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30章 战前会议

书名: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稍后,等张义打发走了堂五等人,胡理就先凑了过来。

在场的这些人里,就属他江湖经验丰富,已经从张义刚才的反应看出些端倪。

“东翁,可是发现了什么?”

张义下意识看了眼左右:“回屋说。”

等几人来到了书房,他才说道:“在说线索之前,我先问问你们,谁知道糌粑这种食物?”

见众人都是一脸的茫然,张义便耐心解释:“糌粑是用青稞加上酥油茶制作的一种食物。算得上是吐蕃人的一种主食了。”

“吐蕃人?郎君,你是说武南是吐蕃人?”小三子顿时来了精神。

张义点了点头:“没错!如果我所料不差,那个武南应该就是吐蕃人。”

这边话音刚落,一旁的傅文就提出疑问:“郎君,仅凭一种吃食就断定那个武南是吐蕃人,会不会……。”

说到一半,傅文有些说不下去了。

张义轻笑一声:“你是想说草率吧。”

傅文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张义也不以为意,继续解释:“你需要知道一个道理,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就像咱们走到哪里,都喜欢吃汤饼是一个意思。”

胡理几人闻言,认同的点了点头。

只听张义又说道:“当然了,我还有其他佐证。我不知道你们注意武南的皮肤没有,他皮肤黝黑,面色红中发亮。这明显是紫外……,嗯……,在高原上被太阳长期直晒的结果。还有他的手,也是极其粗糙。誓问,又有哪个商人会是满手的糨子?”

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一下,等几人把自己的话消化的差不多了,才说道:“综合这几点,我才觉得这个武南多半就是吐蕃人了。”

这一番分析,可谓是合情合理,众人听完也是频频点头。

张义见此,适时的提出心中疑问:“你们现在帮我分析分析,飞龙院的申豹和一个吐蕃人有私下来往,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几人思虑再三,小三子就试探说道:“会不会是吐蕃对凉州有什么图谋啊?”

傅文随声应和:“不错,我听衙门里的人说,早些年吐蕃和西夏交手,好像没占到什么便宜。搞不好,吐蕃就憋着报仇呢。”

傅武白了哥哥一眼:“那是玉门酒泉那边,不是凉州。”

张义又把目光投向胡理,想看看对方有什么高见。

胡理手捻胡须,若有所思的说道:“从地形上看,吐蕃与凉州中间有祁连山这道天然屏障,他们就算想图谋也不现实。大股兵力根本就运不过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直过了良久,也没个结论。

张义无奈的摇了摇头,手里掌握的线索还是太少了些。

下午时分,正在值房整理案卷的张义,见到了主动找上门的申豹。

“刘县尉,拓跋将军召集咱们集议。”

张义看了眼堆积如山的卷宗,叹了口气就跟随对方去了城防衙门。

当二人来到衙门,就见其他几人早已到场。

张义和申豹向几人行礼过后,就找了把椅子坐下。

拓跋宏见人已到齐,这才让亲兵拿出一张地图悬挂在墙上。

他指着图上兰州的位置说道:“按照飞龙院送上来的情报,本官决定把兰州西侧百里外的西关堡,定为今年打草谷的地点。”

拓跋宏又大致介绍了一下西关堡的情况,这才从桌岸上拿起一张公文:“我命令,全知县,限你在十一月十日之前,筹备粮草……,颇超指挥使将下辖所有兵力,放置在乌鞘岭一带,以防宋军借机越境……。刘县尉,申统领,你二人继续负责收集相关情报。谷契两位将军届时随本将军带领五千人马……。”

待拓跋宏宣布完命令,这才扫视了一眼在场众人:“都听清楚没有?如果没有其他问题……。”

就在拓跋宏将要宣布散会的时候,申豹站起身:“将军,下官有一言。”

“讲!”拓跋宏一边低头收拾桌案上的公文,一边随口应声。

只听申豹继续说道:“将军,具探子报上来的消息,东关堡内的钱粮,仅次于西关堡。而且根据查探得知,东关堡内只有乡勇数十人,且都是普通村民充任。您看要不要考虑,也派些兵力,去一趟东关堡?”

拓跋宏闻言就挑了下眉,随即翻阅随身携带的公文。片刻后,就从中抽出一份。

只是草草扫了一眼,便抬头看向申豹:“申统领,你这份情报上,并没有注明东关堡的钱粮大致数量啊?”

“啊?是吗?”申豹几步走到前面,接过那份公文就看了起来。

只是片刻的功夫,申豹就一脸歉意的说道:“将军,下面人干事疏忽了,还请将军责罚。”

拓跋宏回了对方一记白眼,这也就是打草谷的事情,如果换做两军作战,仅此一条就足以要了申豹的脑袋。

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对方退下,而后就转头看向那份地图。

也不知过了多久,拓跋宏无奈摇了摇头:“东西两堡相距两百里,中间还隔了一个兰州城。只攻其一倒还容易,可要是攻打了一处,再奔向另一处,恐怕撤退的时候会马力不足。”

这时,一名副将试探着说道:“将军,能否分兵?两堡各派两千五百人……。”

拓跋宏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摇头否定:“不行,偌大的堡子,只用两千余人,很难在短时间得手,也难以保证运力。”

坐在下面的张义,听到这些人把抢劫大宋边民说的如此轻松自然,甚至还有闲暇考虑到运力不足。一时间,恨得牙根痒痒。

正在此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将军,既然五千人不够,为何不增派到一万人?”

众人闻声望去,就见发言那人是飞龙院的申豹。

张义也转头看向对方,想听听申豹还能说出什么。

只听申豹继续说道:“将军,反正每年就这么一次,而且东西两堡可是难得的肥羊。要是把两处的钱粮都抢回来,兄弟们也能过个肥年不是?”

说到这里,他看向在场众人:“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啊,加派兵力就是了。”

“我也觉得挺好,不就是一万人马吗?咱们西凉又不是没有。”

“就是就是,下面兄弟都忙活一年了,就指望年底这趟发财呢。”

在申豹一番极具煽动性的发言过后,其余众人也是一片赞同之声。

此时的张义,仔细打量申豹。

有那么一刹那,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是细细回想,又觉得虚无缥缈,一时难以抓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97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