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3章 破案(十二)

书名: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对德馨的审讯,整整花费了一个多时辰。

当张义走出牢房的时候,手上拿着厚厚一摞口供。

这时,接待几人的吴统领从房间里迎了出来。

“郎君,吴提点和顾主事那边,已经安顿妥当了,也已经请了郎中看过,除了身体有点虚弱,就没其他毛病了。”

“人呢?带我过去看看。”

“郎君,他俩刚喝了药,正躺下休息呢。依属下看,倒不如晚点再过去。”

见张义点头,吴统领又继续说道:“郎君,这也到用饭的时辰了,属下在宴丰楼摆了一桌酒宴,您看是不是……?”

张义刚要答应,就突然想起一件事,随即说道:“你们去吧,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说完,便不再搭理对方,将那一摞口供递给身后的黑衣人,便独自走出院子。

等辨明了方向,就顺着门外的大街向东走去。

没走出一炷香的时间,就听到一声熟悉的嗓音。

“客官,吃驴肉火烧吗?”

当看见那个胖老板站在摊位旁招揽生意的时候,张义乐了。

“郎君,吃驴肉火烧吗?咱家的驴肉可是出了名的。”

显然,胖老板已经记不得张义这个曾经的顾客了。

他点了下头:“来两个吧,再来一碗汤。”

在胖老板转身准备的时候,张义就开始左右四顾,恨不得那个心心念的家伙立即出现。

“郎君,这是您点的驴肉火烧和汤。”直等到胖老板将东西端上桌,那个人都没来,张义不免有一丝失望。

他这边刚拿起火烧准备吃,就听胖老板招呼道:“张老头,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张义转头一看,您老人家终于来了。

赶紧放下手里的火烧,只等着对方坐下点菜,自己再把准备多日的段子那么一讲……嘿嘿!大仇得报啊!

张老头来到摊子前,先在桌子上扫了一眼,又下意识看了眼张义,点了下头便坐在桌旁,一边捶着腿,一边说道:“这不是跟隔壁的许老头出了趟远门吗?这一路可是遭了大罪了,险些就饿死在路上。”

胖老板拿起抹布擦了下桌子,这才问道:“怎么?你跑边关去了?”

“哪有啊,就是沧州城。”

“那不至于啊,听说那边挺太平的啊。”

“呸,太平个屁,往回走的时候,还没出城呢,我俩就让人偷了,身上那是爪干毛净啊。”

张义听在心里这个乐啊,活该!让你平时不积德!

就听张老头继续说道:“我俩这举目无亲的,也没地方借钱啊,就硬生生的往回走吧。等走到半路上,饿的实在不行了,许老头往路边一指,说那边有条死狗。哎呦,我一看啊,那狗也不知道死多少天了,上面爬满了虫子,我说这可不能吃。结果,你猜怎么着,许老头不管那个,拿起来就啃啊。”

张老头说到一半,还下意识看了眼旁边的张义。

张义绝对有心理准备的,一听,这算啥,小场面。

就听张老头又说道:“等他吃完,我俩就继续走,刚走出去不远,许老头就忍不住吐了。我一看乐了,赶紧趴在地上跟许老头说,早叫你别着急吃吧,你看我,还能吃口热乎的。”

“呃……。”

张义眨了眨眼,看了看一口没动的烧饼和汤。哎,算了,今天饶你一回,咱们下次再战。

三天后,张义等人终于回到了东京城。

“恩,干的不错。”老太监详细看了遍口供,这才开口说道。

张义站起身,如释重负的伸了个懒腰:“行了,剩下的事情您老人家收尾吧。我得回庄子休息几天。”

“唉,你别着急走啊,咱家还有事问你呢。”老太监连忙出言阻止。

“又有什么事啊?辽人的事情都办完了,西夏那边不是说周全还没回来吗?”

老太监压了压示意对方坐下。

等张义重新落座,老太监才开口说道:“是这么个事,你这次又立了一个大功,说来也有好几次了吧?”

张义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可不是嘛,加上这次的,仅仅是大功就有五六次不止了。

只听老太监又说道:“咱家记得,你是不是收了个徒弟叫张虎啊?”

对方这种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问话方式,让张义真有点不适应。也只能不明所以的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老太监又继续说道:“听说那个张虎很是聪慧?无论拳脚还是学问,只要讲一遍,就能牢牢记住?”

提到张虎的优点,张义这个做师父的不免有些小骄傲。

他将胸脯挺了挺:“不瞒您说,张虎这孩子的脑子确实够用,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当然喽,这也离不开他师父的耐心教导嘛。您说是不是?”

老太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以你这个当师父的眼光看,你觉得张虎这个孩子,适合当官吗?”

先是讲功劳,又是说徒弟,到底啥意思?突然间,张义想到一种可能,当下心中一喜,这是打算封官的节奏啊。可转念一想,又似乎不对。

“老爷爷,朝廷选官不是只有两条路吗?一个是蒙荫,一个是科举吧?张虎这孩子好像两边都靠不上吧?”

老太监摆了摆手:“先不要说这些,你就说这孩子适不适合吧?”

咔,难道官家觉得我立的功劳太多?已经到了不封赏不行的地步了?然后,又鉴于我的身份不好封赏,干脆就赐我徒弟一个官做?这不大可能吧?

“唉,唉,你笑什么呢?咱家问你话呢。”老太监看张义坐在那里傻笑,立即问道。

张义这才清醒过来:“哦,没什么,想到点别的。小子觉得张虎这孩子吧,脑子足够用了,当然了,谁生下来也不是就会当官,慢慢学呗。那些个相公啊,侍郎啥的,还不是一点点总结经验,练出来的。您说是吧?”

老太监点头表示认可,看了眼张义:“只是终究没参加科举,当个文官也容易受同僚排挤,你说是不是?所以,你看这个……。”

张义眨了眨眼睛,不会是真的吧?暗示的这么明显吗?官家,您这是想起啥了?是不是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了?非要给我徒弟弄个官当当?

“说话啊!磨磨唧唧的!”老太监见对方又在傻笑,连忙催促。

张义挠了挠后脑勺,腼腆一笑:“我这个做师父的表个态,一切都听官家的,怎么说怎么好。反正都是为我大宋效力,什么文官武将的,都行啊。”

老太监满意的点了点头:“当然了,这个官职嘛,可能会比较小,你这边一定要给张虎说清楚,莫要让他……。”

不等对方说完,张义立即挺起胸膛表态:“他敢!不瞒您说,我第一天给他们上课,就送给学生们一句话当座右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老太监将张义的这句话,在嘴里默念了几遍,之后就连连点头。

“说的好啊!说的极好!”他这才站起身,拍了拍张义的肩膀。

不待对方搭话,又继续说道:“行了,您这就先回去吧。”

张义连忙拱手行礼:“老爷爷,那小子就在庄子上,静候佳音了?”

老太监当即朗声大笑:“哈哈哈!好说,好说!都包在咱家身上了,快点回去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9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