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0章 孔老二

书名: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字数:1.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十月底,秋风萧瑟,寒意渐浓。

萧如薰的大军抵达了山东曲阜。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是孔家的根基所在,而曲阜县的县令一职,也一直被孔家人所霸占。

“孔老二?”

萧如薰轻声嘀咕,嘴角泛起一丝轻蔑的笑容。

大军在曲阜城外三十里处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宛如一座移动的山岳。太子出巡的仪仗也在此时被架设起来,旗帜飘扬,金鼓齐鸣,好不威风。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大军并未派人前去通知孔家。

孔家的当家人,衍圣公孔尚贤,很快便得知了太子驾临的消息。他心中不禁有些郁闷,按理说,衍圣公乃是大明朝廷册封的爵位,太子亲临曲阜,孔家理应前去觐见。

可如今的情况却有些棘手,因为监国的福王也派了人在此。这让孔尚贤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尴尬的局面。

“衍圣公,总得拿个主意吧?”

曲阜县令孔安良把太子在城外的事汇报给了孔尚贤。

孔家传承千年,可没有傻子。

太子好对付,可萧如薰绝对不好对付。

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孤身对付全天下士大夫,杀的人头滚滚的萧如薰绝对不好惹。

不过识时务永远是孔家的优点。

从宋朝起,“衍圣公”的头衔就成了孔氏家族的政治投机招牌。八百年间,城头变幻大王旗,从辽金铁蹄到蒙元弯刀,从朱明龙袍到满清顶戴,孔府的红漆大门永远朝着新主子敞开。他们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生存哲学——谁坐上龙椅,就立刻捧出“正统”的道义牌坊,用三跪九叩的姿态换取免税田产、世袭爵位。

这种“墙头草”式的生存策略,本质上是将祖宗牌位当作政治筹码。当蒙古铁骑踏碎中原,孔家率先承认元朝正统;清军入关尚未站稳脚跟,衍圣公便急不可耐地奉上《初进表文》,高呼“万国仰维新之治”。他们口中的“仁义礼智”,在改朝换代的关头总能灵活变通,唯独对自家的特权待遇寸步不让。

历代统治者也乐得利用这面“文化大旗”。朱元璋给孔府赐田,康熙在孔庙行跪拜礼,看似尊崇圣裔,实则是用虚衔换取道统背书。而孔家则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优免差徭”的特权,将儒家道统异化为家族谋利的工具。八百年间,孔府的青砖黛瓦下,流淌的不是圣贤血脉,而是精明算计的政治油滑。

这种无原则的“实用主义”,让孔氏家族在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中始终稳如泰山。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抛弃了“威武不能屈”的士人风骨,将千年道统降格为权力博弈的棋子。所谓“圣裔”,不过是在历史夹缝中经营特权的世袭掮客,用祖宗的名义换取荣华富贵,最终让“衍圣公”的封号,沦为了政治投机的代名词。

孔家能一直延续到现在,靠的就是懂得审时度势。几百年来,不管谁当皇帝,是宋朝、元朝,还是明清,孔家都能及时认新主子。人家刚坐稳江山,孔家就主动去表忠心,帮着新朝廷用儒家那套道理,给自己的统治找正当理由。

这么做当然不是白忙活。每回站队成功,朝廷就会给孔家实打实的好处:免税的田地、世袭的官职、盖大宅子的赏赐,这些特权一代代传下来,让孔家成了“铁打的贵族”。哪怕外头改朝换代杀得血流成河,曲阜孔府的日子照样安稳。

说穿了,孔家的聪明就在于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招牌,变成了跟朝廷谈条件的资本。他们明白,统治者需要儒家这套理论来管天下,就主动配合,用“尊孔”的名义换自家的荣华富贵。这份现实劲儿,让孔家在乱世里总能找到活路,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常青树”家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