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三十九章 以文会友(二)

书名: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樊楼坐落在东华门外景明坊旁,晌午过后,深秋的暖阳斜斜掠过汴梁城垣,为樊楼五座飞檐斗拱的楼宇镀上一层琥珀色光晕。风卷着银杏叶掠过朱漆回廊,却卷不走楼内蒸腾的人间烟火。达官贵人们卸下貂裘,围坐在鎏金暖炉旁,看小厮用银箸拨弄炭火,铜锅里的蟹酿橙咕嘟冒泡,鲜美的香气混着酒香的醇厚,在雕花木格窗棂间萦绕不散。

中庭戏台上,歌姬们褪去轻纱,换上绣着金线菊纹的织锦襦裙,怀抱琵琶唱着“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婉转声线惊起檐角栖着的寒鸦。廊下文人墨客摊开洒金宣纸,以枫叶研墨,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题在团扇上,忽有秋风卷过,带着墨香的诗笺与飘落的梧桐叶共舞。

二楼雅间的窗棂半敞着,可见汴河上商船往来如织,船帆与樊楼飞檐在秋日长空下相映成趣。下人们托着刚出炉的麻花、桂花蜜饯穿梭席间,粗陶碗碟碰撞的清脆声响,混着食客们“再来一坛”的笑闹,惊得庭院里残存的海棠簌簌落英,将满地碎金铺得愈发璀璨。

当杨骏出现在这里时,倒是没有引起在场之人的注意,直到杨骏来到和凝身旁,一些眼尖的士子们才注意到这件事情来!

“那个新来的士子是什么情况?怎么做到和相身旁了?”

“和相为人素来慷慨厚道,不端架子,怕是来此不懂事的士子前去搭讪问话的吧!”

“嗯,你这么说的话倒是有几分道理,今日和相在此以文会友,听说冯太师等一众朝廷鸿儒们齐聚于此,可惜,南冯没有来,否则日后今日之事,必为文坛盛事而声名在外……”

“是啊,不过,最近声名鹊起个杨骏,不知你听说过没有?”

一直在此聆听的一位士子,这时候有些不以为意着道:“哎,就算南冯来了又如何?大唐盛世,不仅在国力,也在文化上,大唐短短亡国三十余载,但试问现在谁能写出戍边将士的艰苦环境以及报国思乡的情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中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中边关的壮丽景象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

写田园诗,又有谁人能写出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山林的宁静与幽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田园的宁静与和谐……”

面对这样的诘问,周围闻言之人纷纷低下头来,莫说他们,怕是如今文坛齐名的“南冯北和”也未曾有这样的高度……

……

当杨骏与和凝刚打过照面,和凝立马指着一旁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说道:“杨小友,这位可是冯道冯太师,今日终于给我个面子,来这里了!”

冯道看了一眼杨骏,点了点头笑道:“最近我听犬子冯吉说了不少你的事情,本来以为你年级应该给和相公差不多,没曾想这么年轻!”

杨骏浅笑着点了点头,便退坐到一旁,这时候冯道看着一旁的范质继续刚才的话题说到:“范质,我给你说啊,当时我与和相公同在政事堂时,一日,和相公问我:“你新买的靴子多少钱?”

我当时虽然有些纳闷,但还是抬起左脚,回了句:“九百文。”谁知道,和相公回头便训斥身旁的小吏道:“我的靴子为什么花了一千八?”为此说了好长一通,然后我又慢慢抬起右脚,说了句:“这只也是九百。”,那日政事堂众人无不开怀大笑!”

和凝听到之前的事情,脸色间毫不为意,只是浅然一笑,范质的身旁之余还有陶谷,之余身后之人,杨骏只能从官袍上的颜色看出身份匪浅,但却认不得一人!

待在场众人笑过后,和凝这才缓缓开口道:“既然冯太师给大家讲个笑话,防止今日来捧场的众人冷场了,那么我也给众人继续讲个,算作好事成双!”

杨骏听说和凝此人非常幽默,时常谈笑风生,引得哄堂大笑,如今看来的话,倒与传言不错!

在座的众人之中,唯有冯道能与和凝谈笑风生,他轻轻放下手中温润如玉的茶盏,嘴角勾起一抹和煦的笑意,言道:“行啊,杨骏小友也来了,待你这位压轴的笑话一展风采,咱们今日之聚的开篇,便算得上是圆满了”

和凝看了一眼冯道,然后娓娓而谈道:“冯太师曾听门客读《道德经》。《道德经》首篇便是“道可道,非常道”,门客见六个字中便有三个“道”字,正好犯了冯太师的名讳,便读道:“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在场的众人听到这个笑话后,虽然想笑,但看在冯太师的面子上,纷纷憋着脸,唯有和凝哈哈大笑着,而在杨骏身旁乔装打扮的苏娃儿听到这话后,也是掩着嘴,生怕笑出声来,然后她悄声问道:“大人,不是说以文会友的吗,怎么感觉跟我们平常小娘子们聊天也没什么不同呢?”

炭火噼啪声中混着众人极力压抑的笑声,如同一锅煮沸的糊汤一般,咕嘟冒泡却又不敢肆意翻涌。杨骏浅笑小声间道:“本来就没什么不一样的啊,他们跟我们一样,一双眼睛一个鼻子,无非是他们的地位使然,其实最后也一样的。”

樊楼二楼上,鎏金暖炉的炭火将冯道的银发映得泛红,好似秋日枝头最后的枫叶。和凝的笑声响彻在之上,引得楼下士子们与来往之人纷纷张目而视。

过了片刻后,和凝这才恢复过来,他正了正衣裳,然后缓步走了依栏凭轩处,缓缓开口道:“诸位,三日前我偶有所想,想我北地文风之昌盛,犹胜江南水乡,何不借此良机,以文相交,共谱一曲文坛佳话?恰逢杨骏小友此刻正身在开封府中,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一堂。我若是不有点动作,怕是对不起上苍给我的这个机会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6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