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7章 改革难题

书名: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字数:1.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江西的五月,稻田里蒸腾着湿热的水汽。徐直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官靴陷在泥泞的田埂里,发出令人不快的噗嗤声。他身后跟着三名亲兵,腰间挎刀在烈日下泛着白光。

\"大人,前面就是徐家村。\"丰城县丞提着袍角小跑着跟上,指着远处一片青砖黛瓦,\"这村子两百多户都姓徐,族长徐永年已过古稀之年,在族中说一不二。\"

徐直眯起眼睛。村口那株老樟树下,隐约可见几个身影。他低头又看了眼手中的鱼鳞册——这是县衙存档的田亩登记簿,墨迹已经晕染发黄。册上记载徐家村有田两千四百亩,可实际丈量下来竟少了七百余亩。

\"三成。\"徐直从牙缝里挤出这个数字,\"朝廷赋税凭空少收三成。\"

转过一道土坡,村口情形豁然明朗。十几个精壮汉子呈扇形排开,锄头铁锹杵在地上,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为首老者白发如雪,拄着紫檀木拐杖,玄色直裰浆洗得笔挺。

\"老朽徐永年,恭迎按察大人。\"老者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得不似七旬老人。他身后汉子们却纹丝不动,像一堵人墙横在进村必经之路上。

徐直按住想要拔刀的亲兵,上前还礼:\"老族长不必多礼。本官奉萧大帅之命清查田亩,路过贵村,特来拜会。\"

拐杖重重顿在青石板上。徐永年白眉下的眼睛精光四射:\"大人明鉴,我徐家村自洪武年间迁居于此,田亩册籍代代相传,从未有过差错。如今突然要重新丈量,恐怕惊扰了祖宗安宁啊。\"

树荫里传来几声附和,徐直注意到几个穿长衫的中年人隐在人群后——想必是村里的乡绅。他忽然闻到一阵酒香,发现祠堂前的空地上竟摆着十几桌宴席。

\"今日是祭祖之日?\"徐直故意问道。

\"正是。\"徐永年捋须微笑,\"大人若不嫌弃粗茶淡饭,不妨入席一叙?祖宗规矩,祭祖期间不动土木,这丈量之事...\"

徐直袖中的拳头攥紧了。他早听说江南宗族惯用各种借口阻挠清丈,今日算是见识了。正僵持间,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从田里跌跌撞撞跑来,扑通跪在徐直面前。

\"青天大老爷!小民徐阿大,租种祠堂五亩水田,今年旱灾欠收,可族里非要收七成租子...\"话未说完,两个壮汉已架起老农往外拖。

\"且慢!\"徐直厉声喝止,亲兵立刻按住刀柄。他转向徐永年,\"老族长,这是何意?\"

徐永年面不改色:\"家门不幸,出了个癫狂之人。这徐阿大欠租三年,屡教不改,今日竟敢冲撞官长。\"他使个眼色,老农立刻被堵了嘴拖走。

树下一片死寂。徐直忽然注意到祠堂墙上贴着崭新的告示,走近细看,竟是\"徐氏宗族田亩清册\"。

\"这清册...\"徐直刚开口。

\"按祖宗成法,族田由祠堂统一管理。\"徐永年凑近低语,袖中滑出一卷硬物,\"这是丰城各村的惯例,大人初来乍到,难免不知...\"

徐直不用看也知道是银票。他后退半步,声音提高八度:\"老族长,萧大帅的新政第一条就是'田亩归公,据实造册'。您这祖宗的规矩,怕是要改改了。\"

拐杖猛地砸在地上。徐永年脸上笑容消失:\"徐大人,您也姓徐,何必为难自家人?这田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他身后汉子们不约而同上前一步。

亲兵的刀已出鞘三寸。徐直抬手制止,忽然瞥见祠堂侧面矮墙后,几个面黄肌瘦的妇人正偷偷张望,眼中满是期盼。他心头一震,想起临行前萧如薰的嘱咐:\"江南症结不在战场,在田间地头。\"

\"三日后。\"徐直突然说,\"本官带丈量队再来。届时若见不到真实田册...\"他故意没说完,转身便走。走出百步回头,看见徐永年正对那几个长衫乡绅说着什么,众人脸色阴沉如铁。

回城路上,县丞战战兢兢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徐永年的侄女嫁给了原江西布政使的公子...\"

\"布政使?\"徐直冷笑,\"现在江西姓萧!\"

当夜,驿站烛火通明。徐直写完给萧如薰的密信,望向黑沉沉的夜色,远处徐家村的方向,隐约可见几点飘摇的灯火,像挣扎在风中的豆焰。他忽然明白了萧如薰常说的那句话:\"这天下最硬的骨头,不在边关城墙,而在乡间祠堂的青砖底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55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