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储君

作者:自在飞花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章 回朝谋划

书名:大唐储君 作者:自在飞花1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李承乾携皇后苏氏、女儿李知韵一家,结束了在热带雨林的奇妙之旅,踏上归程。他们一路向北,先回到了安南。安南,这座滨海之城,海风咸湿,带着海洋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港口处,船只往来如梭,热闹非凡。李承乾深知,海洋对于大唐的未来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对西南边陲的经略中,海上力量的支持不可或缺。

李承乾身着一袭黑色锦袍,袍角绣着金色海浪纹路,在风中猎猎作响,尽显王者威严。他站在安南的海岸边,目光坚定地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对身旁负责督造海船的官员严肃说道:“务必大力加强海船督造,精益求精。每一艘海船,都将是大唐海上力量的基石,关乎着边疆的稳定与繁荣。”那官员身着深蓝色官服,恭敬地躬身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李承乾微微点头,又转头对负责海上军队建设的将领说道:“海上军队的训练也容不得半点马虎。要让将士们熟悉海战,具备强大的战斗力,打造一支坚不可摧的海上雄师。”将领身着厚重的铠甲,身姿挺拔,大声回应:“陛下,末将定严格训练,打造精锐之师!”

安排妥当后,李承乾一家登上精心挑选的海船,开启了经广州、扬州返回洛阳的行程。海船在茫茫大海上破浪前行,宛如一只巨大的海鸟,勇往直前。苏氏身着浅蓝色的华服,衣袂飘飘,站在甲板上,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既有对未知航程的期待,又有一丝隐隐的担忧。她轻声对李承乾说:“陛下,此次海上行程虽能领略不同风光,但海上多变,还望陛下保重龙体。”李承乾握住苏氏的手,温柔说道:“爱妃放心,朕定会护你与知韵周全。这一路,我们也正好看看大唐沿海的风貌。”李知韵则兴奋地在甲板上跑来跑去,看着海浪翻涌,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仿佛不知疲倦。

海船一路顺畅,先后经过繁华的广州和富庶的扬州。广州,港口商贾云集,各国商船往来不绝,一片繁荣景象。李承乾站在船头,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思索着大唐海上贸易的未来。他对身边的李知韵说道:“知韵,你看这广州,因海而兴。日后大唐的海上贸易若能更加兴盛,国家必将更加富强。你要记住,海洋对于大唐的重要性。”李知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好奇。扬州,城内河道纵横,亭台楼阁林立,尽显江南的温婉秀丽。李承乾一家在扬州稍作停留,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终于,海船缓缓驶入洛阳码头。码头上,太子李象带着百官早已等候多时。太子李象身着明黄色太子服,头戴紫金冠,神色庄重。百官们身着各色官服,整齐排列,场面十分壮观。当李承乾一家踏上码头,太子李象快步上前,跪地行礼:“儿臣恭迎父皇、母后、皇妹回宫,父皇、母后一路辛苦。”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太子,心中满是欣慰,伸手扶起李象,说道:“吾儿免礼。这一路,朕见识颇多,有许多事要与你和诸位爱卿商讨。”

随后,众人来到宫中议政殿。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跳跃,将气氛烘托得格外庄重。李承乾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上的金龙仿佛在烛火中舞动,彰显着无上的权威。他目光沉稳地扫过殿下站列的诸位重臣——面容刚毅的韦思谦,神情内敛的裴炎,气质儒雅的薛元超,英气勃勃的李敬业,沉稳持重的刘仁轨。这些皆是大唐的肱骨之臣,此刻他们神色专注,静待李承乾开口。

李承乾微微挺直身躯,清了清嗓子,声如洪钟般说道:“此次朕前往南方,深入热带雨林,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还探查到六诏的诸多动向。六诏地处西南边陲,若能统一并纳入大唐版图,大唐的边疆将更加稳固,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韦思谦率先出列,他身着紫袍,拱手行礼,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六诏局势错综复杂,各诏之间利益纠葛、关系微妙,不知陛下此次探查,可有何收获?”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洞悉一切的睿智,说道:“朕发现,蒙舍诏向来亲唐,其首领细奴逻对大唐忠心耿耿。此次会面,他更是表达了愿为大唐效力的决心。而其他五诏,虽态度各异,但也都意识到与大唐合作的重要性。”

裴炎轻抚胡须,目光深沉,若有所思地说道:“陛下,既然蒙舍诏亲唐,我们不妨以蒙舍诏为切入点,加以拉拢扶持,增强其在六诏中的影响力,以此为契机逐步推动六诏统一。只是,其余五诏恐怕不会轻易就范,还望陛下定夺应对之策。”李承乾微微眯起双眼,沉思片刻后说道:“裴爱卿所言极是。朕意,一方面,对蒙舍诏加大支持力度,在贸易往来、技术传授等方面给予便利,助力其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五诏,需恩威并施。向他们展示大唐的赫赫天威,让他们深知大唐的强大不可抗衡;同时,许以利益,如开放贸易通道、提供物资援助等,让他们切实看到与大唐合作的益处。”

薛元超向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圣明。不过,六诏之地偏远,交通梗阻,这对我们的行动多有掣肘。依臣之见,可先着力改善与六诏之间的交通状况,如此方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更好地布局。”李承乾目光一亮,点头称许:“薛爱卿此计甚好。交通顺畅,无论是贸易往来,还是军事调度,都将更为便捷,这是实现统一的重要基础。”

李敬业身着戎装,英姿飒爽,抱拳说道:“陛下,军事准备亦不可懈怠。六诏地形复杂,若有变故,我军需能迅速应对。臣请命,可在临近六诏的要地增派兵力,加强军事演练,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以备不时之需。”李承乾看着李敬业,眼中满是赞赏:“李爱卿有此壮志,朕心甚慰。军事力量是后盾,有备方能无患。但不到万不得已,我们还是优先以和平手段实现统一,毕竟兵戈一起,受苦的还是百姓。”

刘仁轨神色凝重,出列奏道:“陛下,除了军事与经济手段,文化方面的交融也至关重要。可派遣学识渊博的学者前往六诏,传播我大唐的礼仪文化、先进技术,增进彼此的了解与认同。当六诏百姓对大唐文化心生向往,统一大业便能事半功倍。”李承乾听后,露出欣慰的笑容:“刘爱卿所言深合朕意。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却能从根本上拉近六诏与大唐的距离。”

太子李象在一旁认真聆听,此时上前一步,恭敬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还可设立专门的机构,统筹与六诏相关的事务,协调各方力量,使我们的策略得以更有效地施行。”李承乾看着李象,眼中满是赞许:“吾儿此计甚妙。设立专司机构,可避免政令不一,提高办事效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图谋六诏的统一和纳入大唐版图展开深入探讨。不知不觉,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泛起清冷的光。李承乾看着眼前积极献策的众人,心中充满信心。他深知,统一六诏之路必定充满挑战,但只要君臣一心,运用得当的策略,大唐的版图必将更加辽阔,盛世也将更加辉煌。此次南方之行的所见所闻,将成为大唐走向更强大的重要契机,而他们,正站在这个伟大征程的起点,肩负着开拓大唐新时代的重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27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