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312章 赴酒宴指说祸福

书名: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06

原来这人唤作文昊言,字思成。若换作他人,或许旎啸并不识得,然因卫轩一事,百里云歌曾细述保定府庆都县之过往。

昔日,卫轩正因陶梦君,那文昊言之丈母,而涉足庆都,其后诸多波折,乃至今日,竟落得被洪林公公手下断去命根,又被太子近身太监携至勖勤宫,苟延残喘,做了一名太监。

那日,文昊言之妻徐晓云,陶梦君之女,领其父所邀黑道高手,血洗大善国寺。

文昊言深知妻与丈人必将报复,便留下一纸休书,连夜遁走。

他本是孤家寡人,无依无靠,茫然不知所往,忽忆起自己举人身份,遂心生再赴京城,考取功名之念。

及至京城,距春闱尚有年余,生计尚无着落,更何谈读书。

时值正旦未远,他饥寒交迫,倒卧于城外大道之上。

恰逢方从哲出城访友,见其落魄书生之态,心生怜悯,将其救起,灌以姜汤。一问之下,方知其乃举子,因无官可任,滞留乡间。

文昊言醒后,对方从哲诉说家中恶妻如何凶悍,丈人更是乡间一霸,虽有举人身份,却因丈人与知县、知府交好,无奈之下,只得留下一纸休书,逃出生天。

此言倒也不假,只是妻丈姓名未曾提及。方从哲见他为人憨厚,便将其引荐给常敏才。

文昊言为生计所迫,加之已被妻丈欺压惯了,于是在常大人面前百般献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态,深得常敏才欢心。

尤其是他那摇尾乞怜之姿,让常敏才觉得,即便是养一条狗,也未必有文昊言这般听话。加之文昊言尚有几分聪慧,常敏才便让他跟在身边,做了随侍。

今日酒宴之上,文昊言再度自告奋勇,声称愿在诸位大人身前尽心侍奉。

常敏才心中透亮,知晓其意在攀附洪公公与郑国泰,若能借机结识旎啸,更是求之不得。

要知道,在这京城之中,旎啸之名谁人不知?虽非朝臣之列,却能直通圣听,与皇上暗中联手布局,此等能耐,非比寻常。

若旎啸有心为官,只怕眼下鸿运当头,无人能及。更有宫中传言,皇上欲招揽旎啸为太子或福王之伴读,其地位可见一斑。

酒过三巡,常敏才举杯缓缓说道:“旎啸公子,此杯乃常某对你之感激。若非公子相助,我仍困于礼部,此番更是歪打正着,揪出了那锦衣卫中的恶贼。”

旎啸也是举杯,笑道:“左堂大人言重了,若非大人自身有功,能力出众,即便贵妃娘娘有心提拔,也是枉然。否则,在圣上面前也难以交代,诸位说是不是?”

言罢,他目光扫向洪公公、郑国泰及方从哲,三人皆是含笑点头附和。

常敏才更是得意非凡,“好!承公子这句话,来,敬公子此杯!”

旎啸谦逊道:“岂敢,岂敢。”其余三人亦举杯相陪。

众人饮罢,文昊言忙为五人斟酒,随后恭敬立于一旁。

此时,旎啸瞥了文昊言一眼,常敏才见状,便对旎啸说道:“公子有何高见,但说无妨。文思成也算是我府上之人,他学识渊博,精通书史,眼下只是暂居于此,明年必能高中,说不定还能跻身三甲,前途不可限量。”

文昊言听罢,感动不已,连连向众人点头微笑。

旎啸微微颔首,随后低声对常敏才道:“不知左堂大人是欲求一场富贵,还是欲惹一场大祸?”

常敏才一听,脸色骤变,其余人也是惊讶万分。

旎啸又环视众人,故作神秘道:“或许几位大人也是如此。”

“啊?!公子请速速道来。”几人闻言,急不可耐。

旎啸缓缓说道:“左堂大人可曾想过一事?那日你前来寻我,共商对付卫轩之策,至于卫轩是否为白莲教之恶贼,想必你等心中自有计较。

“然我近日得闻,保定府庆都县大善国寺的诸多痕迹,竟被人悄然抹去,反有诸多证据皆指向卫轩,证其为白莲教逆贼。若我所料不差,大人所遣之人,恐是晚了一步吧?”

言及此处,他有意无意地瞥向立于常敏才与洪林身后的文昊言,只见其握瓶之手,微微颤抖。

旎啸又暗对文昊言似笑非笑,心知对方已略知其意。

常敏才闻言点头,与洪林、方从哲对视一眼后,忽地似有所悟,沉声道:“公子之意,莫非是说我身边有白莲教余孽潜藏?”

旎啸微微颔首,复又望向洪林、郑国泰与方从哲,笑道:“几位大人也需小心,莫要让白莲教之人钻了空子,若被其拖下水,可不是玩笑之事。

“想想这一个多月来所发生的事儿,多少人命丧黄泉。若几位大人身边的人出事,纵是冤枉,又有谁敢挺身而出?”

几人听罢,皆是心惊胆战,深知旎啸并非危言耸听。再想想自己几人本就不为朝堂诸多大臣所喜,若身边冒出几个白莲教逆贼,不知会有多少人落井下石。

念及此处,他们互视一眼后,纷纷抱拳对旎啸诚恳道:“多谢公子今日提醒,此等大恩,日后必报。”

“好说,好说。”旎啸也是抱拳回礼,“我知诸位心中皆是疑虑重重。哎,骆家之事一日不明,只怕受牵连者愈众。

“短短数十日,诸多跳梁小丑纷纷现身,日后只怕还有几条大鱼浮出水面。

“我乃一介布衣,江湖草莽,行事在众大臣眼中毫无章法,自是惹人厌恶。因此,他日若有用得着几位大人之处,在朝堂之上,还望鼎力相助啊。”

几人听罢,自是点头应允,隐隐感觉中,自己几人与旎啸已成一派,形成一股势力,涵盖朝堂、后宫、民间、江湖。

旎啸这一番话,让众人顿觉与他亲近许多。

因此这一顿酒宴,宾主尽欢,个个带着几分醉意,直至三更将近,方尽兴而散。

骆风雁经过月余的偷偷打听,又根据晴雪、紫悦二宫女所传的密信,大抵揣测得那旎啸于临兆府图全镇偶得的狼毫笔,乃万历二十年前后,宫中御用监所制的一批狼毫笔。

此笔分发至翊坤宫、储秀宫、御用监、尚膳监、尚宝监等处。

又有寿宁公主长大后,居于乾清宫东的阁楼,然于今年正月十八,嫁与南城兵马副指挥冉逢阳之子冉兴让,为驸马都尉后,此阁便寂寥无人,唯余几个都人和小太监看守。

旎啸所持的狼毫笔去了图全镇,南华堡之变又生于万历三十二年腊月,则携此狼毫笔的潜藏暗探,必于万历三十三年方至图全镇。

如此算来,欲查此笔之主,范围已大为缩减。但得此人,循其线索,便可觅其背后之势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36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