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 分类:军事 | 字数:72.7万字

第251章 南北孔

书名: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字数:1.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臣孔尚贤求见太子殿下!”孔尚贤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他犹豫了整整一分钟,最终还是决定带着曲阜县令等一众官员前来觐见太子。

门口的侍卫通报之后,出来的居然是太子的贴身太监李进忠。

李进忠面无表情地看着孔尚贤,淡淡地说道:“衍圣公,来的不巧啊!太子这几日忙着赶路,受了些风寒,身体不适,不便接见你们。还请衍圣公回去吧!”

说罢,他一挥手中的拂尘,转身作势要走。

孔尚贤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拦住李进忠的去路,陪笑道:“公公留步!公公留步!”他一边说着,一边迅速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塞进了李进忠的手中。

这张银票可不是普通的银票,而是四海商行的通票。四海商行背后有着大明皇室和勋贵以及户部的支持,信誉极佳,见票即兑。而这张银票的面额,竟然高达一千两!

李进忠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心中暗自思忖道:“哼,果然如萧公爷所料,太子不见孔尚贤,他岂能如此轻易罢休?想必要通过自己打探消息。”

李进忠表面上却装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然而,在孔尚贤的一再恳请下,他最终还是缓缓地收下了那张银票。

孔尚贤见状,心中稍安,连忙躬身施礼,姿态放得极低,甚至还带着些许谄媚之意,说道:“公公!太子爷他……”

李进忠见状,心中不禁有些鄙夷,但脸上却露出一副为难的神情,叹息道:“衍圣公!您也知道,很多事情太子爷也很为难啊!”

“公公请明示?”

孔尚贤又把一张银票放进了李进忠的手中。

“也罢!衍圣公不是外人!”

李进忠咬咬牙,用极低的声音说道。

“南边那位可是把所有的田地都投献出来了……”

“嘶……”

孔尚贤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南孔北孔了。

“南孔北孔”的由来与历史上的政治变迁紧密相关,核心源于孔子后裔因朝代更迭形成的两支传承,具体如下:

靖康之变与宋室南迁:南孔的形成

北宋末年(1127年),“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今杭州)。孔子第48代嫡长孙 孔端友 奉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的楷木圣像,随宋高宗赵构南迁至浙江衢州。此后,孔氏后裔在衢州扎根,建立孔氏家庙,形成“南孔”(也称“东南孔氏”),延续孔子文化在南方的传承。

曲阜留守:北孔的延续

与此同时,未随宋室南迁的孔子后裔仍留守山东曲阜祖地,继续守护孔庙、孔林。金朝、元朝等政权先后承认其正统地位,册封“衍圣公”封号,形成“北孔”。北孔以曲阜为中心,始终被视为孔子嫡传的正统代表,延续着祖地的祭祀与文化传承。

南北分野的历史确认

? 南宋时期,南孔在衢州确立地位,与北孔形成南北并立的格局,但因政治分裂,双方长期处于不同政权统治下。

? 元朝统一后,虽承认北孔“衍圣公”为正统,但也对南孔后裔有所册封,南北孔氏的分野正式被官方认可。

? 至明代,朝廷明确北孔为正宗(衍圣公封号世袭),南孔则获封“翰林院五经博士”,负责衢州家庙祭祀,南北两支的政治与文化地位由此固定,“南孔北孔”的说法也逐渐成为共识。

说白了,两边都站队。

你们懂的。

就比如近代江南的某家,某信集团,家族成员分布全世界,反正只要地球在,他家永远倒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