发誓,定要不负陛下所托,守护好云中,守护好雁门关,为大唐的边疆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75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