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568章 寻由头终见尚宫

书名: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06

一路上,萧志一行人皆是神色匆匆,不久便来到尚宫局。

那尚宫局中,司徒尚宫名唤兰静,年约四十上下。只见她生得脸盘瘦俏,容貌非俗,眉如远黛,目若星辰,自有一股端庄秀丽之气。

这尚宫局乃女官六局之首,司徒兰静平日里在这宫闱之中,也是颇有威望,行事雷厉风行,众人皆敬她三分。

然今日,见一行五人前来,为首的乃是曹安与萧志二位老太监,司徒兰静心中,自是知晓这二人身份非同小可,哪敢有半分怠慢。

但见她莲步轻移,赶忙上前,盈盈下拜,口中恭敬道:“不知二位公公驾临尚宫局,有失远迎,还望公公海涵。”其声婉转,却又带着几分谦卑。

行礼已毕,司徒兰静又抬眼瞧见庆尚仪与紫悦、晴雪三人,当下也是不敢有丝毫托大,竟不待庆尚仪与紫悦、晴雪三人施礼,她便几步抢上前去,伸手一把扯起庆尚仪三女,直笑说莫要多礼。

曹安将寻物来意细细道来,司徒尚宫虽不知此物如今所在,但往昔宫闱之事,倒也略有所闻。

遥想当年,隆庆皇帝在位之时,风流多情,尤爱美人。其不仅广纳后宫佳丽,更痴迷于亲自绘制美人图。

但见他笔下佳人,傅粉施朱,恰似春日繁花,娇艳欲滴;缕金佩玉,仿若瑶台仙子,风姿绰约。每一幅画作,皆倾注心血,力求将美人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日,尚仪局奉命出宫采办,于市井繁华之地,偶然觅得一方玉砚。

此砚以西域进贡的“血玉”雕琢而成,通体晶莹,温润如脂,其色似霞,纹理如画,观之令人心醉神迷,实乃稀世珍宝。

宫中一嫔妃听闻此事,托人寻来,欲得此砚,以作挥毫泼墨之用。

谁料天意弄人,这紫毫玉砚到那嫔妃手中第二日,隆庆皇帝恰巧驾临其宫。

皇帝本就雅好书画,一眼便被这紫毫玉砚吸引。

他拿起玉砚,细细端详,只见那玉质细腻,纹理天然,雕工精湛,不禁龙颜大悦,连声赞叹道:“此乃天赐珍宝,朕得之,实为幸事!”

那嫔妃见状,自是聪慧过人,赶忙将紫毫玉砚献给圣上,以博君欢。

自此,隆庆皇帝便常以这紫毫玉砚作画。

说来也奇,每用此砚,笔下墨色便格外浓淡相宜,绘出的美人图更是栩栩如生,仿佛画中佳人,随时都会盈盈浅笑,从画中走出。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隆庆皇帝龙御归天之后,朝堂之上风云突变。

有那御史心怀叵测,竟上书弹劾,言说这紫毫玉砚乃不祥之物,其出现与皇帝驾崩有着莫大关联,有妨害隆庆皇帝龙体康健之嫌。

此言一出,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宫中激起千层浪。

当时负责采办此砚的尚仪,听闻此言,惊惧交加,心中惶恐不已。

她深知此祸若连累自身,恐性命不保,更恐牵连家人。思来想去,竟抱着那紫毫玉砚,含泪饮下毒酒,自尽身亡,以死明志,试图平息这场风波。

不过,朝中也有正直大臣,见此情形,纷纷上书进言,力证这紫毫玉砚乃稀世之宝,绝非害人之物。

更有那嫔妃,为证自身清白,联合朝中数位重臣,四处奔走,举证力说,言辞恳切,力陈紫毫玉砚无辜。

且那时的李贵妃,便是如今的李太后,与那嫔妃素来交好,情同姐妹,见好友蒙冤,自是义愤填膺,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言辞犀利,驳斥御史之言,力助那嫔妃洗清冤屈。

如此一来二去,这场因紫毫玉砚而起的风波,在众人的努力之下,方渐渐平息。

然自那之后,这紫毫玉砚便被尚宫局派人小心收走,置于一隐秘柜中妥善保管,从此深藏宫中,鲜有人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此事已过去数十载。

当年知晓此事之人,或已作古,或已老迈,知晓此事者寥寥无几,而见过那紫毫玉砚真容的,更是屈指可数。

如今曹安、萧志等人奉太后懿旨前来寻它,司徒兰静虽知这段旧事,然面对如今这偌大的尚宫局,要寻那藏在不知何处的紫毫玉砚,亦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不过萧志自是与众不同。

他幼时便入宫为宦,年纪不过几岁,却生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且他手脚勤快,做事麻利,眼中有活儿,心里有数儿,于宫中上下奔走,如鱼得水。

一日机缘巧合,恰逢当时身为裕王的朱载坖。

当时裕王年少,见萧志模样乖巧,行事伶俐,心中便生了几分喜爱,当下便将他留在身边,做了随侍小宦。

此后,萧志便如影随形,伴在裕王左右,随其读书习字。

光阴如箭,忽忽十数年。

朱载坖终登大宝,成了隆庆皇帝。萧志因自幼相伴之情,又兼平日里忠心耿耿、办事得力,自此圣眷日隆,权势滔天。

因着这般际遇,那紫毫玉砚他曾亲眼得见,当下便将此砚收入尚宫局的年月细细道来。

司徒尚宫一听是太后懿旨,哪敢有丝毫懈怠?

她当即传唤十数名宫女,翻出二十余年前的存档典籍,众人埋头苦寻,终在一卷记载中,觅得紫毫玉砚的下落。

这司徒兰静久居尚宫之位,自是八面玲珑,心思缜密。

她见萧志与曹安带着尚仪与两宫女前来,料想必有诸多机密之事,不便他人知晓。

于是,她挥手令众宫女纷纷散去,只留下庆尚仪与紫悦、晴雪三人。

随后,司徒尚宫亲自引路,众人行至一处所在。

原来这竟是尚宫局中藏纳重要物什之地,深藏地下,寻常人莫说进入,便是寻也难寻。但见此处机关重重,须得按动隐秘按钮,方得开启门户。

众人入内,庆尚仪便带着紫悦、晴雪,将石壁上的油灯一一点燃。

刹那间,昏黄灯火亮起,映照得这地下密室影影绰绰,更添几分神秘气息。

众人随着司徒兰静,七弯八拐,终至一间幽僻房子。

但见那房内,蛛网横结,似天罗密布;尘灰弥漫,如雾霭遮天。地上随意堆着几件杂物,歪歪斜斜,好似那散落的棋子,全无章法。

抬眼望那三面墙壁,密密麻麻列着许多柜子,恰似那药铺里的药柜,却又大了数倍,透着一股森严之气。

柜上皆贴着纸条,然其上所书,不过一串串编号,宛如天书符箓,叫人摸不着头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