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团火焰

书名: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殿门轻启,发出一阵悠长的“吱呀”声,一名小厮手捧镶嵌着鎏金边饰的烛台,悄然步入室内,动作轻巧地为即将燃尽的烛火换上新芯。刹那间,火光猛地跃动,变得炽烈而明亮,将室内三人的身影拉长在墙壁上,交叠缠绵,宛如一幅生动的剪影画。

待那小厮轻轻退出房门后,范质轻摇着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悠悠说道:“依杨兄弟之见,我倒觉得,不若先开间私塾,做个传道授业的老夫子。或许我这方寸之地难以改变,但他们却如同初燃的火苗,假以时日,定能燎原四方,成就一番非凡事业。”

李昉闻言,不禁朝范质翻了个白眼,打趣道:“范兄啊,范大学士,你正值不惑之年,风华正茂,怎地就琢磨起告老还乡后的悠闲日子了?”

范质神色不变,学着杨骏刚才的语气缓缓脱口道:“瞧瞧,咱们不是说好了今日就图个嘴皮子痛快嘛。我刚才那番话,不过是戏谑之言罢了,哪能真往心里去呢”

杨骏与李昉对视一眼,不由地放声大笑起来道:“此情此景,没有酒来,当真是扫兴,小二看酒来!”

殿门轻启的吱呀声尚未落尽,小厮手中鎏金烛台已将三丈见方的楠木案照得透亮。新换的羊脂烛芯“噼啪”爆了个灯花,将范质袖口暗绣的云纹照得分明!

范质的目光轻轻掠过店小二怀中稳稳抱着的酒坛,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悠然说道:“小二哥,你可曾知晓,站在你面前的这位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今日,杨骏与李昉、范质三人皆是一身朴素的常服,未有任何显赫之态,更未曾事先知会店中掌柜,故而店小二对杨骏的面庞虽感一丝朦胧的熟悉,却一时难以确切唤出其名。他麻利地为桌上的酒盅斟满佳酿,脸上挂着一抹谦和的笑意,道:“说来惭愧,瞧这位先生眉宇间透出的气宇,似有几分面善,只是一时之间,名字如同晨雾般朦胧,难以捕捉。不过,依在下拙见,先生必非池中之物,定是胸怀大志,行将成就一番非凡事业之人。”

范质闻言,不由自主地拍掌笑道:“嘿,你这店小二真是会说话!且听我道来,眼前这位小相公,可是在你家酒楼里,创下过‘斗酒诗百篇’的非凡佳话,这下你总该如雷贯耳,知晓他的大名了吧!”

店小二一听,顿时恍然大悟,望向杨骏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由衷的敬意,连声道:“原来是杨相公!我们樊楼上上下下,对杨相公那可都是满心敬仰,只恨无缘得见真容。今日这运气,也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竟能让我来伺候杨相公!”

杨骏不知道范质此举是想做什么,他只得对着店小二浅笑一声道:“小二哥说笑了,萍水相逢,即是有缘,多谢小二哥在这里照料了!”

店小二满脸堆笑,手脚麻利地为他们斟满了酒,随后便识趣地退出门外。随着房门轻轻合上,杨骏的目光转向范质,眉宇间带着一丝不解,轻声问道:“范兄,方才为何突然在那店小二面前提起诗词之事呢?”

范质以指尖悠然轻叩鎏金酒坛上细腻的缠枝纹,烛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跃,化作两抹闪烁的金辉。“杨兄弟有所不知,自上次你在樊楼遗落的半阕佳句,如今连江南的才子们都纷纷慕名而来,渴望能在此地续上那段风雅,只可惜,至今尚未有人能圆满其韵。”

杨骏闻言,爽朗一笑,笑声中带着几分不羁:“哈哈,范兄莫非是想借着今日这壶中美酒,一展才情,将那遗落的半阕诗词完美填补?”

一旁,李昉正欲将手中的茶盏换作豪放的酒觥,闻听此言,心中不由一阵激荡,险些让刚入口的佳酿呛了喉咙,他笑道:“哦?此言当真?那可真是令人期待!”

范质的手指轻轻掠过酒坛上细腻的缠枝纹,忽地,他动作一顿,随手将手中的酒盏重重一顿,酒液溅起,恰好为杨骏的酒盏添满,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此言差矣,有杨兄在此,我岂不是要抢了东道主的风头?话说回来,我心中着实好奇,那诗中上阙已将北国雪景描绘得壮丽非凡,横亘千里,尽显大气磅礴、豪迈不羁之境,不知下阙又将如何笔走龙蛇,再添何番妙笔?”

杨骏陡然间击节而笑,动作潇洒地攫起案头那半片残破的陶片,用它灵巧地挑开了酒壶的封印。随后,他轻轻摆了摆手,嘴角勾勒出一抹浅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说来不怕你见笑,这首词的下半阙,我至今也未能构思得出,不然,我早就拿出来了,又何须在这里藏着掖着呢?”

“哈哈,杨老弟啊,外界那些满腹经纶的士子们,可都在传呢,说你是有意留此悬念,不写下半阙,好让天下的文人墨客,如同过江之鲫,纷纷前来一试身手呢!”

杨骏听闻此言,不禁开口澄清道:“范兄有所不知,那日不过是趁着酒意正酣,信手涂鸦得那上半阙词,次日晨起,竟是全然忘却此事,故而那些风言风语,实属无稽之谈,万不可轻信啊!”

“杨老弟言之有理,然则今日你既已踏入这樊楼之中,且方才那小二已窥破你的身份,恐怕若不留下一两首佳作,要想安然离去,怕是难上加难啊!”

范质的话语尚在空中回荡,杨骏已敏锐地洞察了局势,他不假思索地拎起身旁的酒坛,向那空置的酒盏中倾泻而去。琥珀色的酒液在摇曳的烛火下闪烁着金辉,宛如天边划过的彩虹,不经意间溅落在案头那张尚未展开的宣纸上,留下斑驳痕迹。杨骏指尖不经意间沾染了酒液,他突发奇想,借着这份酒意,以指为笔,在那湿润的纸面上迅速书写起来。狼毫笔锋所过之处,墨色与酒痕巧妙融合,彼此映衬,别有一番风味。

杨骏笑道,声音中带着几分诚挚与期许:“范兄,待到有一日,你解甲归田,荣归故里,开设私塾之时,我这里有一副对联相赠,你可要听好了!”

范质与李昉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期待。紧接着,杨骏那略带酒意却又不失稳健的声音便在他们耳畔响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67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