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 分类:军事 | 字数:72.7万字

第223章 血溅当场

书名: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残阳如血,泼洒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赵志皋的轿子在午门外被侍卫拦下。老首辅挣扎着掀开轿帘,七窍似乎都在渗血——今早金殿上那口郁结的血,终究是没咽下去。

“让开!”他拄着枣木拐杖猛敲地面,“老夫要见陛下!”

领头的锦衣卫千户抱臂冷笑:“赵大人,陛下歇驾了。您老还是请回吧,别惹得大家难堪。”

“难堪?”

赵志皋咳出一口血沫,溅在千户的绣春刀上,“卢受那阉狗用鸦片毒坏陛下龙体,废黜太子,紊乱朝纲,你们竟助纣为虐?!”

赵志皋作为三朝元老,又是皇帝老师,锦衣卫也真不敢动他。

就在这时,一阵环佩叮当声由远及近。郑贵妃扶着福王朱常洵的手,在一众宫女太监簇拥下走来,轿辇前的宫灯将地砖照得锃亮。

“哟,这不是赵首辅吗?”

郑贵妃掀起轿帘,金镶玉簪在暮色中晃出冷光,“怎么在这儿?可是有本要奏?”

赵志皋猛地抬头,看见朱常洵那张油光满面的脸,气得浑身发抖:“贵妃娘娘!福王殿下!太子何罪之有?陛下被卢受蒙蔽,你们……你们想谋逆吗?”

朱常洵缩了缩脖子,躲到郑贵妃身后。郑贵妃却笑了,声音甜腻如蜜:“赵大人说什么胡话呢?陛下圣明,废储乃是为江山社稷着想。倒是您,三番五次冲撞圣驾,还私藏人证,莫不是想谋反?”

“谋反?”

赵志皋突然狂笑起来,笑得眼泪鼻涕齐流,“我赵志皋辅佐三朝,呕心沥血,竟被你们这群奸佞指为谋反?!”他转向锦衣卫千户,“把我押去永寿宫!我要当面问陛下!你们给我滚开!”

千户被他眼中的血丝吓住,一时竟不敢上前。郑贵妃见状,朝身后的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太监立刻尖着嗓子喊道:“赵志皋咆哮宫禁,意图行刺!来人啊,拿下!”

“慢着!”

突然一声怒喝,顾天埈带着十几个言官从左顺门冲出来,人人手中都捧着奏折。“赵大人是国家柱石,谁敢动他?!”顾天埈冲到赵志皋面前,挡开锦衣卫的刀,“今日我们联名弹劾卢受,就是拼了这乌纱帽不要,也要为太子鸣冤!”

双方在午门对峙,刀光剑影映着残阳,气氛紧张得如同弓弦。赵志皋看着眼前这群激昂的后辈,突然觉得胸口一热,又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溅在顾天埈的官服上。

“赵大人!”顾天埈慌忙扶住他。

赵志皋抓住他的手腕,指甲几乎嵌进肉里,浑浊的眼睛里涌出泪水:“天埈……告诉太子……”

他的手指颤抖着指向奉天殿的方向,那里曾是他耗尽毕生心血的地方,“还有……萧国公……台湾……”

话音未落,他头一歪,再也不动了。

“赵大人!”“首辅大人!”

言官们发出一片哭喊。郑贵妃嫌恶地皱起眉头,挥了挥手:“人死了还脏了这地方,拖出去。顾天埈,你们聚众闹事,革职查办!”

顾天埈抱着赵志皋渐渐冰冷的身体,看着郑贵妃和朱常洵在宫灯簇拥下远去的背影,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他知道,从老首辅倒下的这一刻起,大明王朝的天,真的要塌了。

永寿宫的偏殿里,朱翊钧正靠在软垫上吸食福寿膏。卢受跪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为他装填烟膏,烟枪燃烧的“滋滋”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陛下,”卢受低声道,“赵志皋……在午门外咽气了。”

朱翊钧猛地呛了一下,黑褐色的痰又涌了上来。卢受连忙用绣帕接住,心里却暗自冷笑——这老匹夫,早该死了。

“死了……也好。”朱翊钧喘着气,眼神迷离,“省得天天在朕耳边聒噪……”

“陛下圣明。”卢受拍马屁道,“赵志皋勾结东林党,意图为废太子翻案,死有余辜。倒是福王殿下,听闻太子被废,特意进献了十车江南贡品,说是为陛下分忧呢。”

“福王……好孩子……”朱翊钧露出傻笑,“该赏……重赏……”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跪地磕头:“陛下,郑贵妃娘娘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让她进来。”朱翊钧挥了挥手,烟枪从指间滑落,砸在金砖上发出闷响。

郑贵妃提着裙摆走进来,身后跟着朱常洵。她先是关切地问了朱翊钧的身体,然后话锋一转:“陛下,赵志皋虽死,但东林党人还在,顾天埈他们在午门闹事,恐怕……”

“怕什么?”朱翊钧打了个哈欠,“废了太子,他们还能翻天?”

“陛下,”朱常洵终于鼓起勇气开口,“儿臣听说,萧如薰在台湾练兵,还跟红毛夷人通商,怕是……怕是有不臣之心啊。万一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打回来……”

“萧如薰?”朱翊钧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仿佛瞬间清醒了过来,“他还敢回来?当年若不是朕饶他一命,他早该……”

卢受连忙接话:“陛下息怒。萧如薰远在台湾,不足为虑。倒是眼下,该让福王殿下多为陛下分忧才是。”他顿了顿,故意压低声音,“听说南京的沈一贯和魏国公徐弘基,跟萧如薰当年走得很近……”

这句话像一根针,刺破了朱翊钧最后一道防线。他猛地坐起身,抓住卢受的手:“快!传旨!命南京守备太监严密监视沈一贯和徐弘基,敢有异动,格杀勿论!”

“陛下圣明!”卢受和郑贵妃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得意。

郑贵妃趁热打铁:“陛下,如今太子被废,国不可一日无储。福王仁孝聪慧,不如……”

“准了!”朱翊钧不等她说完就打断道,“传朕旨意,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监国理政!”

朱常洵“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儿臣……谢陛下隆恩!”

卢受也跟着磕头:“陛下英明!太子监国,实乃大明之福!”

朱翊钧看着眼前这对母子和这个阉人,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不知道,自己刚刚下的这道旨意,不仅彻底断绝了朱常洛的后路,也将大明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此刻的午门外,赵志皋的尸体才刚刚冷……

顾天埈将赵志皋的尸体运回府中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老首辅的夫人和儿孙们哭得死去活来,府中的幕僚和门生也纷纷赶来吊唁,灵堂里一片哀恸。

“顾大人,”赵志皋的长子赵元僖红着眼睛拉住他,“家父的死,定是卢受那阉狗害的!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顾天埈擦了擦眼泪,沉声道:“元僖兄放心,赵大人的血不会白流。我已派人去南京联络沈大人和魏国公,一定要为赵大人报仇,为太子殿下翻案!”

“可是,”

赵元僖忧心忡忡地说,“如今福王监国,卢受专权,我们势单力薄,如何是好?”

顾天埈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忠良之后,突然提高了声音:“当年张居正先生变法,阻力重重,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赵大人临终前让我们保住,我们岂能辜负他的期望?”

他从怀中掏出赵志皋留下的玉佩和文书,“大家看,只要我们救出太子送到台湾,总有一天,我们能杀回京城,清君侧,除奸佞!”

“对!杀回京城,清君侧,除奸佞!”众人齐声喊道,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就在这时,一个家丁匆匆进来禀报:“大人,门外有个叫李进忠的公公求见,说是……有太子殿下的口信。”

顾天埈和赵元僖对视一眼,都感到有些意外。“让他进来。”顾天埈沉声吩咐。

李进忠穿着一身普通太监的服饰,低着头走进来,看见灵堂里的景象,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连忙跪下磕头:“小人给赵大人磕头了。”

“李公公,”顾天埈扶起他,“太子殿下怎么样了?”

李进忠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殿下被关在宗人府,卢受派了重兵看守,还说……过几日要给殿下‘送药’。殿下让小人来告诉顾大人,他说赵大人的文书已经收到了,让您尽快想办法救他出去,他要去台湾找萧国公。”

“送药?”顾天埈心中一紧,知道这是要灭口了,“李公公,你可有什么办法?”

李进忠从袖中摸出一把钥匙,低声道:“这是宗人府偏院的钥匙,小人好不容易才弄到手。今晚三更,我会在宗人府后墙等你们,只要能把殿下接出来,我自有办法送他出京。”

顾天埈接过钥匙,紧紧握住李进忠的手:“李公公,你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啊!”

“为了殿下,小人万死不辞!”李进忠的语气格外的冷静,“顾大人,事不宜迟,今晚就动手吧!”

顾天埈点了点头,看向赵元僖:“元僖兄,能否借我几个精壮的家丁?”

“没问题!”赵元僖立刻喊道,“来人!让赵武、赵勇他们带刀跟顾大人走!”

很快,几个身强力壮的家丁来到灵堂前,各个手持利刃。顾天埈看着他们,又看了看赵志皋的灵位,心中暗暗发誓:赵大人,您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您的血白流,一定会把太子殿下安全送到台湾!

而此刻的永寿宫里,卢受正对着铜镜,小心翼翼地戴上一顶新做的乌纱帽。旁边的小太监谄媚地说:“公公,这顶帽子真合适,比以前那顶气派多了。”

卢受对着镜子笑了笑,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鸷:“气派?这才只是开始。等除掉了朱常洛,扶持福王登基,咱家还要戴更高的帽子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