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86章 进入后院(六千大章)

书名: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翌日一早,在张义和罗岩一起上衙的同时,兴庆府的南城门驶进来一个车队。

“刘掌柜,你买的店铺在什么地方啊?”

小六从车厢里探出头,一边看着周遭的环境,一边对陪在车旁的小三子问道。

兴庆府秘谍全军覆没的消息,是十天前传回析津府的。老太监当即就召集众人商议此事,当务之急自然是重新派遣秘谍,不仅要重新建立秘谍机构,还要查清之前那些秘谍暴露的原因。

在被曹宇婷告知,张义也去了兴庆府的情况下。老太监才力排众议,决定派自己的干儿子小六,为兴庆府秘谍统领,负责重新组建秘谍机构。而给他选派的副手,则是之前在析津府受了重伤,被张义救治的小三子——刘三。

由于,小六需要组织得力的人手,还需要耽误几日。二人就商议决定,小三子先行出发,来到兴庆府购买铺面,以丝绸铺的名义作掩护。

小三子一脸谄笑指着前方:“东家,再走两条街就是兴庆府着名的西市,店铺就在西市的门口。”

小六赞许的点了下头:“恩,不错。人多的地方才好做生意。”

随即,就放下窗帘,独自坐在车厢里想着心事。

他此时的心情,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一地的秘谍想要搜集重要情报,就要将触手伸到各个行业,方方面面。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要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这对于初来乍到的小六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时间慢慢积累。其次,干爹在临行前特意交代,让他尽快找到同在兴庆府的张义。二人之前合作多次,彼此已经有了默契。更关键的是,张义此人一直在敌人内部搜集消息,经验远比他要丰富的多。联络上对方,或许能成为自己此行的一大助力。

可这人海茫茫,又该去哪里寻找呢?

正在他思忖间,小三子的声音在车厢外响起:“东家,到了。”

小六这才整理仪容,掀开门帘跳下了车。

只见眼前有一座三层小楼,宽约五丈的门头,配合着雕梁画栋的彩绘,倒也显得气派。扭头看去,就见马路对面正对着西市的大门,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等小三子推开店铺大门,小六才一边听着对方的介绍,一边走进店铺。

“东家,这里上下三层,这柜台包括后面的货架,和旁边的桌椅,都是新上的漆。上面还有两层……。”

正说话间,就听门外有人说道:“这里谁是主事?”

二人转头望去,就见几名官兵簇拥着一个衙役走进了店里。

“官爷,小人是这里的东家。”小六微笑上前。

衙役仔细打量小六一番,又扫视在场十几人:“你们是干嘛的?”

不等小六说话,小三子就上前一步,谄笑说道:“魏爷,什么事还把您给惊动了?”

说着,热情的拉过对方的手,把手里的一块碎银塞进了对方的袖子里。

衙役感受了一下重量,这才恍然大悟:“是刘三啊。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您看,都说贵人多忘事。前几天在醉花楼喝酒的时候,小人不是说要开个店铺卖丝绸吗?这间店铺就是啊。”

小三子边说,边向衙役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东家,今天刚来兴庆府。”

有了那块银子打底,衙役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向小六点了下头:“你就是东家啊。”

小六躬身一礼:“回官爷的话,小人就是这家店的东家。”

在衙役检查了所有人的公检后,眉头微皱的说道:“你们都是宋人?”

兴庆府严查外国奸细的事情,小六也是听小三子说过的,却装傻说道:“对啊,我们都是从宋国过来的。”

衙役又盘问了一番,确实没发现什么不妥。就象征性的警告了几句,让几人老老实实的经营店铺,别搞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说完,就带着官兵离开了店铺。

小六看着远去的衙役,心里的担忧又增加了几分。如今,兴庆府对外国人可谓是严防死守,自己想要安心组建秘谍机构,几乎成了奢望。

“东家,您看……?”小三子见统领发愣,上前一步低声请示。

小六这才反应过来,吩咐众人卸货。而他,则孤身一人出了店铺,打算去民间先了解了解情况。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张义凭着自己嘴甜讨喜的特点,也赢得了顶头上司刘阔的赏识。只是,枢密院的后院门禁森严,始终没给他混进去,一窥全貌的机会。

不过,这也难不倒早有准备的张义。

傍晚,临近下衙的时候,张义来到了刘阔的值房。

“刘主事。”

“哦,是刘奇啊,有事吗?”

正在整理公文的刘阔,抬起头看向张义。

张义故意看了下左右,弯下腰低声说道:“您一会儿下了衙有事吗?”

“干嘛?”

“小子,想请您饮酒。”

说着,张义似乎脖子痒痒,伸手扒开衣襟挠了挠,只是力度过大,几下就挠破了皮肤,有丝丝血迹渗了出来。

这一举动倒是引起了刘阔的注意,看了看对方的脖子,好奇问道:“你脖子怎么了?”

张义就等对方发问呢,于是,从脖子上摘下一枚红绳拴的玉坠说道:“别提了,前几天收拾行李,翻出我娘临终前给的这个,小子说配个红绳带上,也省的那天弄丢了。没想到啊,这红绳自从带上,脖子就一直痒痒的不行。”

说着,还把那枚和田玉雕琢的玉坠托在手里,给刘阔展示。

此时的刘阔,全部精力都被那枚细腻如脂的白玉吊坠所吸引。哪还有闲心听对方的抱怨?

按照,他的眼光,这个吊坠就算往便宜了卖,至少也值一百贯左右。听对方话语里的意思,似乎还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

张义很满意刘阔欣赏吊坠的眼神,随即就收回手,要把吊坠重新套在脖子上。

“慢!”刘阔立即出声制止。

迎着刘奇疑惑的眼光,刘阔唯恐被对方看出端倪,连忙咳嗽一声,指着对方手里的玉坠说道:“刘奇,你这个东西是什么做的?怎么非金非银的?”

说着,就很自然的从对方手里,拿过那枚玉坠,在眼前仔细端详。

张义假意挠了挠头:“听我娘讲,是一种很值钱的石头。具体是个啥,小子那时候还小,也记不清了。”

刘阔心中一喜,连和田玉都不认识,这就好办了。

随即问道:“很值钱?没你去当铺或者找人打听打听?”

张义要伸手去拿那枚吊坠,只是被对方攥的死死的,也只能无奈说道:“倒是挺早的时候问过,当铺的先生说,能卖十几贯吧。小子觉得留在身边,好歹是个念想,也就没舍得卖。”

嘿嘿,棒槌啊,果然是个棒槌,足足百贯的东西,才认定十几贯。活该刘某人发这笔财。

刘阔强压下心中的躁动,依依不舍的将吊坠还给对方。这才像想起什么似的,说道:“刚才你说,想请本官饮酒。”

张义连忙点头,谄笑说道:“小子这些日子攒了点赏钱,就想着请您喝顿酒,您看……?”

说完,就满是期盼的看着对方。

刘阔正找不到借口,把吊坠搞到手呢,一听机会送上门了,当即点头答应。

一炷香后,二人就来到了距离衙门不远的小酒馆。

刘阔好歹也是一房主事,自然是看不上在这个地方喝酒的。可为了那枚吊坠,也强忍着性子坐了下来。

张义显得很是大方,一口气要了四个荤菜和两壶酒。

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不等张义提出要求,刘阔就说道:“小子,现在这份洒扫的差事,你觉得如何啊?”

张义适时表现出一副腼腆的样子,搓了搓手说道:“刘叔,小子也不瞒您。现在这份差事,小子干的还挺舒心的。”

见对方要说话,他连忙抢话说道:“就是每月的饷银低了些,您知道的,小子现在租住在我罗叔家里,减去房租饭钱,手里就剩不下什么了。”

刘阔要的就是对方缺钱,假意思忖了一下,就说道:“其实你脖子上那个坠子,也能卖几个钱的。”

闻言,张义摇了摇头:“刘叔,总共十几贯的东西,小子就算卖了又如何?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到了那时,小子还是老样子,倒不如不卖呢,好歹留在身边是个念想。”

这番话,倒是让刘阔高看了刘奇一眼,没想到这小子能把事情想的如此通透。

思忖片刻,这才说道:“小子,如今咱们衙门倒是有个差事,我觉得挺适合你的。”

张义顿时眼前一亮,向前欠了欠身说道:“叔,啥差事啊?”

刘阔向椅背上一靠,一边把玩着手里的酒杯,一边悠然说道:“衙门后院有个杂役,乱说话得罪了人,我打算去了他的差事。小子,你这个差事你觉得怎么样?”

顿了一下又说道:“一个月也有三贯钱呢,足足比你现在的饷银多出一半。”

眼见着老狐狸已经上套,张义反而不满足一个后院杂役了。

他故意挠了挠后脑勺,为难的说道:“叔,有没有其他差事啊?”

闻言,刘阔顿时沉下了脸:“你小子能耐不大,还学会挑三拣四的?”

张义仿佛没发现对方的变化,而是继续说道:“小子就是想着,好歹也上过几年私塾,看能不能找个合适的差事。”

“怎么?你小子还认字?”刘阔有些吃惊的看着对方。

张义猛点了几下头:“当然识字了,就是……,呵呵,就是写的字不好看。”

刘奇识字的事情,还真是出乎刘阔的意料,当初招对方进来,全是看在罗岩的情面和那三百文的抽成。如今,知道对方识字,他还真有了点兴趣。

当即,指着柜台后面的水牌说道:“你把那上面的字,念出来听听。”

张义转头望去,就低声念道:“白水羊头,水煮羊肉,西域羊蹄……。”

片刻的功夫,张义就把水牌上,十几样菜式的名字念了一遍。

刘阔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又打量了对方几眼。随即说道:“你蘸着酒水,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等他看到刘奇在桌子上写的几个字,刘阔就一个劲的咧嘴摇头:“你这哪里是写的不好啊,根本就不像个字。哎,可惜了。”

说完,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义也没在意对方的反应,而是试探着问道:“叔,那您看小子的差事?”

刘阔却不搭话,只是眼睛一个劲的盯着对方的脖子看。

张义忙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摘下吊坠递了过去:“叔,小子也不懂这些东西的好坏,就孝敬您了。”

当刘阔把那枚和田吊坠紧紧的握在手里的时候,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见对方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这才假意思忖片刻:“这样吧,库房的李老头一直想要个帮手,你去给他打下手吧。”

所谓库房,并不是存放军事布防图册的房间,而是后院一个堆放杂物的仓库。

张义也没有一步到位的想法,那样反而容易让人起疑。当即摆出狂喜的架势,连敬了对方三杯。临了,还强调了自己是个懂规矩的,绝对不会让对方失望。

最后这句,也算说到了刘阔的痒处,一贯抽一成五,对方去了库房,饷银就是四贯,自己每月平白又多了三百文。念及至此,举起杯算是接受了对方敬酒。

玉坠到手,刘阔也懒得留在破酒馆里受罪,又敷衍了几句,就起身离开酒馆。

张义送走对方,又让掌柜打包了一斤羊头肉,就提着吃食转身离开。

在他掀开门帘,打算出去的时候。门外正好有一人闷头进来,二人恰巧撞了个满怀。

张义反应迅速,手肘下意识护在胸前,同时双脚牢牢扎在地上。

这样一来,汉子可就狼狈了。“噔噔噔”连退数步,好不容易稳住身形。

“哎呦,你走路不长眼啊。”

此时,酒馆内映射的烛火正好照在汉子脸上。张义看清对方长相,就眼睛一亮,随即下意识看了看左右。

汉子由于是逆光,却是看不清撞自己那人的长相,刚想上去争吵几句,就见对方转头向旁边的小巷走去。

“呸,晦气!”咒骂了一声,汉子也懒得计较,就走进了酒馆。

片刻后,汉子手里提着打包的吃食,就走出了酒馆,向着绸缎庄的方向走去。

他不知道的是,在离开酒馆的时候,一旁的小巷内,也探出一颗脑袋,死死的盯着他远去的方向。

翌日刚一上衙,张义就被叫到了刘阔的值房,在补办了一些手续后,就领到了通往后院的腰牌。同时,还由一名小吏陪同,亲自把他带到后院的杂物库,交给管库的一名老吏——李同文。

张义也是个会来事的,小吏刚引荐完毕,他就向李同文深深一揖,嘴上还说道:“李叔,小子刘奇,以后就在您手下当差了。小子绝不惜力,一定把您交派的差事办好。”

李同文在衙门里干了一辈子,啥人没见过?也知道能来后院的,多数都有些来历关系。所以,说起话来,也是相当客气:“可别说给老头子当差的话,咱们都是给皇帝当差。有个什么活计,咱爷俩商量着来。”

张义在来之前,对这个杂物仓库,还是有种种猜测的。比如没事理个货,又或者修修旧家具啥的。总之,不会让自己闲着。可等真到了这里才知道,衙门专门雇了几个力夫,所有需要出力的差事,只要张义动动嘴,剩下的就不用管了。

一上午做下来,张义已经趴在桌子上睡好几觉了。

“小子,到时辰了,到饭堂吃饭去。”

正在他看着远处发呆之际,耳畔就响起了李同文的声音。

“李叔,您去吧,小子要上街买点东西。”

说完,张义就起身向着衙门外走去。

等来到了街上,张义趁没人注意,就钻进了一条小巷。

半炷香后,他已经易容成一名中年人,站在云鹭绸缎庄的马路对面。

“客官,打算挑选什么样的布料?小店有刚从南边运来的丝绸……。”张义刚走进店铺,一名店伙计就迎了上来。

张义举目四望,此时店里只有他这么一位客人。随即就看见小三子正站在柜台后面算账。他向伙计摆了下手,就向柜台方向走了过去。

正在跟账本较劲的小三子,听到脚步声向自己这边过来,下意识抬头观瞧。就见面前这位中年客人,正在冲自己点头微笑。

“这位客官……。”他话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只觉对方这张脸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张义靠近柜台,欠身低声说道:“小三子,不认识我了?”

熟悉的嗓音响起,终于让小三子将面前的客人和脑海里的那个人重合到了一起。

“你是!郎……”

张义见对方认出自己,连忙给了一个眼色,随即说道:“我这里有笔大宗的买卖,你要是有兴趣,咱们就找个清净的地方谈谈。”

说完,再不停留,转身走出绸缎庄。

小三子见对方脚步匆匆的模样,已经来不及通知后院的顾统领。也只能向伙计们交代了一声,就跟着张义的步伐走出店铺。

一路上,张义不紧不慢的走在前面,小三子则唯恐跟丢了对方,始终保持在十步左右的距离。

半炷香后,二人终于来到了位于承天寺后面的一片树林里。

小三子见对方停下了脚步,这才紧走两步来到面前:“郎君,您怎么找到我们的?”

“昨天晚上,正好看见王宇去酒馆买吃食,我就一路跟过去了。”

小三子这才恍然大悟,随即又问了张义的住处。

张义却有心隐瞒,不是信不过对方,而是信不过那些手底下的人。

“我也是刚过来,还没有固定的居所,等安稳下来,再告诉你吧。”

不等小三子说话,张义就问起对方的情况。当得知这次带队的是小六时,张义苦笑摇头:“他一直待在宫里,实在不适合接下这个差事。”

小三子对张义的这番评价,也很是认同。

这些天接触下来,他发现顾统领在人情世故上,绝对是一把好手。可要是谈到有关情报的事情,就有些欠缺了。

张义说完这番话,才发现失言了。毕竟在对方下属面前,说对方不够专业,实在欠妥。

他拍了拍小三子的肩膀:“既然已经出来了,大家就都是兄弟。情报方面你是老人了,多给顾统领出出主意,也给他分担分担。”

小三子也听懂了对方的意思,点头说道:“郎君放心,能想在前面的,属下一定为顾统领考虑周全。即使有些不妥的,属下也会等没人的时候,再出言提醒。”

张义这次过来,也只是与对方取得联系,询问下近况。等交换了暗语暗号后,就催促对方赶回店铺,同时叮嘱小三子,自己在兴庆府的消息,只限他和小六知道。

又在树林里等了一会儿,估摸着小三子已经走远,张义才在旁边的河沟里洗去脸上的妆容,来到了承天寺的山门前。

话说,自从那一夜,蒋伟被于则成训斥以后,蒋杨二人就再也没有对方的消息。这也让二人心中惴惴,尤其是杨澍还埋怨了蒋伟几次,郎君交代的非常清楚,只见他蒋伟一人,姓蒋的非要自作主张,想把这次带来的几个人引荐给于统领认识。结果,惹得上官一通训斥。

“先生,写封家书。”

正在杨澍胡思乱想间,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抬头观瞧,正是消失多日的于统领。他脸上一喜,抄起旁边的笔,一边蘸着墨,一边说道:“小哥,书信写给谁的,有什么想说的话?”

只听张义用细弱蚊蝇的声音说道:“四更,上次那个院子。只见你和蒋。”

见对方若有若无的点了下头,张义就起身朗声说道:“你这也太贵了,东城那边一封信才三文钱。我不写了!”

说完,就气哼哼往东跑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02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