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作者:卡门线上的幽灵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50章 本章二合一(我日,复制少了,请刷新后阅读

书名: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作者:卡门线上的幽灵 字数:6.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6

“停牌了?要和寰宇科工进行重组,所以要进行停牌,时间是……三个月??黑曜石找到了白衣骑士!该死的寰宇科工!”

在瓦尔克帝国首都的泛星际股票交易所内,一名瓦尔克操盘手破口大骂。

他只是这场金融战争里,瓦尔克一方的一个“普通”交易员而已。

像他这样的交易员并不少,这些人手里捏着价值不等,高的能有十几亿标准货币,低的也就几千万的黑曜石股票。这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结束了,现在他们时刻准备砸盘,以此帮助新进场的友军低价吃进。可黑曜石联合体在开盘前半小时的时候,突然宣布停牌,这些交易员手里的股票直接被锁定了。既不能减仓,也不能加仓。

同样的事情,正在瓦尔克帝国的各个交易所内纷纷上演。

联邦商务部是支持与威胁双管齐下,包括格拉克斯在内,被恶意收购的各个巨头纷纷通过股权质押,专利让渡乃至出售固定资本的方式,寻找到了各自的白衣骑士,获得了巨额的资金支援,纷纷宣布了停牌重组。

这一轮突然袭击式的停牌,对瓦尔克帝国而言不啻于一记重锤。

瓦尔克帝国发动这次金融攻势,其目的是尽快完成收购,然后直接对国外企业抛售专利,等方式,榨干目标公司后将现金反哺回国内。而专利的接收方,自然就是一同发起攻击的钢铁军团共同体。

虽然说两个大点的公司,真刀真枪打一场商战都得花个一两年,但是国家之间又是两个概念了。就瓦尔克帝国和钢铁军团共同体?他们两个的经济实力加起来都比不上联邦,和联邦打消耗战玩真正的金融战术,那是纯属找死。

他们能赢的唯一机会,就是提前募集大量资金发起大面积的偷袭,快速完成收购,不给联邦政府进行救市的反应时间。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瓦尔克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对内,他们新发行的,要求国民强制购买的三年期国债,其年利率高达9.5%,对外,向除人类联邦以外的各国发行的,为期三个月的超短期国债,承诺利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5%。

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募资确实收效显着,到发起攻击时为止,仅是所有发行国债的预期利息,就已经达到了瓦尔克Gdp的33.3%,一旦这次攻击失败,瓦尔克帝国几乎必然将会陷入连环债务违约,从而引爆本国的经济危机。

他们如此地孤注一掷,还得追溯到上次星际间大战的时候了。

在战败后,瓦尔克帝国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最终,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

——他们的失败并非是军事原因,而是经济原因。

瓦尔克人虽然农业水平极度发达,但是他们的轻工业水平就很一般了,只能依靠大量进口来弥补消费品缺口。

而和庞大的进口额相比,瓦尔克帝国的出口情况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他们主要出口的产品,是农作物以及合金和矿石。虽然他们的军工技术极强,但是一方面,生物体巨构无法外销,另一方面,在战舰和战斗机以及陆战装备上,受限于瓦尔克人两手六足的特殊生理结构,他们的产品基本上没有外销的可能性。

直到战争结束为止,瓦尔克帝国在和人类联邦作战中,虽然依靠生物技术,在战损比上一直有些优势。但是打到最后一年时,国家财政赤字率高达68%,政府债台高筑,整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可以说是只靠鞋带挂在悬崖边的枯枝上一样岌岌可危。

那人类联邦呢?

笑死,联邦甚至没有出现超出预期的财政赤字。

到战争结束为止,联邦全财年的财政赤字率为3%,健康的完全不像一个正在打仗的国家。

当然,要是再打几年,以当时即将面临两线作战的情况而言,联邦的赤字率恐怕也会迅速飙升。但是当时的政府准确判断了停战时机,及时让联邦从战争里抽身而出,从而避免了联邦的经济崩溃。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变相地救了瓦尔克帝国以及特里安商业同盟一命。

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是文明走出母星系的必需能力,瓦尔克人也不例外。

在上次发现自己的贸易逆差过大,导致在开战后受国际贸易市场影响过大之后,瓦尔克帝国在战后开始想办法缩小贸易逆差。荣耀式和狂怒式就是如此诞生的,它们是瓦尔克帝国在放弃自己传统强势项目,也就是生物技术之后,试水星际军火市场的产物。除去在同性能条件下更便宜的价格外,其可以根据种族进行更换的座舱也是亮点之一,甚至引发了包括寰宇科工在内的公司跟风。

然而,常规的经济发展无法满足瓦尔克人的胃口,这个国家将上一次大战的战败视为国耻。因此,在找到机会引发联邦内乱的同时,收割联邦技术以及优质企业,由此彻底击垮联邦的计划也随之确定。

至于钢铁军团共同体,那不过是瓦尔克人现在能找到的盟友里,价码最合适的一个罢了。

只不过,瓦尔克人低估了联邦的手段,或者说,低估了人类的团结。在他们的全面进攻即将取得胜利时,来自联邦的救市以及反击速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随着大量公司宣布停牌,瓦尔克帝国本次筹集到的资金中,有85%以上都被锁定在交易市场里。而三个月的停牌时间,对瓦尔克帝国而言,就是最大的雷包。一旦三个月内无法拿下那些公司,并且尽快套现偿付国债,那么瓦尔克帝国就真的完蛋了。

“起奏陛下,事到如今,只能让那些人类尽快了。”在瓦尔克帝国最高会议上,一名大臣对瓦尔克帝国国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事到如今,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做空人类联邦。”

“你是说,强行将人类联邦的星域叛乱升级为联邦内战,以此做低其股价?”瓦尔克帝国皇帝弗里茨三世开口问。

“陛下明鉴,根据既往数据表现,只要内战规模足够大,那么那个国家的股市就会快速下跌,到时候虽然会导致现在手里的股票价值降低,但是我们收购起来也会顺利得多。”那位大臣对弗里茨三世回答,“说到底,所谓的人类帝国不过是我们的棋子,当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让联邦的内战停止。”

“朕知道了。”弗里茨三世点了点头,“博尔顿国防大臣,你有什么想法吗?”

“回禀陛下,我方之前在科尔达行省部署了两支主力舰队,现在已然整装待发,但是,对方亦将全部的四支主力舰队堵在了最佳航线上,一旦我方试图进入,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并不算低。”博尔顿还是比较冷静的,在手上行礼的同时,他利用步足点开了一个全息投影,上面是两国边境的军事情况。

“如果朕将铁翎舰队也交给你呢?”

听到这话,博尔顿猛地俯下身子。

“承蒙陛下厚爱,若能得到铁岭舰队相助,我愿立下军令状!”

“很好,那朕就任命你为对人类联邦作战第一大臣,并且将铁翎,火足两支近卫舰队交付给你,并且,我还允许你调度不超过帝国35%的部队,你一定要在三个月内作出最大的影响力,明白吗?”

“属下明白!”

随着弗里茨三世一声令下,整个瓦尔克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启动,只是,这次没有人知道这辆战车的结局究竟如何。

艾辛格星系内。

“谢天谢地,情报是真的,这颗红巨星的大气居然有每27天一次的爆发现象,届时,对方的电子战优势将会大幅度降低。”维克托将一份报告展示在了所有与会者面前,“现在,这个大家伙刚刚结束了一次喷发,我们的作战开始的时候,大概是喷发后的第五天,届时等离子风暴对电磁场影响将逐渐上升,预计在对冥河之门下手的时候,影响将会达到极值。”

“这种喷发不会导致对方的运输船队延误吗?对我方战舰的影响如何?”费雪开口问。

他的b集群在第一阶段中承担主要作战任务,因此必须问清楚。

第一阶段是破交战,一旦开打就必须保证直接灭掉对方的运输船队。同时,恒星大气爆发带来的等离子风暴虽然对敌人有影响,但是这玩意又不分敌我,对联邦舰队同样有影响。

“这个不需要担心,我们主要在恒星系边缘作战,经过其他天体磁场的抵消,对舰队战的影响不大。”维克托回答道:“根据预测,对方的运输船届时会直接停靠在这里,我们直接冲过去就好。”

“很好,那么冥河之门方向呢?666旅的各位有什么进展吗?”达米安问。

“我们结合战术AI以及一些模拟演习,重新总结了作战方案。”诺埃尔回想起一天前的情形,不由得苦笑了一声,“现在的方案里,我们将在付出45%-65%伤亡的代价后,获取一个冲进冥河之门内部的机会,而根据目前情报,冥河之门内部不存在防御设施,届时只需要完成投弹并脱离即可。”

“伤亡这么高吗?”达米安一皱眉,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我们没有考虑舰队支援的情况,比起战斗机,战舰的价值明显要更高。”诺埃尔回答,“这是廖勇中尉和娜塔莉亚少尉的意见。”

“那么,在考虑上舰队支援后,伤亡能下降多少?”

“根据这个方案推测,在舰队参与支援后,因为敌方威胁度识别功能将会重点倾注在战舰上,战斗机将获得更好的作战空间,预计舰队的最大损失比例将从15%上浮至45%,而战斗机部队的最大损失比例将降低至15%。”艾文瑟琳的声音响起。

“这样啊……”达米安沉默了下来,心里开始算起了一笔账。

虽然一架战斗机的价值和一艘护卫舰比都差得远,但是,战斗机飞行员的培养价值是远超太空水兵的。这不是指战斗机飞行员的培训难度,而是指战斗机飞行员的上升空间。

目前为止,向联邦军各军种输出的中层指挥官里,有相当数量是从空军的中队长里诞生的。空战的交战节奏快的让人眼花缭乱,不论是电子信息对抗还是战术对抗,空战的烈度都是相对最高的。并且,空军也是极少数能从大气圈内打到大气圈外,从舔地一路干到反舰的军种。

这就导致了在有一定经验之后,空军的前线指挥官有着极强的转军种能力,只需要经过培训,从一名空军中校中队长到陆军的上校团长,又或者海军的上校舰长的难度是其他军种的几分之一。

“对冥河之门方面的作战,我建议基于舰队支援的前提下,重新制定计划。”达米安下定了决心,“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这件事情就拜托你们了,诺埃尔少将。”

“明白。”诺埃尔点了点头。

“现在部队训练的怎么样了?”在会后,达米安叫住了诺埃尔,开口问。

“大部分人都还挺适应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出在两位AcE上。”诺埃尔叹了口气,“廖中尉和娜塔莉亚少尉现在正在进行紧急的太空环境作战训练,希望来得及。”

“他妈的……这控制效率也太差了!”廖勇气的牙根痒痒。

刚才,他试图进行一次快速转向,但是随着他按照大气层内的经验拉动操纵杆,他发现一个可悲的事实——

——大气层内的经验似乎不太好用。

在有空气的时候,廖勇强大的天赋配合更先进的飞控系统,能保证他对气流的充分利用。这是他在大气层内做出惊人机动的底层原理,而到了太空,虽然说不需要对抗烦人的大气和重力,但是失去了气流,失去了重力,战斗机所有的操作,就只能依靠矢量喷口和机身的姿态控制喷口了。

【我认为你需要我帮助你进行机动喷口推力的精校。】

在廖勇尝试了几次之后,机载AI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没错,机动喷嘴每次启动后,只能提供最多持续0.5秒的控制力矩,然后就必须关机,这对做机动而言太不利了。”廖勇勉强控制着战斗机回归平飞姿态,“现在这样,别说做机动了,恐怕连着舰都做不好。”

【明白,正在生成符合您操作习惯的控制算法,请稍等。】

几分钟后,廖勇突然感觉到似乎有人在和他抢操纵杆。

“你在做什么?”廖勇猛地控制住乱动的飞机,开口问。

【新的控制算法已完成编译,我需要一到两分钟的时间进行试车,相信我,我不会把你撞到小行星上的。】

“那你以后提前声明一下啊,我差一点就把你格式化了。”廖勇叹了口气。

在二十二世纪的AI叛乱之后,联邦出台了强制规定,要求所有使用AI的设备必须做出改进,以防再次发生叛乱。其中的第三条,规定了所有通过外部方式接入的AI设备上,必须安装有安全可控的AI毁灭系统。

这个系统的名字,就叫做【格式化】。

廖勇很清楚,现在装在自己后座上的这一大坨设备,很有可能就是时隔近两百年后再次出现的强AI。好在经过李听寒的检验,这个AI依旧收到AI协议的约束,无法自行复制自行传播。但是,这可是强AI,鬼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协议的约束就失效了。

虽然自己对这个AI是很满意的,但是和再次发生让人类人口数量降低40%的AI叛乱比,他还是选择把这个AI毁掉,

【抱歉,这是我的疏忽,我忘记了。】AI的道歉非常诚恳。

“你也会忘记东西吗?”廖勇问。

【那么,阁下又要如何定义记忆?我只是在处理大量并发任务时,为了节省带宽,跳过了一些步骤而已。】AI回答。

“那么下次记住不要跳过提前通知,否则人工智能监委会来了我也没办法。”

【我明白了。】

随着AI的控制算法注入战斗机的控制系统,并且完成了最终精校之后,廖勇登时觉得这下控制起来简单多了。

【这很容易,尽管只有经验公式,但是模拟一下气动环境内的控制效果还是比较简单的。】

“多谢,娜塔莉亚,你那边怎么样了?”廖勇对AI道谢之后,开麦询问娜塔莉亚。

“这操纵杆有病吧?上一个弯那么沉,这一个弯就这么飘?”娜塔莉亚的抱怨声传来。

“在太空里没有空气阻力和重力,这意味着战斗机理论上可以一直加速。”廖勇开始给娜塔莉亚解释,“每次进行转向的时候,需要先注意速度,配合速度选择合适的转向方案。”

“你到教育起我了,你那边怎么样了?”

“勉强还行,再适应适应应该能打。”廖勇操纵着战斗机飞了几个来回,做了几个机动动作后点了点头。

“那你准备怎么料理那大家伙?这种程度的机动,对那家伙的防空系统而言,和靶子没什么区别。”娜塔莉亚问。

她口中的大家伙自然是冥河之门,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梦魇一样横在他们头上。

“我要是有不早和你说了,现在的方案大概还真就只有队长的,这玩意毕竟只有两个防御阵列,到时候大家尽量分散那两个矩阵的注意力,我们从船坞钻进去。先扔毒剂炸弹保证骑不会强制停堆,然后用崩解炸弹把反物质反应炉炸了,然后找地方跑路。”廖勇叹了口气。

这种方案并看不到什么制定者的灵光一现,而是充斥着两个字“无奈”。但这就是事实,主力舰队要在国门之外防止瓦尔克帝国入侵,现在收拾内部的脓疮,可不就只能交给机动舰队了吗?

“回去再想想吧,反正真要去攻击冥河之门还有好几天,现在还是先关注在宇宙战适应上比较好。”

“嗯。”娜塔莉亚点了点头。

首都星域,黑曜石联合体相当痛快,三吨的量子晶体材料已然送达,李听寒直接将这三吨的材料纳为己有,随后立刻开始了对两人定制机的制造。

虽然口口声声说两台战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区分度,但是;两人最主要的要求毕竟不同,因此,在尽可能满足飞行员要求的前提下,两架战斗机还是有了不小的区分度。

最直白的一点就是,廖勇的专用机显得更长,而娜塔莉亚的就要短一些。并且,廖勇的机体依旧是双座型,在后座安置了算力更强的计算机。而娜塔莉亚的专用机上,后座已经被拆掉了。整机为了强调更强大的机动性,特意做了最大程度的减重处理。

除此之外,两机的武装搭载也有区别,廖勇的专用机在机头部分,整合了战术激光发射器。这种激光器是战舰级点防御系统的技术下放,其发射的激光束威力至少是激光机炮的十倍以上,可以有效击穿轻型战舰的能量护盾。

更特别的是,这门发射器具备有高速模式,榴弹模式和照射模式三种不同的发射模式。

在高速模式下,通过牺牲威力,其发射速率可以达到每秒钟200发。而在榴弹模式下,经过15秒的蓄力后,其可以发射一发威力惊人的高能激光,在测试中,榴弹模式下单发可以击穿巡洋舰水平的战舰护甲。至于照射模式,那更近似于一把持续三十秒后就必须冷却两分钟的光剑。

廖勇机在模拟测试中,结合李听寒给出的数据,配合战术激光发射器,实现了相当惊人的作战效能。在一次测试里,仅仅依靠机炮战,这架专用机就实现了一比四十五的夸张交换比。

至于娜塔莉亚,她虽然没有对武装提出额外需求,但是李听寒依旧认真分析了她的作战风格。娜塔莉亚不喜欢使用机炮,但是对格斗战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由此作为延伸,李听寒在娜塔莉亚机的机头位置,安置了两组蜂巢式激光阵列。

这种激光阵列虽然不如廖勇的战术激光发射器的威力强大,但是也比激光机炮强得多。其不具备多模态发射能力,而是仅有聚焦照射和多目标照射两种。聚焦照射模式下,两组阵列可以同时对两个目标进行照射,只需百分之一秒便可击穿战斗机的能量护盾,并且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在多目标照射下,在正向范围内,其可以锁定多达72个目标进行跟踪照射,虽然击穿战斗机的能量护盾需要一些时间,但是烧穿导弹的导引头可要不了多久。

随着量子晶体材料被投入到塑形仪内,两架专用机的交割可以说是指日可待。现在困扰李听寒的只有一个问题——

——我该把货送到哪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22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