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作者:卡门线上的幽灵 | 分类:科幻 | 字数:62.8万字

第207章 研发会议

书名: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作者:卡门线上的幽灵 字数:0 更新时间:07-25 10:12

“研发组的会?我去干什么?”廖勇有点奇怪,开口问。

“你是试飞员,为什么不去?”李听寒反问回来了。

“也是。”廖勇这才反应过来,点了点头,“那这次会议,重点是什么?”

“这次的目的是召集前两天刚从首都来的人开个例会,主要内容是对这次试飞的反馈,你是关键。”李听寒说,“你这次试飞的是目前版本定型的量产型,也就是block 1,我们把二号原型机也带来了,未来你的任务可是相当重哦。”

“嗨,这有什么,我一天飞二十个小时都没问题!”廖勇举起双手,做了个【劲霸男装.jpg】的动作。(我看谁能懂这个梗)

“得了吧你,瞧把你给能的。”娜塔莉亚翻了个白眼,“到时候别又进了医院,还得我们照顾你。”

“小娜,你也别跑。”李听寒顺手拦住了娜塔莉亚,“未来的任务可能比较多,总不能他飞测试机的时候,就不收集量产机的数据不是?而且,未来格拉克斯的战斗机,也得由你们来试飞。”

“明白。”娜塔莉亚点了点头。

“格拉克斯?他们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吗?也要由我们来试飞?”廖勇则是捕捉到了这句话里的信息,遂开口问。

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什么秘密,就算首都星域的平民阶层暂时还不知道,但是高层肯定心里门清。现在格拉克斯的战斗机也交给廖勇和娜塔莉亚试飞,这多少有点不符合商业斗争的基本理论。

不说别的,你给廖勇和娜塔莉亚去试飞,这俩人可都是寰宇科工阵营的,到时候数据不都漏到对手手里了?

“这是我爸他们的事,我也不太清楚,总之他们的意思是在这方面不用分的太开,到时候你就正常试飞,正常给结论就行。”李听寒耸了耸肩,“我都看过他们战斗机的具体情况了,说实话,完成度其实没圣剑高,但是一些思路还是挺有意思的,你到时候可以试试。”

“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拭目以待了。”看到李听寒都不在乎,廖勇也耸了耸肩。

那可是全新的战斗机,哪怕不喜欢,过个手瘾也好啊。

当天下午,会议室内。

“接下来,请之前试飞过量产型圣剑的廖上尉发表一下看法。”在几个研发部门的人简单介绍了一下目前为止的工作之后,李听寒点了点头,点到了廖勇的名。

“好的。”廖勇点了点头,刚想起立,李听寒手往他肩上一放,把他按下去了。

“不是军事会议,没必要整的那么正式。”她低声对廖勇说。

“嗯。”廖勇低声回应,随后清了清嗓子,“那么我就简单说两句。”

看到其他人都点了点头之后,廖勇继续开口,“就上午的试飞工作而言,量产型的圣剑无疑是给了我很大惊喜的,不论是推力还是操控性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飞行过程中,飞行性能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在后续的模拟战里,我能做出零攻角转向也离不了这架战斗机的帮助,非要说问题的话……”

他眼神一眯:“我只能说,这架战斗机有些过于灵敏了。”

“过于灵敏?”负责飞控的负责人有些不理解,“灵敏度高不是好事吗?”

“就理论上而言确实,但是作为飞行员,我们所期待的,是一台能够百分之百完成自己预想中飞行动作的战斗机,退一步讲,能做到百分之八九十也不是不行,但是目前为止的圣剑是很容易百分之一百二十地完成我的动作,过犹不及在战斗机上不是什么好事。”

“你在发现之后,重新调整过灵敏度吗?”李听寒开口问。

“调过了,但是还是有些过于敏感,就我个人的一点浅见而言,我注意到圣剑上使用了新的射频飞控系统,是不是操纵杆和飞控之间的调教没有做好?”廖勇回答完李听寒的问题之后,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当然,目前为止的水平,作为量产机而言是完全合格的,毕竟在空战里,会像我一样频繁地使用高过载机动的飞行员也不多,这个问题只能说是吹毛求疵。”

廖勇提出这个问题确实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是接下来飞控方面的负责人的态度就让他很惊讶了。

“多谢阁下的意见,我们这就进行具体的排查。”这位得比廖勇大上三十岁的老学者先是将廖勇提出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记录在了本子上,随后郑重地点了点头。

“剩下的呢?”李听寒看向廖勇,“没有问题的话,提提建议也是可以的。”

“嗯……非要说的话,我觉得那个爆发推进模式没必要单独拿出来,本来油门杆向下推到底就是加力位置,现在在这个位置之后还有一段爆发推进位置,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把这两个模式归并一下就更好了,操作起来会简单一点。”

廖勇说完,李听寒的目光就看向了发动机设计部门的负责人。

“抱歉,这是发动机设计上的问题,现在我们还没有办法让战斗机长期保持爆发推进状态,如果和加力混为一谈的话,那么涡前加温室的使用寿命是满足不了目标使用寿命的。”发动机部门的负责人埃里克·卡门说,“这个只是目前为止的权宜之计,我们预计在十到十五个批次内解决这一问题。”

“那就麻烦各位了。”李听寒点了点头,“还有什么建议或者问题吗?”

“呃,我注意到,圣剑好像没有翼下挂载点?”廖勇想了想,开口问,“虽然全使用弹仓确实有助于降低阻力,但是需要执行cAS任务时,只能使用机腹弹仓的话,挂载量就显得比较低了。”

“这是为了提高空天作战效率做出的牺牲。”做出这个设计的是李听寒本人,她开口回答:“经过我们对战场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发现在现代空战里,损失最大的部分就是突入大气层作战,不论是闪电隼还是流星,其外部挂载点均难以在这种条件下使用,而战斗机突入大气层往往又需要掩护陆军登陆,因此又需要再弹仓内容纳对地弹药,这导致了对空武装的缺失,这是我们放弃翼下挂载点的主要原因,通过重新设计的弹仓,圣剑在执行突入大气层的任务时,可以携带六发对空弹药。”

“这倒是不错,但是……”

“呃,两位,容我插个嘴。”武器部门的负责人张烨举了举手:“我们也在开发新的对地弹药,目前为止圣剑在执行cAS任务时,最主要的问题是对面弹药的体积普遍偏大,想要保证打击效率,必须使用容积最大的腹部主弹仓,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开发的弹药。”

随着张烨的讲述,一枚全新的导弹出现在几人面前。

“哦?”廖勇对武器的尺寸记得很清楚,“这看上去,和一发中距弹的大小差不多啊。”

“是的,现在的先进中距弹,其战斗部实际上就是一枚特制的核融合电池,爆炸时的当量可以达到300公斤tNt,基于这个基础,我们认为完全可以进一步开发。”

“可是,对地弹药都是动辄过千万吨tNt当量的弹药,以一发中距弹的体积,做得到吗?”廖勇继续问。

“这就要结合mpbm的技术了。”张烨说,“mpbm使用的超高能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可以产生超过一亿度的超高温等离子体,我们计划将其和核融合电池结合一下,这项工作正在首都的特殊实验室进行,如果成功的话,这一新式战斗部将会成为下一代战斗机的主流装备。”

“那就好。”廖勇点了点头。

“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李听寒开口问完,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那么散会吧,考虑到现在我们不在首都,各部门的工作需要适应后再开展,下次例会就不按照首都那边的规矩来了,暂时先定在两周后吧。”李听寒点了点头,开口做着安排,“另外请各位注意,就算现在不在交战状态,但是这里也是前线,各位以及各位带领的人之前都在首都,可能有些不习惯,因此,希望各位注意遵守联邦国防军新维多利亚司令部颁发的临时行政令,这点,我希望各位通知到各自部门的人。”

“明白。”在座的人也都清楚,纷纷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