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领风骚数百年

书名:十国风华 作者:洱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而在后面端坐的鱼崇谅此刻不由的眉宇一皱,与着旁边的冯平交谈道:“杨骏这诗,未免太过大胆了些!”

冯平虽然听过杨骏的名号,但没想到他敢上来就敢这么直白?他不由地讪笑道:“静观其变,看他怎么给圆回来!”

而下面的士子们中,此刻不免群情激奋起来,杨骏一个不过仅凭两首诗而出名之人,此刻也敢评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了?

“你杨骏何许人也,也敢点评李杜?莫不是瞧不起天下士子了?”

下面的一个士子实在是忍不住,不由的站了起来,不过二楼的杨骏并未注意到下面,他旋即将着最后两句脱口而出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一句是全诗的转折,也是核心观点。本来群情激奋的众人,此刻在听到这番话后,不由的细细品味起来,是啊,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杰出的人才,如同江山美景层出不穷一样!

而每一个时代的杰出诗人,都能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成就,引领一代文风,影响数百年之久。李杜固然伟大,但后人也不必妄自菲薄,完全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震惊,在场之人皆是流露出惊诧之色来!

而已经进入樊楼之内的小姑娘,此刻恰如其实的听到这句话,她惊呆着双眸站在原地,片刻之后,追过来的少年才发现自己妹妹,忙得拍着她肩膀道:“小妹,说了不能乱跑,你怎么还是一溜烟的找不到人影了?”

小姑娘指着二楼的方向问道:“大哥,你去打听一下,刚才那首诗是何人所作?”

少年一脸茫然道:“诗?什么诗?我没听到啊!”

……

静,出奇的安静!

“好!”

不知是谁率先喊出这句话来,随后众人纷纷喝彩起来。和凝此刻极为开心,他所举办的文会,没想到刚开始就有流传千古的名篇出来,岂不快哉?

他哈哈大笑着道:“杨小友这一句大有纵古论今,继往开来的气魄。为此狂句,当浮一大白!”

大家都笑,纷纷举杯共饮。

冯道一杯酒下肚后,不由地出言感慨道:“此句虽狂,但是杨小友所做的话,我倒是觉得,开我大周文风之新气象之始也!”

如果最开始属意杨骏的莫过于和凝了,但现在的话,怕是连着“九朝元老”的冯道也如此推崇的话,可见这首诗的魅力了!

和峻、陶谷、薛居正、冯吉等人看向杨骏的目光不由得也敬重了几分,脱口成章、下笔成诗,此等文坛豪杰,怕是有几分曹子建再世之风范啊!

鱼崇谅幼能属文,弱冠之年便出仕做官,虽多年未曾作诗,但吟诗还是会的,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语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鱼崇谅借用草来借喻人才,草不畏艰难,生命力顽强,倒是与杨骏的诗相得益彰!

“哈哈!好!”弘文馆的众人都是笑起来,逸兴飞扬,各自喝酒。鱼崇谅不亏曾为翰林学士的人啊,这一首诗对的秒极!

一旁的冯平笑声道:“鱼世兄这一句是非常贴切的。我有所感触,也有一句古文来叙述心情: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语出初唐四杰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字字玑珠,词章华美。朗朗上口,有珠玉之声。这是夸奖滕王阁的字句。冯平亦是在赞誉在场众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众人都是笑起来,再次举杯共饮,樊楼的二楼此刻气氛走向高潮。

苏娃儿看着在场诸人,不免心里暗自感慨一句:这就是名士风流,原来不过如此而已!

冯道也被着氛围感染着,他浅笑一声,举起酒杯先喝了一口,酿制的黄酒果然够味道,道:“轮到我了。我偶得一首诗,名为:《天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杨骏听完这首诗后,脑袋里的第一个反应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原来是出自冯老太师之口啊!

不过这首五言律诗,开门见山地提出对“命运”的观点,认为人生的贫贱与显达都是由其决定的,不必过分叹息和抱怨;颔联进一步阐述了道德要求和洒脱的人生态度;颈联以自然界的变化为例,说明一切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尾联以劝诫的口吻,强调人应顺应自然、积极向善的哲理。

这倒也符合冯道的性格,随遇而安、无为而治,否则他也不会历经九帝,如今依然是政坛上的常青树。

“好词!”冯道的话音一落,大家都是兴奋地高声叫好。冯平脸色泛红,激动的。范质努力地睁着醉眼去拿酒杯。

和凝是最后一个人,他看着在场众人的反应,此刻不由的也起身吟唱道:“此轮我是最后一人,所作词为:《菩萨蛮》:

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暖觉杏梢红,游丝狂惹风。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和凝不愧为花间派的代表词人,这首词写的是闺妇早春见梅而相思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梅花在清寒之中,碧水之上,含苞待放的景象,全是一派早春气色;下片因景抒情。见阶前碧草,流连梦境,带着离愁别绪,又逢早春寒梅。

“好!”作为和凝儿子的和峻,在父亲吟诵完后,他立马随声应和着!

杨骏、范质、鱼崇谅细品之后,不得不感慨:“南冯北和”之誉倒不是随口之说,和相公确实有诗才之情啊!

而一楼的士子们此刻却是兴奋不已,有条件的士子们则是坐在桌前,学着二楼和凝、冯道这些名士们举起酒盏,一盏接一盏地喝酒。能够亲眼见证三首精品小词的诞生,实在是令人兴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80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