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 分类:军事 | 字数:72.7万字

第309章 制造恐慌

书名: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吴惟忠勒住马缰,腥咸的海风从侧翼吹来,卷起他甲胄上的尘土。身后,大明的战旗在暮色里猎猎作响,旗面上的“明”字被夕阳染得如同凝固的血。

“制造恐慌。”他低声重复着萧如薰的指令,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这四个字像淬了毒的匕首,既指向眼前的土地,也悬在他自己的心头。他要的从不是那些在田埂上惊慌逃窜的农夫,而是京都那座金銮殿里,敢僭称“天皇”的人。

“普天之下,唯大明天子可称天命。”吴惟忠对着身边的副将冷声道,“蕞尔岛夷也敢窃居尊号,是该让他们尝尝天威了。”

副将猛地捶了捶胸口:“将军放心!弟兄们早就憋着股劲——当年倭寇在东南沿海屠村掠寨时,可没给咱留过半分情面!”

这话像火星落进了干草堆。队列里响起一片粗重的呼吸声,甲叶摩擦的脆响里,都透着压抑不住的戾气。吴惟忠知道,这些跟着他跨海而来的兵卒,行囊里多半都藏着对倭寇的血仇。如今踏足这片土地,复仇与建功的欲望早已拧成了一股绳。

他调转马头,望着远处炊烟渐起的村落,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弧度。萧如薰将这差事交给他,看中的不仅是他熟稔日本地形,更是他敢下狠手的决绝。活捉天皇,裂土封侯,这份诱惑足以让最谨守本分的人变成饿狼。他甚至能清晰地想象到自己身披公爵蟒袍,站在紫禁城太和殿前受封的模样——到那时,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怕是能烧得比谁家都旺。

大军推进的速度远超预期,却不是靠着硬碰硬的厮杀。吴惟忠有他的法子。

第一个被“处理”的村落叫樱井。士兵们没有立刻屠村,只是围而不攻,每日丢进些掺着沙土的糙米。饿极了的村民们从最初的戒备,到后来竟敢隔着栅栏讨水喝。直到第七天,当邻村的难民也闻风聚集过来,村口的空地上挤满了面黄肌瘦的人,吴惟忠才抬了抬手。

那晚的月亮被乌云遮得严实。喊杀声刺破夜空时,村民们还在梦里盘算着第二天的口粮。刀锋劈开茅草屋的声响,孩童尖利的哭嚎,还有士兵们“奉旨讨贼”的咆哮,搅成了一锅滚烫的血粥。吴惟忠就站在山坡上,手里把玩着一枚从倭寇尸身上缴获的铜戒,看火光舔舐着夜空,将那些奔逃的身影照得如同鬼魅。

“将军,东边跑了些漏网的。”亲卫来报时,靴底还沾着暗红的血渍。

“让他们跑。”吴惟忠头也没回,“跑得越远,传得越广。”

果然,不出三日,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疯了似的往京都方向逃。他们背着破烂的行囊,扶老携幼,像被驱赶的羊群,将樱井村的惨状添油加醋地散播开去。恐慌像瘟疫,比大军的马蹄跑得更快。

吴惟忠很满意。他让人在难民必经之路上“接济”些干粮,不多不少,刚好够他们撑到下一个聚居点。等那里又攒起黑压压一片人,便再来一次“清剿”。如此反复,难民们成了会喘气的火把,一路将恐惧烧向京都。

有个叫阿竹的少女,是从第三个被屠戮的镇子逃出来的。她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弟弟,母亲的血染红了她半边衣襟。起初她还敢和其他难民搭伙,可每到一个地方,只要人一多,那些明兵就会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举着刀喊杀。她不明白,自己从未见过倭寇,更没烧过明朝的房子,为什么那些穿着明晃晃铠甲的人,看她的眼神像看一块待宰的肉。

这天,阿竹跟着一群难民躲进了山脚下的废弃神社。神社的木柱上还刻着“国泰民安”的字样,可现在,柱脚都成了难民们蜷缩的地方。有个老婆婆分给她半块麦饼,说这里离京都近了,或许能安全些。阿竹咬着饼,看着弟弟干裂的嘴唇,心里刚升起一丝暖意,就听见神社外传来了马蹄声。

她猛地抬头,看见月光下,那个总是站在高处的明将正勒马而立。他穿着亮得晃眼的铠甲,手里端着个酒葫芦,眼神淡淡地扫过神社里的人,像在清点谷仓里的稻子。

“将军,人差不多了。”旁边的士兵低声说。

吴惟忠饮了口酒,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想起萧如薰的嘱托,想起家里等待封赏的妻儿,想起那些在东南沿海被倭寇钉在门板上的百姓。这些念头像冰块,瞬间压下了心底一闪而过的异样。

“动手。”他说。

刀光再次亮起时,阿竹下意识地将弟弟死死护在怀里。她听见老婆婆的惨叫,听见男人们的怒吼,也听见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混乱中,有人拽住她的头发将她拖出去,她看见那个明将还站在原地,酒葫芦里的酒洒出来,滴在神社的青石板上,很快被染红了。

不知过了多久,阿竹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弟弟没了气息,她的腿被砍了一刀,血顺着裤管往地上淌。远处,明兵们正驮着抢来的财物列队离开,火把的光在他们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

吴惟忠回头望了一眼火光中的神社,调转马头。他知道,明天又会有新的难民涌向京都,将这里的惨状告诉更多人。恐慌会像藤蔓,紧紧缠住那些高居上位者的心脏,让他们方寸大乱。

“离京都还有多少路?”他问副将。

“快了将军,最多五日路程。”

吴惟忠点点头,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柄上镶嵌的宝石,在月光下闪着冷光。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京都城门,看到了那个所谓的“天皇”跪在自己面前,看到了紫禁城里属于公爵的位置。

至于那些倒在血泊里的身影,那些像阿竹一样失去一切的人,不过是这场功业里,该被清扫的尘埃罢了。

大军继续前行,马蹄声敲在日本的土地上,像在为一场更大的风暴,倒计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