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74章 话离别

书名: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你个老奴才,总算是回来了。快让我看看,伤到哪里没有?”

当张义把寿喜背进那座宅院的时候,萧思礼这位主子难得的迎了出来,扶着狼狈不堪的寿喜反复打量,眼中竟然有一抹泪光闪烁。

“老奴,劳主子惦记了。老奴,罪该万死!”寿喜挣脱开萧思礼的搀扶,颤颤巍巍的就要下跪。

“算了,这些俗礼就免了。”

见寿喜还要开口说些什么,萧思礼立即板起脸:“你当的起!”

当几人来到正堂的时候,萧思礼才看向抱拳行礼的张义:“则成,干的不错。”

“全赖老爷布置有方指挥得法,小子不过是依令行事罢了,可不敢居功。”

尽管这一切都是张义谋划的,可他依旧保持着谦虚恭谨的态度。

“哈哈哈!一段时间不见,你小子倒是懂得自谦了。不错,非常不错!”萧思礼非常欣赏于则成的表现,不禁开怀大笑。

寿喜更是一副老怀大慰的模样,只是碍于主子在场,暂且将诸般心思放下。

几人又寒暄了片刻,萧思礼才想起什么似的,举目向门外望去。

“张涛呢?他怎么没跟你们一起回来?”

之前在城外相见的时候,张涛和张义都没把实话告诉萧思礼,只推说贵荣用强硬手段抓了张家满门,又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绑了寿喜。至于那份亲笔书信,张涛更是完全不知情。

当时,萧思礼鉴于事态紧急也不便多问,现如今才想起把张涛叫来问个清楚。

谁知道,他不问还好,这一提张涛那厮,寿喜简直恨得牙根痒痒。一五一十就把张涛如何坑害萧成海,继而被贵荣抓了把柄,又骗自己来上京的事情如实说了一遍。

萧思礼闻言,简直怒不可遏。当即眼神不善的看向于则成,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个解释。

张义对此早有对策,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只把张涛暗中通知要绑架自己的事情说了,至于其他事情他是一概不知。

萧思礼鉴于于则成的一贯表现,倒是没有怀疑话语的真假。只是狠狠的吩咐下去,让人见到张涛立即抓来见自己。

稍后,忙碌了一夜的萧思礼才感觉到有些疲累,伸了个懒腰就吩咐人备车,将寿喜和于则成领进萧府保护起来。

“则成啊,要不你还是回来吧。”

当一切安顿齐备,寿喜就拉着张义的手说道。

张义看着那张布满老年斑的脸,心中满是酸涩。

“老爷爷,小子无时无刻不想回到您身边。可是,小子好不容混进西夏官场,其中意味着什么,相信您也清楚。且容小子几年,等闯出些名堂了,甚至能安排几个咱们大辽的秘谍,在西夏入仕当官。小子就抛下那边的事情,回来每天服侍您。”

寿喜闻言,不禁上下打量面前这小子,眼神中满是复杂颜色。

如天下间的所有长辈一样,寿喜既盼着于则成在外闯荡,能得到历练,为日后接班做准备。又想对方能时时陪在身边,也省的自己为对方担惊受怕。

寿喜思来想去,终究理智战胜了情感。

因为他知道现在的于则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毛头小子可比。假如,对方真能在西夏官场站住脚,那将给萧家甚至整个大辽,带来无穷好处。

良久,寿喜才点了下头:“那你小子可要快些,莫要让老夫等的太久。老夫这身子骨,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番话听在张义耳朵里,心里也不是滋味,甚至在内心深处有那么一丝愧疚。

“老爷爷,您长命百岁呢。”

这一夜,二人围坐在火盆旁边,说了很多话。张义将过往的遭遇和谋划讲述了一遍,尤其是如何依托国相义子的身份,来挑拨与太子的不和。惹得寿喜赞赏连连,甚至还提出一些宝贵意见。至于,大同有西夏秘谍的事情,张义也只是一句话带过。寿喜有的是手段把那人挖出来,根本轮不着张义操心。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房门被人轻轻敲响,萧六小心推开房门。

“则成,时辰差不多了。”

张义点了下头,起身绕到寿喜面前,“噗通”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老爷爷,小子这就要走了,您多保重身体。”

寿喜见到这一幕,忙扭过头去。用袍袖在眼角上胡乱擦了一把,这才伸手抚摸着于则成的头顶:“乖孩子,遇事千万不要逞强,真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就跑回来。没有任何人会笑话你,甚至连句埋怨都不会有。记住了吗?”

“老爷爷,小子记住了。”

张义乖巧答应,爬起身又给寿喜行了一礼,这才接过萧六递来的行囊,依依不舍的走出房间。

当张义藏在萧家商队混出上京的时候,郡王耶律宗愿已经收到贵荣已死的消息。

他了解了对方的惨状后,立即明白了昨夜发生的一切都是萧家所为。

在发了一通脾气后,纵然是这位皇帝的亲弟弟,也不得不强吞苦果,把这份怨恨深深埋在心里。毕竟,之前做出的种种事情,没有一件是能见光的。从羁押张涛满门,直到暗地里绑架萧家老奴寿喜。无论是哪一件事情泄露,都将给整个皇族抹黑。

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打算息事宁人的时候,北枢密院正使同时也是萧家家主的萧思忠居然上了一个折子。

在那篇奏折里,萧思忠把上京治安说的极其不堪,更是引用昨夜郡王府发生的火灾为例,说那场大火完全是城中宵小所为,只想趁势制造混乱,以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

当耶律宗愿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刚要赶去皇城,向当今皇帝解释清楚,只说这场大火乃是下人用火不慎引起的。

可不明就里的皇帝已经颁下圣旨,令萧思忠主持此案,务必捉拿那些宵小归案。

耶律宗愿听闻了圣旨内容后,心中懊悔不已,恨自己没提前向皇兄通个气,被萧思忠这个奸佞钻了空子。

事态发展,果然不出他所料。萧思忠在接到圣旨以后,第一时间就令人把上京临潢府府尹抓了。在一番严刑逼问后,又陆续捉拿了二十余名在京官员,这些人足有一半是耶律宗愿的门客,而另外一半则是萧家的政敌。

当消息第三次报给耶律宗愿的时候,他竟然从内心深处升出了一种无力感。

“这哪里是办案啊,分明是在排除异己,借机壮大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925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