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40章 生活总是充满了无奈

书名: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正月初六

“牛叔,这都三天了,该到了吧?”

曹宇婷手里拿着蒸饼,就着水囊里的水,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牛浩大口吞咽着食物,嘴里含糊说道:“再加把劲,今天下午吧,太阳落山前,咱们就能回到驻地了。”

曹宇婷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倒不是她吃不了长途跋涉的苦头。而是腊月二十八那天,他让牛浩给家里传了一封书信。本想着就此离去,谁知半路遭遇暗杀,自己的行程也改变了。

按照日子计算,来寻自己的家人也快到了,自己得想个脱身之计才好。

牛浩偷瞥了一眼曹宇婷,嘴上没说什么,可是心里也同样在盘算。真要是小郡主从自己这里跑了,皇城司会如何反应,他不知道也不看重。可郡王肯定不能轻饶了自己,说不得要有一番埋怨,更会影响两家的关系。

随着队伍不断接近保德军驻地,曹宇婷就感觉护在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那些还不是普通军卒,都是牛浩的亲兵。

对此,曹宇婷只有无奈苦笑,不得不叹服姜还是老的辣。

“什么人!!!”

曹宇婷伸手向一处丛林指去。

当所有人都看向那处密林的时候,护卫左右的亲兵则齐齐盯着自己看。

一个简单的试探,就让她看出了端倪。心中真是懊悔不已,早知道这样真不如西夏退兵的时候,就趁乱逃走呢,也省去诸多麻烦。

“怎么了?”牛浩骑在马上,回头问道。

“没事,没事。我看错了!”曹宇婷急忙解释。

牛浩意味深长的一笑,就继续催促军卒赶路。

果然是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老牛啊老牛,你变脸有点快吧!

曹宇婷一边想着,一边观察左右的山势。寻思要不要借口小解,趁机跑掉算了。

“贵人,两旁的山里整整撒出去三百斥候,在林间前后穿梭,就算有个风吹草动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长相忠厚的亲兵队长,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

一种绿色植物在曹宇婷脑海中想起。

傍晚时分,队伍终于走进了保德军驻地。曹宇婷也在十几名亲兵的“保护”下,被送进了牛浩的后院。

“大姐姐~~~”

她这边刚走进院子,张翠儿甩脱开燕子的手,向这边扑了过来。

曹宇婷连忙墩身抱住对方,燕子也紧走两步,哽咽说道:“小姐,您可想死奴婢了。”

曹宇婷刚要安慰二人几句,就见从家丁居住的院子里走出十几人。

只是草草扫了一眼,她就无奈苦笑:“五叔,你们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老供奉郑老五和一众家将。

众人纷纷行礼,郑老五不禁有些埋怨:“小主,你可让老头子一通好找啊。”

曹宇婷见此情景,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跑不脱了。且不说这些人武功如何,反正防人盯人的本事一流。一旦让他们注意到,那是插翅难飞。

念及至此,索性抛开杂念,对郑老五说道:“五叔,我爹娘还好吗?”

郑老五摇了摇头:“不是太好,自从小主离家。王妃是茶不思饭不想,老奴在临行之时,王妃已经缠绵病榻有些日子了。郡王以前多爽朗的性子,现在也看不见个笑脸,没人的时候还总长吁短叹的。”

“大姐姐,翠儿可想可想你了,你跟翠儿回去好不好。”这时泪眼婆娑的张翠儿从曹宇婷的怀里抬起头。

曹宇婷长叹一声,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好,我回去。我回去……。”

说着,不知想起了什么,不舍的将目光投向远方。

华通县

在夏州城几乎要绝粮的时候,华通县里的百姓,虽谈不上足吃足喝,但也是顿顿温饱。

每日里该上工上工,该摆摊摆摊。唯独一点,不敢出城。

因为今天一早,县衙就贴出告示。即日起关闭四门,只许出不许进。想要出城的可以在城门处登记,签下生死文书后,再由城墙上的守卫用绳索将其放出城外。

夏州府全境被劫掠的消息,早已传的街知巷闻,任谁也不敢这时候就跑出城去,那样简直和自杀无异。

在城外都是饥民,城内安然度日的关口上,却总有些不知足的,想走通关系,以从中获得便利。

就比如现在,张义的值房里挤满那些乡老,一个个吵嚷着要出城看看,害怕自家在城外的庄子被乱民抢了。

“你们可以出城啊,本官又没拦着。”

张义本可将此事交由主簿去办,可一向忙乱惯了的他,只是清闲几日就浑身难受。抱着解闷的心态,干脆把这些人让到自己值房,全当陪自己聊天了。

“知县,那我们还能回来吧?”一个乡老试探问道。

张义摇了摇头:“那不好说,时局总是在变化中的,没准你们刚出城,朝廷的赈济就到了呢。那时本官自然会打开城门,任由百姓出入。”

经过这些日子的修炼,张义也学了两手太极,正好在这些人身上试试效果。

“这叫什么话。”

“就是,这完全是不负责嘛。”

“今天才初六,消息就也刚到京城,粮食哪有那么快到这边。”

乡老们,对于知县的答复很不满意,一个个窃窃私语。

“咳!”这时年纪最大的一位轻咳出声。

“知县,老朽几人的意思是,想派家人出去看看庄子里的情况。这个……,这个,最好能随时回来。不知……,呵呵。”

“哦~~~,这样啊!”张义做恍然大悟状。

“也不是不可以啊。”

见乡老齐齐看向自己,他才继续说道:“只是别怪本官没提醒你们,城外可都是饿红了眼的百姓。你们那些家人一个个长得白白胖胖的,要是有个纰漏,本官可不会出手!”

一番话听到乡老耳朵里,均是变颜变色,仿佛想到了什么不好的画面。

张义也懒得跟这些人废话了,起身说道:“你们以为辽人都是吃干饭的,那一夜夏州城房倒屋塌,被抢劫的财货更是无数。你们觉得庄子里那点东西还能保的住吗?”

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一下:“活着比什么都强,别整天不知足。你们以为我愿意留你们在城里啊。吃喝拉撒的,哪样不需要官府照看?本官恨不得守着一座空城才好呢,也能省去许多麻烦!”

这时,小三子拿着几封书信跑了进来。

“郎君,周边几县都派来信使,都说是受了上官指派,来县里借粮的。”

张义没着急接书信,而是关心的问道:“信使呢?没让进城吧。”

见小三子摇头,他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信就不看了,去告诉他们,要粮食没有,肥头大耳的倒是有几头,让他们在城外等着吧。”

说完,阴恻恻的目光在乡老脸上一一扫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38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