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16章 不惧蜚语奔西北

书名: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06

班远领命,正要离去,却被旎啸唤住,“我即刻动身去往西北,待至明日晨曦初现,我离去的消息必将不径而走,武林大会数千之众,定会心生揣测。因此,你需使人于明日上午传出风声,说我已急赴陕西去了。”

“啊,少庄主,此举岂不是……”班远听得,满心讶异。

旎啸摆手而笑,“那人将天下英雄的目光引向此地,意在西北暗中行事。我一时难以赶过去,故而需先乱了此人的部署,让天下江湖中人,乃至外族夷狄,皆奔赴西北,当那时纷扰四起,看那人如何应对?

“再者,依据今日之事,我还疑心云龙山比武,也是那人阴谋之中的一环,或许连天火门黄宗,也被其算计其中,事成之后,或可将天火门推至台前。”

班远拱手施礼,“属下明白,知晓如何应对了。”

说罢,他步出阵外,纵身跃出窗外,转瞬之间,已消失无踪。

旎啸撤去阵法,摆好座椅,并无多少行囊需整,便匆匆离开徐州城,借着夜色,施展轻功,疾驰向陕西而去。

次日黎明,袁清心携老仆欧阳霜步入城中,径直奔向旎啸之处,意在答谢昨日再度救命之恩。

此番她褪去劲装,少了几分侠女之气,换上高髻云鬟,其间点缀着稀疏花翠,钗梳淡雅,端庄之中透着一丝妩媚风情。

主仆二人方至院门口,不期然撞见季布烟与其老仆季秋素,想必二人也是为此而来。

袁清心望向季布烟,只见她施粉敷朱,花翠满头,身着锦裙绣袄,脚踏罗袜弓鞋,装扮得极为妖娆。

袁清心心中自是不悦,冷哼一声,走上前去,唯独对季秋素含笑微微点头。

季布烟自是对袁清心没有好脸色,而两老仆欧阳霜与季秋素则似已习以为常,微笑不语。

少时,天火门两俏侍慌慌张张自内室而出,面色苍白。

二人自是识得随后而至的袁清心,但此刻却对季布烟说道:“禀季大小姐,那旎啸公子,他,他……”

“他究竟如何了?”闻听此言,众人皆是一惊,季布烟更是急切上前,脱口而出。

二俏侍中一人答道:“旎啸公子只怕已连夜离去,方才我二人入内室查看,床铺整齐,无丝毫热气,再观室内其余之处,我二人揣测,旎啸公子昨夜或有急事,匆匆离去,却不知其去向何方。”

季布烟望向袁清心,二人目光交汇,皆从对方眼中读出,旎啸匆匆离去,恐与昨日之事脱不了干系。

此时,一俏侍对她们说道:“二位大小姐,旎啸公子既已离去,我二人需速速向几位护法长老禀报,否则少不得一顿责罚。”

言罢,这两俏侍向袁清心和季布烟施了一礼,便急匆匆地走了。

不消多时,旎啸离去之事,已传遍武林大会,数千群雄皆知。

岂料突然暴出一事,众议纷纷,说有人目睹旎啸在昨夜之时,与万风山庄袁清心大小姐,及碧龙帮季布烟大小姐,于云龙山密林深处幽会,更有流言蜚语,说三人衣衫不整。

此言一出,袁清心和季布烟又惊又怒,心知此乃设计陷害之人所为,竟拿她们的清誉来泼污旎啸,可她们两个,皆是四十多岁的老女人了。

二女自是为旎啸愤愤不平,怒斥那幕后黑手。

然未及多时,又有消息传出,说旎啸昨夜匆匆离去,似有不明势力前往陕西,而骆风雁双亲也在那里。

但那股势力的背后之主,意在使旎啸深陷武林大会,竟使出卑劣手段,以袁清心和季布烟的名声为饵。

一时间,关于旎啸与袁、季二女之事的谣言不攻自破,反而更加证实了西北骆家,南华堡附近不明势力的传闻为真。

至此,天下群雄哪还有心留恋云龙山,至于武林盟主之位,岂能与得道成仙相提并论?

各门各派,乃至外族夷狄,数千人纷纷离去,匆匆前往陕西。

若是以前,众人尚不敢如此明目张胆,但自京城事变迭起,骆家之事渐失禁忌,无论是武林还是朝廷,皆有人欲借此机会,求得那梦寐以求的成仙秘术。

武林大会遭此搅扰,天火门黄宗主却并未动怒,反遣众多天火门弟子前往西北。

不过一两日之间,天下局势骤变,江湖、朝廷、外族夷蛮,皆蜂拥至陕西,半路上更是刀光剑影,纷争不断,不知多少人命丧半途,又有多少恩怨情仇因此结下。

旎啸昼夜兼程,餐风饮露,披星戴月,到第三日的时候,至开封府扶沟县城外一村落,忽接云龙山那边的消息,说有人借袁清心与季布烟来陷他。

所幸班远所遣散布消息之人行动迅速,谣言不攻自破。

旎啸又令送信弟子传令班远,务必追查造谣生事之人到底是谁。

班远接信后,即刻着手调查,奈何那造谣之人已被灭口,为一无名小卒,毙命于云龙山一幽深山涧,看似不慎失足,跌落山崖,撞石而亡。

班远心知,此乃幕后黑手所为,布置得滴水不漏,无从查起。

随后,他索性乔装打扮,混入那前往陕西的各路江湖人士之中,暗中探听消息。

及至汝州伊阳县,旎啸放缓行程。

原来,百里云歌伤势好了大半之后,闻骆风雁之事,便携三侍女匆匆赶来,现有玄天六合保护,一行十人已至北地山西泽州县。

而那霜风帮石泰,据山庄弟子探报,竟携徒孙黄思洛返回关外。

旎啸传书于云歌她们,约在陕西潼关相聚。

同时,他又得知,陕西凤翔府那股神秘势力,一夜之间,仿佛人间蒸发,踪迹全无。

而云星宗再遭江湖匪类、西域与鞑靼高手侵袭,双方多处激战,幸得屠浩麾下厂卫相助,方得损失不大。

观此诸多地点,旎啸心生疑惑,因为这些地点,遍及陕西数州十余县,然对手目标明确,直指云星宗高手。

他料定,不日之内,陕西凤翔府或临兆府,必将与那神秘势力有一场恶战。

天下皆知,西北云星宗,乃是他旎啸的势力。

旎啸凝视着地图上标注的十数处地点,心中揣测不定,那股神秘势力的藏身之处,如今究竟何在?

骆风雁及她双亲,又身陷何方?

诸多谜团,犹如雾里看花,难以捉摸。

时光荏苒,不觉已至十月初。

但见那天边薄云飘散,西风凛冽,远山鹤唳,霜林似锦。正值秋尽冬初,红叶凋零,梧桐叶落,满目萧瑟。

潼关,据《水经注》所载:河水于关内南流,潼激关山,故而得名潼关。

此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曹操为防关西之乱,于建安元年设立潼关,同时废弃函谷关。

至明洪武初年,又设潼关卫。潼关北倚黄河,东、西、北三面城墙高达五六丈,而南城墙之巅,竟有十丈之巨。

全城共建有六门,东门名“金陡”,为关门所在;西门曰“怀远”;另有上南门、下南门、大北门、小北门,共守此关。

这一日,一行十一人,各骑骏马,风驰电掣,正是旎啸与百里云歌一行人。

前两日,旎啸于潼关外东二十里处,等候多时,终见百里云歌携解子音、苏凝梅、华妙琴及玄天六合赶来。

一行十一人休整一日,旎啸也在等待消息。因一旦过了潼关,便踏入陕西地界。

然而,时至今日,关于骆风雁及其双亲的下落,仍无丝毫线索。

这令他一时之间,如坠迷雾,偌大的西北之地,究竟该从何寻起?又该从何着手?那股神秘势力,至今仍未露出半点踪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