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17章 鼓动

书名:谍战风云录:大宋 作者:香菇草莓牛肉酱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快看,开门了!开门了!”

在街上百姓等得有些焦急的时候,知府衙门的大门终于被人缓缓打开。

王了和富林两位官员在几名探子的护卫下,迈过门槛走出衙门。

街上的人群立即变得蠢蠢欲动,不知是谁奓着胆子喊了一句:“官爷,是要放我们出城了吗?”

紧接着又有人大声询问:“官爷,什么时候开城门啊?”

“官爷……。”

站在台阶上的王了,看着那些跃跃欲试的百姓,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一时难以平静。

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就觉有人碰了下自己的胳膊,随即就传来富林的声音:“别耍花样啊,该怎么说,不用我教你吧。”

王了厌恶的瞪了对方一眼,随即强打精神,向人群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安静收声。

“诸位百姓,今天叫大家过来,是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向你们宣布。”

说话间,他用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而后才一字一顿的说道:“知府衙门决定,今日辰时三刻会打开北城门,放百姓任意出城。同时提醒诸位注意,城门只开放半个时辰,时间一到会重新关闭。届时,如果有人还没出城的,将被视为主动放弃出城机会,与我守城将士共存亡。”

众人在听完了王了宣布的事情,立即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怎么是北城门啊?”

“北边不是在跟辽军打仗吗?”

“对啊,这要是出城被辽军杀死怎么办?”

富林见百姓提出异议,又用胳膊肘捅了下王了,示意对方出面解释。

王了看着那些就要去送死的百姓,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味道。他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按照富林的意思出言解释。

富林见此,恶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伸出手把王了推到一边。对着百姓微笑说道:“诸位,稍安勿躁,诸位,且听本官说两句。”

等人群重新安静下来,富林就轻咳一声:“咳!刚才王通判还少说了一件事,为了能让诸位安全的离开夏州去外地寻亲,王通判甘冒奇险,连夜找城外的辽人进行了谈判。经过他不懈的努力,辽人总算答应在辰时到巳时之间,暂且休兵停战,放诸位百姓安全的离开夏州。”

“那这么说,我们出城就不会遭到辽人的屠杀了?”人群中有个激动的声音说道。

那人的话音刚落,另一个声音立即响起:“如若真像这位官爷所说,那可就太好了。”

“王通判果然是为民考虑的好官啊!”

“何止啊,简直是活菩萨一般的人物。”

站在人群里的张义,看着那些七嘴八舌把王了捧上天的汉子,不免心生疑窦。就算这些人对王了心存感激,也不至于此吧?

他循声看向站在不远处的那个汉子,只见一身粗布麻衣的打扮,头发梳的潦草凌乱,倒是像足了一个穷困潦倒的百姓。可随着视线下移,就发现此人穿着一双牛皮快靴。

要知道,这种靴子几乎是公门中人的标配,若是普通百姓穿了,还会被抓到官府治罪。

电光火石间,张义心中一动,立即想到了一种可能。

为了印证判断,他踮起脚向台阶上的王了看去,就见对方的眉宇之间,有那么一抹挥之不去的愁苦之色。

特么的!果然有诈,这帮孙子没安好心!!!

在张义胡思乱想之际,同样站在台阶上的富林,正滔滔不绝的讲述着王通判的种种不易,是如何与辽人周旋,以争取到这次停战机会的。同时也希望所有百姓能珍惜这次得之不易的机会,以便远离战火,早日与家人亲友团聚。

待富林演讲结束,依然是混在人群里的汉子朗声说道:“王通判果然是为民着想的好官,堪称我等的再生父母,请受某一拜!”

周围百姓在听了汉子的话以后,也认同的一起向王了大礼参拜。

王了见那些百姓在几个人的鼓动下,竟然向自己下拜,心里简直痛苦到了极点。

他暗自长叹一声,就不忍的闭上了眼睛。

王了的一连串反应,被站在远处的张义看了清楚,更加坚定了之前的判断。

不过……,他可没有戳穿对方的意思。

张义偷偷拽了下魏峰的衣袖,随即就钻进身后小巷,向着坟地方向赶去。

“郎君,咋了?走这么急?”魏峰一边紧随着对方脚步,一边不解的低声询问。

“回去再说!”张义头也不回的说道。

与此同时,负责攻打夏州的大宋七万甲士,在统军大将陈尚的带领下已经星夜兼程赶到了南城外的山谷中。

随即,由曹宇婷为首,带领着老太监、廖翔以及陈尚三人爬上山岭,眺望着山下的夏州城。

“贵人,您看这场仗该怎么打?”

陈尚在充分了解了银州一战的过程后,心里对曹宇婷这个小郡主佩服之极,也学着其他人称呼起了贵人。

曹宇婷思忖片刻就指着夏州城西边的山脉说道:“陈将军,多派些斥候沿着山脊绕到北边,我要随时掌握辽夏两方的交战情况,最好能一个时辰一报。”

陈尚应声称是,当即叫来亲兵下去传令。

曹宇婷又看向廖翔:“把那些东西点算一下,而后再挑几个机灵的,精通西夏话的出来,我有用处。”

“末将领令。”廖翔抱拳拱手,转身就向山谷中赶去。

老太监见另外两个都有事干,就用期盼眼神看着曹宇婷。

曹宇婷看出对方心思,就轻笑一声:“老爷爷,您岁数都这么大了,就找个安全地方,看着我们这些年轻人施为吧。”

老太监闻言,那是老大的不乐意。刚要分辩几句,曹宇婷的声音再次响起。

“等进城的,什么安民告示啊,恢复城中秩序啊,还要多仰仗您呢。至于打仗这些粗活,就不劳您大驾了。”

老太监对于曹宇婷的安排很是不满,但当着旁人的面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就倒背双手,回到山谷里休息去了。

曹宇婷看着远去的背影,这才无奈的摇了摇头。对方既是监军,又是官家耳目。这要出点岔子,恐怕官家不会轻饶了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77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