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04章 谣言四起

书名: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作者:姐依旧潇洒 字数:1.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北路大军拿下平户后就按兵不动,做出等待命令的模样。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突然流传一个谣言。

“听说了吗?德川家康把北九州以南的地方都给了大明,请大明出兵呢?”

“听说了!还听说德川家康要废了天皇陛下,自己当皇帝呢?”

“真的吗?”

“真的,我二舅的三姑妈的四姨夫的五舅姥爷的大侄子说的!他在大明商铺里做工的!”

……………………

反间计,这一计谋听起来似乎有些烂俗,但它却能在三十六计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呢?

其实,反间计之所以常常被人使用且屡屡奏效,关键在于它考验的并非计谋本身,而是人性。人性的复杂和多变使得人们在面对利益、权力等诱惑时,往往容易产生猜疑和背叛。

就拿丰臣秀次和德川家康来说,丰臣秀次之所以不相信德川家康,正是因为德川家康此人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回顾历史,在朝鲜战争时期,二十万大军被困釜山,德川家康趁国内兵力空虚之际,出兵偷袭名古屋。而当时负责领兵的正是丰臣秀次,若不是德川家康的这一偷袭,丰臣秀吉或许也不至于被逼得自杀身亡。

要知道,在日本,丰臣秀吉的威望可谓是极高,甚至比天皇还要尊崇。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这无疑让人对德川家康的所作所为深感愤恨。

不仅如此,在后来与明军的谈判中,割让石见银矿以及支付战争赔款等事宜,也都是由德川家康一手包办。更令人诧异的是,大半年前大明主动归还石见,而这一好处竟然也落入了德川家康的囊中!

综合以上三点,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此次明军进入日本与德川家康毫无关系。

毕竟,所有的好处都是他拿,这样的人又怎能不让人对他心生警惕呢?

……………………

丰臣秀次对这些谣言其实并不是完全相信,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然而,以浅野幸长为首的激进派却对德川家康充满了鄙夷和愤恨,他们早就对德川家康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就连一向温和的宇喜多秀家,在这种情况下也难以再对这位老谋深算的对手保持信任。

对于这些丰臣秀吉的旧部来说,除掉德川家康已经成为了他们深埋心底的执念。他们认为德川家康是丰臣秀吉一手提拔起来的,但却背叛了丰臣秀吉的信任,这种背叛让他们对德川家康的恨意甚至超过了对明军的敌意。

这些人多次向丰臣秀次上书,强烈要求趁着明军尚未抵达之际,先将德川家康除掉,然后再从长计议。他们坚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丰臣家族的地位和利益不受损害。

面对如此激烈的要求,丰臣秀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他不答应这些人的请求,恐怕这些人真的会不顾一切地发动兵变。他们可能会先将他控制起来,然后强行出兵攻打德川家康。

在日本战国这个乱世之中,下克上的事情屡见不鲜,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权力的争夺和利益的冲突常常导致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丰臣秀次此刻正站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巨大的风暴。

更何况丰臣秀次的嫡系兵力非常薄弱,如果失去了秀吉旧部的支持,那么他别说要与德川氏抗衡了,就连能否保住自己都还是个未知数呢。

所以,要想凝聚秀吉留下来的所有力量,就必须要了却这桩夙愿,也就是要彻底消灭德川家康。因此,尽管丰臣秀次的心中还有些忧虑,但他也不得不下令出兵了。

到了四月,丰臣军和德川军连续进行了三场激烈的血战。双方都死伤惨重,战场上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损失的兵力也不计其数。然而,战局却慢慢地开始向丰臣军倾斜——德川军开始一步步地后退,他们的阵地也一个接一个地失守。

面对丰臣秀次如此“愚蠢而勇敢”的行为,德川家康简直是暴跳如雷,但同时又感到无可奈何。最后,他只能暗中把井伊直政召来,一起秘密商议退路。

要知道,德川家康向来有一个“好习惯”。

一旦形势对自己不利,他就会果断地抽身而退。

这种看似狼狈的“跑路”行为,实际上却是在乱世中最实用、最明智的生存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0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