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作者:卡门线上的幽灵 | 分类:科幻 | 字数:62.8万字

第87章 请多指教

书名: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作者:卡门线上的幽灵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6

新的发动机一出现,这下连廖勇都沉默不了了。

“我记得,独行隼的发动机是tRR-199型的改型?这台发动机和tRR-199有什么区别吗?”他开口问。

“区别自然是有的。”李听寒点了点头,“tRR-154S和tRR-199都是基于tRR-177Ext的技术,根据不同方向进行调整后诞生的衍生产品,两者核心机相同,但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两者最大的差别,在分布式矢量系统上。”

“原来如此。”廖勇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单发版没有分布式矢量系统?”奥利弗问。

“也不是,但是单发机的机体空间有限,因此我们并没有搭载完整版的分布式矢量系统,而是选择了结合模式,仅保留分布式矢量系统的核心部分,即几个主要的辅助喷嘴,之后在次要位置采用传统模式。”李听寒回答。

“不能使用完整的分布式矢量系统吗?”另一名AcE问。

“那样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就太大了,独行隼和女王隼能够完整布置的原因是因为有两台发动机,分布式矢量系统的推力需求可以平摊,就算扣掉因为内部管线问题导致的推力损耗后,推力也是足够的,但是这款战斗机毕竟是个单发机,一台发动机想要带起来完整的分布式矢量系统,还要保证推力,难度还是太大了。”李听寒解释道。

这个解释得到了大部分AcE的认可,就算AcE都是既要又要的主,但是工程学上的问题不是这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武器系统呢?”伊凡问。

“在挂载武器上,这架战斗机全面兼容xtA-119S的可挂载武器系统,考虑定制挂架的话,像mpbm这种大威力武器的挂载也是没问题的,在机载固定武装方面,考虑到机体发电功率问题,只能支持一台tLS,也就是战术激光发射器,需要搭载热熔激光的话需要提前说明。”

这次,李听寒说完之后,AcE们开始了窃窃私语,好在大部分人还是持认可态度的,但是也有部分人对此表示质疑。

“比起这些,我还是更好奇实现性能。”在讨论结束之后,奥利弗第一个开口,“队长,我想和我们的新AcE打一场模拟战,可以吗?”

“这本来就是他们来访的既定事项,你要用自己的定制机吗?”莱利问。

“那是自然,我想先用定制机和廖上尉打一场,然后用xtA-119再打一场。”奥利弗回答。

“可以。”莱利很清楚奥利弗的意思。

第一场用专用机打,本质是想见识一下独行隼+廖勇的配合能发挥出多少战斗机,而后一场则是重点在对廖勇个人能力的判断。

他们两个是一早就决定调到第五舰队的,邓恩和公孙默的实力他们清楚,但是廖勇和娜塔莉亚的实力就有点不太确定了。既然未来是队友,那提前摸清楚情况总是比较好的。

“廖上尉,你认为如何?”

“那就请前辈多多指教了。”廖勇对奥利弗点了点头。

两人走进更衣室,换上了作战服。

“先说好,我的座机【极光】是特化大气层内作战的,在大气层内的性能不会比你的定制机差太多,不要抱着用性能取得压倒性优势的想法。”在换衣服的时候,奥利弗开口说,“你的座机基础参数我是知道的,这样我们就扯平了。”

“多谢前辈提醒。”廖勇点了点头。

奥利弗的座机同样是基于xtA-11改装来的,正如他所说,整机有着相对更明显的气动修型。在涂装上则是在尾翼上刷了个白色的十字,在十字的交汇处涂了个圆形徽章,徽章上是一只衔走星星的鹰。

至于廖勇,在闲下来之后,他终于抽空思考了自己的徽章。新的徽章是一个蓝色底色的盾形徽记,上面有几颗白色的流星拖着尾迹掠过,其中一颗流星飞向徽记中央。

“这里是AwAcS夜莺,新人,你的代号是什么?”在起飞后,巡航的AwAcS开口问。

“报告长官,我的代号是独行侠。”廖勇开口说。

“哇哦,真是个让人怀念的代号,希望你知道这个代号代表着什么,年轻人。”夜莺没开口,奥利弗先开口了。

“我会尽力对得起这个代号。”廖勇回答。

“很好,那么独行侠,你的航向是125,极光,你的航向是305,模拟战系统已搭建,战斗模式设置为对称作战模式,交战开始的相对距离设置为对向相距600公里,现在准备就位吧。”夜莺的指令传来,两人随即拉开。

“你又好几天没有登机了,请不要疏于训练。”廖勇刚刚断开和AwAcS的通讯,机载AI的声音就响了。

“抱歉爱丽丝,这段时间有公干,我没法登机训练。”廖勇回答。

爱丽丝是廖勇给机载AI起的名字,这个名字的来源其实很简单——

——Advanced Logistic & In-consequence cognizing Equipmen,即先进型逻辑与非逻辑认知装置的英文首字母缩写。这是李听寒在基于廖勇的机载AI数据,对下一代机载AI系统进行迭代升级后,申请专利时使用的名字。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既然是李听寒的专利,那他廖勇拿首字母当个AI名字也没什么大问题。

“了解,请保持航向,距离模拟战开始还有160公里。”爱丽丝回答。

两机的速度都不慢,很快就抵达了预定位置。

随着两机调转方向,进入交汇航线,双方的IFF信号随即从绿色变为黄色。

“600公里,感觉可以卡着距离抽一发反辐射中距弹。”

“理论上没有问题,可以尝试。”爱丽丝回答。

廖勇对自己的机载武装性能还是很有底气的,在爱丽丝也同意之后,他直接甩了一发反辐射中距弹出去。

奥利弗正在开着加力往前赶,突然光学系统捕捉到了一丝异样,他定睛一看,发现居然是一发导弹。

“这锁定距离……不对,这不是传统导引头,是所谓的反辐射中距弹吗?”这点距离还是难不倒他的,奥利弗猛地一拉机头,做了个机动躲开了导弹。

他也收起了轻视的想法,这要不是在干净的空域进行单挑,机载的光学系统能比较快地捕捉到这发导弹的话,奥利弗就已经被击坠了。

“看上去效果有限。”廖勇也没气馁,他这一发本质就是要逼迫奥利弗机动,这样他就有更大的能量优势了。

两边都是双发重型机,就算独行隼的瞬盘性能很夸张,他也不想做这种超出重型机空战逻辑的事情。

比起靠瞬盘性能偷鸡,廖勇更希望直接用能量优势和航电优势碾过去。他的座机是重型机,理应有着更强的产能,用这方面的性能优势获胜,再加上更强的航电系统,这才是符合重型机空战逻辑的方案。

“妈的,这推力也太吓人了。”奥利弗规避完导弹之后也没闲着,直接就开了加力,但是他现在已经把油门杆推到极限了,可速度增加的效率明显要比廖勇慢上接近一倍。

两机即将交汇,廖勇也没用tLS,而是直接甩了两发导弹。

在先进火控雷达的帮助下,廖勇的锁定距离比奥利弗长了快一倍。这意味着,只要廖勇的第一轮攻击不要求压到不可逃逸区,他的攻击窗口就比奥利弗长了一倍以上。

只不过,AcE毕竟是AcE,廖勇仗着射程优势甩了两轮导弹之后发现收效甚微,而两人之间也即将交汇了。

“得压到这个距离火控才穿得透……这航电的劣势也太大了。”奥利弗叹了口气,扔出两发导弹,而廖勇仗着激光主动防御系统,连躲都懒得躲,直接压到三公里左右甩了两发导弹过去。

这个距离的导弹基本上没法躲,奥利弗也没想到廖勇会用这么激进的战术。只不过输了他也没觉得多意外,毕竟奥利弗是知道自己的定制机性能落后,他只是没想到性能落后的居然这么厉害。

“性能优势确实不错,我们回去换机子。”奥利弗开口说。

“好的。”廖勇点了点头,他知道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两人开始返航,而在整备室围观的众人对视一眼,心里对寰宇科工的技术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

刚才的模拟战里,廖勇甚至没有用什么太强的技术,更强的导弹,更强的航电,更强的动力,三样东西加在一起,让廖勇在空战里的优势大的夸张。

“前辈你不用休息一下?”降落之后,正在往机舱爬的廖勇抬了抬头,看着走向超级闪电隼的奥利弗,开口问了一句。

他倒是不累,毕竟这场模拟战下来,他连过载稍微高点的瞬盘都没做。而奥利弗就不一样了,为了规避廖勇的导弹攻势,他做了好几个高过载的机动。

“这才哪到哪,我刚热完身而已。”奥利弗耸了耸肩,爬进了超级闪电隼的座舱。

两架战斗机再次腾空而起。

“这次你可没有性能优势了,不要轻敌哦。”在前往任务空域的路上,奥利弗出声提醒。

“那是自然的,倒是前辈你刚才都没休息,一会别跟不上了。”廖勇在战斗机上可不是什么口下留情的人。

“臭小子嘴挺硬,希望一会打起来了你嘴也这么硬。”奥利弗冷笑一声,跟着夜莺的指示,拉开了空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