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81章 母子二人清痕迹

书名: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作者:三湘带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06

第481章 母子二人清痕迹

待心腹太监曹安站起身来,李太后又是一声轻叹,缓缓说道:“罢了,这等自取其辱、自降身份之事,我们还是不做为妙。”

稍顿,她又是一声轻叹,“那陈姜非同小可,其堂兄陈炬,乃是圣上股肱之臣,听闻陈炬死的那一晚,圣上还曾为这位老臣痛惜哀伤。

“再者,哀家一时不察,误信谗言,颁下懿旨,令彭海高秘密领兵出京,难道哀家那皇儿,当真对此一无所知?”

曹安闻此,面色阴晴不定,似有千言万语欲吐。

李太后见状,轻轻摆手,制止了他,嘴上说道:“曹安,你所思所想,哀家皆已知晓,你欲言之词,哀家也能猜度一二。

“哀家更了解我儿性情,哎,回想往昔,圣上是如何雷霆手段清算张叔大,便可知晓,我们这位皇帝,绝非等闲之辈。身为天下共主,若无雷霆手段,又如何能驾驭这大明江山?”

言罢,李太后缓缓起身,曹安连忙趋前,小心翼翼地扶住太后。

行了几步,李太后面上浮现出痛苦悲伤之色,凄然道:“哀家二十有余便守寡,夫君正值壮年,不明不白毙命于宫闱之中。且不论他乃九五之尊,他也是哀家夫君,哀家之夫。身为妻室,岂有不想探明其真正死因之理?”

她一声苦笑,脸上又浮现出怒意,“世间流言蜚语,称哀家夫君因好色而亡,此等污蔑之词,身为妻室,哀家岂有不欲寻得证据,以正夫君之名,而非让史书留其因好色伤身之耻笑?”

李太后言及此处,愈发激动,“无论幕后黑手是谁,即便哀家明知其心怀鬼胎,或是欲借哀家之手灭骆家,以取回天家之物,但哀家终究只是个女子,一个由宫女一步步登上太后之位的女子。

“本想与夫君相守白头,共度余生,岂料夫君竟为各方暗敌所不容。哀家猜想,隆庆皇爷定是查出些端倪,皆与当年嘉靖皇爷留给骆家之物有关。哀家自然欲解开这重重谜团,还夫君一个清白。”

曹安听后,劝慰道:“太后娘娘,老奴虽无资格妄议前朝两位皇爷,但娘娘以平民女子之身行事,自是情理之中。即便圣上前来质问,娘娘亦可坦然以对,毕竟娘娘之夫君,乃是圣上之父。

“故而老奴料想,圣上定不会前来问询此事,只会一如既往,佯装不知。再者,观圣上往日种种,尤其是对那旎啸诸多纵容,便可知圣上,更想探明当年嘉靖皇爷所遇何事,又将何物交予骆珹,而后隆庆皇爷又探知何事,以致遭暗敌所害。”

李太后闻言,叹息一声。

曹安连忙扶她坐定,李太后缓缓说道:“闻那旎啸颇具能耐,与诸多暗敌斗智斗勇,屡挫其阴谋。宫中传言,去年岁末,旎啸于南华堡再次与歹人激战一场,而后不知所踪。世人皆传,他应是前往寻取骆珹当年所留之物了。”

言罢,她又是一声长叹,“世间万事,皆有因果,终有水落石出之日。骆家之事若公诸于世,世人定会追根溯源,探究当年南华堡一夜之间化为废墟,究竟是何人所为,此事终究难以遮掩。”

曹安默默抬头,目光中似有洞悉太后之意。

李太后望他一眼,迟疑片刻,眸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为保我皇家之颜面,更为圣上之脸面,彭海高此人,必死。不仅是他,就连那些随他前往南华堡的锦衣卫,也需清除干净。哦,对了,还有那江湖中的一股势力……”

太后言及此处,目光转向曹安,曹安连忙接茬道:“海魂楼。”

李太后微微颔首,“你可径直奔向那陈姜,想必他能洞悉其中一切,包括你前去之目的,因此,料想他会抹去一切相关痕迹。”

曹安躬身领命,正欲转身离去,忽闻李太后唤住他:“且慢!你再向那陈姜传话,言及旎啸虽蒙圣上恩赐,官拜太子辅卫,然此人出身江湖草莽,诸多行事难以揣测其意。

“因此,让陈姜务必小心行事,莫让旎啸窥得半分端倪,否则非但圣上颜面扫地,更恐引发圣上与旎啸之间君臣嫌隙,彼此猜忌。需知旎啸正得圣宠,此事非同小可。”

曹安再次躬身,恭敬答道:“老奴心中已然有数,知晓如何行事了。”

李太后轻轻摆手,似觉心中大石落地,终得安宁。

她默默转身,朝向东北,心中暗自思量,此时皇帝应正端坐于乾清宫中。

时至傍晚,万历皇帝朱翔钧忽接密报,其上言及锦衣卫镇抚使彭海高,竟毙命于自家宅邸,且京城之内,另有数十名锦衣卫与东厂番子,也是缘由不明地或被杀,或自绝。

览毕密报,皇帝抬眼望向司礼监掌印太监马荣,面上流露出探询之色。

马荣环顾四周,见数位宫女与小太监默默侍立,低头不语,便上前贴近皇帝耳畔低语:“皇爷,此皆当年涉足南华堡之事者。

“老奴还获悉,那些不在京中之人,也是相同下场。还有,那江湖帮派海魂楼,自今夜起,已成过往云烟,所有相关人等,皆已……”

言及此处,他向皇帝比划了一个斩杀的手势。

万历皇帝闻之,面上并无惊讶之色,只是轻声问道:“太后那边,还有何人知情?”

“老奴暗中查探,唯有太后近身的曹安,当然,还有那知情人陈姜。”

“陈姜……”皇帝口中轻轻呢喃,似在咀嚼这二字。

踱步少许,皇帝忽而低声说道:“暂且留他性命,着你遣人前去暗示于他,只说抛出一个替死鬼,尚嫌不足,太后身边之人,都必须得死。

“朕不论他手段如何,昔日在太后面前妄言乱语之辈,不论其心怀何意,朕心已明,此等皆是心怀鬼胎,借太后之力以图私利之徒。此等奸邪,岂能留其一人在世?

“你再告知陈姜,那旎啸之精明,手段之狠辣,若不将过往痕迹抹得一干二净,迟早会扯出当年南华堡的事情。”

马荣闻听此言,眼中精光一闪,似有所悟,领旨之后,急匆匆地迈步而去,犹如云行雨施,迅疾无比。

是夜深沉,紫禁城内暗影憧憧,惨呼连连。

而京城内外,也是杀伐之声不绝于耳。无数蒙面黑衣人,如鬼魅般穿梭于街巷之间,无论是豪门大院,又或是简陋民居,皆无所顾忌,闯入便取人性命。

大明疆域之内,此景亦然,黑衣人如影随形,目标毙命后,放飞信鸽,向其背后之人禀报任务完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