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储君

作者:自在飞花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7章 南诏归唐

书名:大唐储君 作者:自在飞花1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自蒙嶲诏残余势力被全歼后,太和城的喧嚣渐渐归于平静,然而皮逻阁的内心却久久无法安宁。他时常独自伫立在宫殿的高台上,凝望着广袤的蒙舍诏疆土,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却也映照出他心中深深的忧虑。

经历了这场险些覆灭的危机,皮逻阁深刻地意识到,蒙舍诏虽统一了六诏,却孤悬于外,四周强敌环伺,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唯有彻底投奔大唐,借助大唐的强大力量,方能确保全族的长久安全。

深思熟虑多日后,皮逻阁决定向大唐皇帝李承乾上奏疏,表达蒙舍诏愿意并入大唐的赤诚之心。这日,皮逻阁身着庄重华丽的朝服,头戴象征权力与地位的冠冕,端坐在书案前。他神情专注,手中的毛笔蘸满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之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奏疏。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他对蒙舍诏未来的殷切期望,以及对大唐的无比信任。

“陛下,蒙舍诏自统一六诏以来,深感责任重大。然边陲之地,强敌环伺,虽经奋力抵抗,终觉势单力薄。唯有归依大唐,承蒙天恩庇护,方能保六诏百姓安宁,全族昌盛。皮逻阁愿率六诏臣民,诚心归附,恳请陛下恩准……”皮逻阁一边书写,一边轻声念出,仿佛要将这份诚意直接传递到长安,送到李承乾的面前。

书写完毕,皮逻阁仔细地吹干墨迹,将奏疏小心翼翼地装入锦盒之中,密封妥当。随后,他唤来一位精明能干、忠诚可靠的使者,郑重地将锦盒交到他手中。

“此去长安,路途遥远且险阻重重,但这奏疏关乎蒙舍诏的未来,务必平安送达陛下手中。”皮逻阁目光坚定地看着使者,严肃地叮嘱道。

使者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锦盒,一脸坚毅地说道:“将军放心,纵使千难万险,小人定不辱使命!”

“好!一路小心,早日归来。”皮逻阁拍了拍使者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使者起身,将锦盒妥善藏好,而后翻身上马,扬尘而去。皮逻阁望着使者远去的背影,久久未曾移开目光,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

在长安那宏伟壮丽的皇宫内,李承乾正端坐在龙椅之上,审阅着各地呈上的奏章。此时,一位太监匆匆走进殿内,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蒙舍诏使者求见,称有要事上奏。”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快宣!”

使者步入殿中,跪地行礼,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蒙舍诏皮逻阁将军特派小人前来,呈上奏疏一封。”说罢,双手将锦盒高高举起。

太监接过锦盒,呈到李承乾面前。李承乾迫不及待地打开锦盒,取出奏疏,仔细阅读起来。随着目光的移动,他的脸上渐渐露出了大喜过望的神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

“好!好一个皮逻阁,果然深明大义!”李承乾忍不住赞叹道。

待读完奏疏,李承乾将其轻轻放在桌案上,环顾殿下的群臣,兴奋地说道:“众爱卿,蒙舍诏皮逻阁愿率六诏并入我大唐,此乃我大唐之幸,西南边陲之福啊!”

群臣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此乃陛下洪福齐天,恩泽四方,方能得此归附。”

李承乾思索片刻后,说道:“蒙舍诏既诚心归附,朕自当厚待。可将六诏之地并入姚州,封皮逻阁为云南王,世袭罔替,以彰其忠。”

一位大臣出列,躬身说道:“陛下此举,恩威并施,定能让西南边陲百姓感恩戴德,彰显我大唐的大国风范。”

李承乾笑着点头,说道:“传朕旨意,选派得力使者,携带诏书与印信,随蒙舍诏使者一同返回,宣召皮逻阁领封。”

“遵旨!”大臣领命而去。

数日后,大唐使者与蒙舍诏使者快马加鞭,抵达了太和城。皮逻阁得知消息后,率领蒙舍诏的文武百官,身着盛装,出城相迎。

“皮逻阁接旨!”大唐使者站在高台上,高声宣读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蒙舍诏皮逻阁深明大义,诚心归附,朕心甚悦。特准六诏并入姚州,封皮逻阁为云南王,世袭罔替。望你日后尽心治理,保境安民,为大唐守好西南边陲。钦此!”

皮逻阁跪地谢恩:“谢陛下隆恩,皮逻阁定不负陛下厚望,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接过诏书与印信,皮逻阁站起身来,望着远方,心中感慨万千。从此,蒙舍诏正式并入大唐版图,成为大唐西南的重要部分。皮逻阁深知,这不仅是蒙舍诏的新起点,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太和城举行的盛大庆典上,百姓们载歌载舞,欢呼雀跃。皮逻阁身着崭新的王爷服饰,头戴王冠,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欢乐的人群,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从今往后,我们便是大唐的子民,有大唐的庇佑,大家定会过上更加安稳幸福的生活!”皮逻阁大声说道。

“大唐万岁!云南王万岁!”百姓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庆典结束后,皮逻阁立刻投入到六诏并入大唐后的各项事务中。他与大唐派来的官员密切合作,共同商讨治理之策。在政务厅内,皮逻阁与官员们围坐在地图前,认真规划着六诏之地的未来。

“如今六诏并入姚州,我们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贸易往来,发展经济。同时,要注重文化融合,让百姓们真正融入大唐的大家庭。”皮逻阁指着地图,有条不紊地说道。

大唐官员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王爷所言极是。此外,还需加强军事防御,确保边境安全。”

皮逻阁沉思片刻后说道:“不错,边境防御至关重要。我们可在险要之地增设关卡,屯驻重兵,同时加强与周边部落的友好往来,共同维护边境的和平稳定。”

在皮逻阁的努力下,六诏之地迅速融入大唐。贸易日益繁荣,道路上商队络绎不绝,带来了各地的商品与文化。学校里,孩子们开始学习大唐的经典文化,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之中。军事防御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边境关卡坚固,士兵们训练有素,时刻警惕着外敌的入侵。

皮逻阁时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他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在一次巡视中,皮逻阁来到一个村庄。村民们看到他,纷纷围拢过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王爷,自从并入大唐,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孩子们能读书识字,我们的货物也能卖个好价钱。”一位老者笑着说道。

皮逻阁笑着说道:“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大唐皇帝的恩泽。大家要继续努力,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随着时间的推移,六诏之地在大唐的怀抱中蓬勃发展。皮逻阁以云南王的身份,忠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践行着对大唐的承诺。而大唐,也因六诏的并入,西南版图再次延伸,国力愈发强盛,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6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