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储君

作者:自在飞花1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章 六诏齐聚

书名:大唐储君 作者:自在飞花1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晨光破晓,金色的阳光如丝缕般轻柔地洒在姚州大地,仿佛一双温柔的手,缓缓驱散了夜晚残留的丝丝凉意。姚州都督府内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宛如一幅生动的市井图卷徐徐展开。侍卫们身着熠熠生辉的整齐铠甲,犹如一座座坚毅的铁塔,手持寒光闪闪的长枪,神色肃穆地在府内各处站岗放哨,那挺拔的身姿与冷峻的面容,无不彰显着大唐的无上威严,恰似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忠诚卫士。仆人们则如穿梭于花丛间的勤劳蜜蜂,往来奔忙,精心布置着宴会场地。他们轻手摆放着桌椅,细致地调整着每一个角度,又将精美的餐具一一陈列,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件稀世珍宝。

李承乾身着一袭明黄色龙袍,宛如太阳般耀眼夺目。龙袍上绣制的金龙,在阳光的轻抚下仿佛瞬间获得了生命,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尽显尊贵与威严,仿佛在宣示着大唐的磅礴气势。他头戴冕旒,那冕旒随着他的一举一动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若在诉说着大唐的辉煌历史。此刻,他端坐在大厅主位,目光沉稳而锐利,宛如深邃的夜空里闪烁的寒星,静静等待着六诏头领的到来,心中思索着即将展开的会面,以及这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梁积寿在一旁忙碌地指挥着,犹如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宜。他不时快步走到李承乾身边,恭敬地汇报准备情况:“陛下,一切准备就绪,六诏头领想必也已在来的路上。”

李承乾微微点头,神情凝重地说道:“嗯,此次会面,关乎重大,务必确保万无一失。”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大厅内回荡,传递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不多时,侍卫疾步来报,声音洪亮:“陛下,六诏头领已至府外!”李承乾神色平静,宛如一泓深不见底的幽潭,沉稳地说道:“传他们进来。”

首先进入大厅的是蒙舍诏首领细奴逻。他身着华丽至极的服饰,那服饰上绣满了精美繁复的图案,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在诉说着蒙舍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他头戴高高的王冠,王冠上镶嵌着的宝石璀璨夺目,彰显着他在蒙舍诏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细奴逻见到李承乾,赶忙双膝跪地,恭敬行礼,声音洪亮而虔诚:“蒙舍诏首领细奴逻,拜见大唐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承乾微笑着,目光中透着温和与关切,说道:“细奴逻,平身吧。你一路赶来,辛苦了。”那笑容如春风拂面,让细奴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细奴逻起身,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恭敬且谦逊的笑容,宛如春日盛开的花朵,既灿烂又不失分寸。随后,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巂诏的首领也依次进入大厅,他们纷纷跪地行礼,动作整齐划一,仿佛训练有素的士兵。李承乾一一打量着他们,只见这些首领们身着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服饰,仿佛是一幅幅鲜活的民族风情画。他们的神色各异,有的眼中透着深深的敬畏,宛如面对巍峨高山般虔诚;有的则带着一丝审视,目光中闪烁着精明与思索;还有的神色平淡,让人如同面对平静的湖面,难以捉摸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待众人行礼完毕,李承乾的声音在大厅内响起,如同黄钟大吕般清晰有力:“诸位首领远道而来,皆是大唐的贵客。今日朕设宴款待大家,希望大家不要拘束,尽情畅饮。”那声音中蕴含着大唐的宽厚与热情,仿佛在向众人敞开温暖的怀抱。

众人纷纷称谢,声音此起彼伏,犹如一首和谐的乐章。宴会开始,美酒佳肴如流水般端上桌来,一道道珍馐美馔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乐师们奏响欢快的乐曲,那旋律宛如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盘旋,瞬间点燃了宴会的气氛。舞女们身着绚丽多彩的舞衣,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身姿轻盈,舞步曼妙,为宴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然而,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下,却隐隐隐藏着一丝微妙的紧张,如同平静湖面下暗涌的水流,让人不可忽视。

李承乾端起酒杯,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身姿挺拔,宛如一棵苍松,龙袍随风飘动,尽显王者风范。他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诸位,大唐与六诏,虽地处不同,犹如天空中闪烁的星辰,各有其位,但向来情谊深厚,恰似紧密相连的根系。今日相聚于此,朕希望我们能携手共进,如同并驾齐驱的骏马,共创繁荣。”说罢,他仰头一饮而尽,那豪迈的姿态展现出大唐的自信与气魄。

六诏首领们见状,也纷纷起身,端起酒杯,将酒一饮而尽,仿佛在以这种方式回应李承乾的期望。细奴逻率先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我蒙舍诏向来以大唐马首是瞻,愿为大唐的繁荣昌盛,尽我所能,犹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前路。”

李承乾微笑着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说道:“细奴逻,你对大唐的忠心,朕心中有数。大唐也不会亏待忠心之人,定当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万物。”

此时,越析诏首领微微皱眉,那眉头紧皱的模样仿佛凝聚着无数的忧虑,说道:“陛下,我等六诏,虽臣服于大唐,但地处偏远,物资匮乏,恰似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渴望光明。不知陛下能否在贸易上给予更多支持,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

李承乾目光如炬,看向越析诏首领,那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说道:“贸易之事,朕也一直在深思熟虑。六诏与大唐,本应互通有无,如同江河与湖泊,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只是这贸易,需有规矩,方能长久,如同船只航行在大海,需有明确的航线。”

浪穹诏首领接口道:“陛下说得是,只是这贸易规矩,还望陛下明示,为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

李承乾坐回主位,神色严肃,宛如一座庄重的高山,令人心生敬畏。他说道:“朕以为,首先要确保贸易的公平公正,如同天平般精准,不得强买强卖。其次,要拓宽贸易渠道,加强交通建设,让货物能够更加顺畅地流通,如同疏通河道,让水流奔腾不息。再者,对于六诏的特产,大唐会给予合理的价格收购,让大家的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六诏首领们听了,纷纷点头,那整齐的动作仿佛风中摇曳的麦穗,表达着他们的认可。李承乾又说道:“当然,大唐对六诏的支持,不仅仅在贸易上。若六诏有需要,大唐还可派遣工匠、学者,帮助六诏发展生产,传授知识,如同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六诏前行的道路。”

细奴逻赶忙说道:“陛下圣明,若能如此,实乃六诏之福,犹如久旱逢甘霖,万物复苏。”

然而,邆赕诏首领却微微冷笑一声,那笑声中似乎带着一丝怀疑,说道:“陛下的好意,我等心领。只是不知,大唐如此相助,对六诏有何要求?”

李承乾目光如电,瞬间看向邆赕诏首领,那目光锐利得如同出鞘的宝剑,说道:“要求只有一个,那便是忠心。只要六诏一心向唐,遵守大唐的律法,大唐自会全力支持六诏的发展,如同阳光普照大地,滋养万物。若有二心,大唐的铁骑也不会留情,必将如狂风扫落叶,毫不留情。”

此言一出,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众人都感受到了李承乾话语中的威严,那威严如同泰山压顶,让人不敢有丝毫违抗。李承乾接着说道:“六诏之间,也应和睦相处,不得相互征伐,如同兄弟姐妹,携手共进。若有争端,可报与大唐,由大唐来主持公道,如同公正的裁判,明辨是非。”

施浪诏首领说道:“陛下,我等六诏,虽同处一地,但难免会有一些小摩擦,如同牙齿与舌头,也会有磕碰之时。若事事都报与大唐,恐多有不便。”

李承乾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和煦,说道:“朕知你们的顾虑。所以,朕希望六诏能选出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作为六诏之间的调解人。若有争端,先由调解人出面调解,调解不成,再报与大唐,如此便如筑起一道防线,先自行化解矛盾。”

六诏首领们听了,纷纷陷入沉思,那沉思的表情仿佛在权衡着利弊得失。此时,蒙舍诏首领细奴逻说道:“陛下此计甚好,我推举浪穹诏首领为调解人,浪穹诏首领向来公正,定能担此重任,如同定海神针,稳定局势。”

浪穹诏首领微微一愣,随即说道:“既然细奴逻首领如此信任我,我自当尽力,不负众望。”

其他几位首领见此,也纷纷表示同意。李承乾见状,心中暗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沉稳的神色,说道:“如此甚好。希望六诏能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如同紧密相连的十指,形成强大的力量。”

宴会继续进行,气氛也逐渐变得融洽起来。李承乾与六诏首领们交谈甚欢,不时询问他们各诏的情况,那关切的神情仿佛一位大家长在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同时,他也向他们描绘着大唐与六诏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那愿景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众人前行的道路。在这看似轻松的交流中,李承乾敏锐地观察着六诏首领们的神色变化,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洞察着棋局中的每一步变化,探查着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为今后的统一大计收集着重要信息,犹如精心收集拼图碎片,只为拼凑出一幅完整而美好的画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5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