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萌娃姐弟闯江湖

作者:喜欢龙葵果的蓝白 | 分类:武侠 | 字数:59.1万字

第18章 渔火孤光

书名:萌娃姐弟闯江湖 作者:喜欢龙葵果的蓝白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06

咸腥的海风卷着湿冷的晨雾,如同无形的纱幔,沉沉笼罩着依山而建的古老渔村。四岁的萧小墨蹲在湿滑的码头上,小脸被海风吹得通红,正饶有兴致地观察一只在石缝间横行的大青蟹。他脚上那双虎头鞋沾满了泥水,缀着的银铃也哑了声响,随着他晃动的小脚丫,无精打采地垂着。“喂,老蟹将军!”他伸出小指头,虚虚地点了点蟹壳,声音清脆,“给小爷让让道呗?挡着我瞧船啦!”

“墨儿,莫要顽皮。”一旁的萧清漓将斗笠压得更低了些,那双清冷的眸子透过薄雾,警惕地扫视着喧闹的渔市,目光最终锁定在尽头一间飘散着苦涩药味的青瓦房上。檐角悬着的八卦镜里,映出几个在人群边缘逡巡的陌生身影,行迹鬼祟——是九幽阁的探子!她心中一凛,搭在腰间剑柄上的手悄然收紧。

他们的父亲萧远山,白发用粗布巾随意束起,脸上涂抹了灰泥,扮作一个饱经风霜的老渔夫,正低声道:“当年你娘亲在此地,曾救过一个落难的药师……”他话音未落,竹篓里一只原本安静的大青蟹突然猛地探出钳子!那蟹钳异常粗壮有力,带着一股凶悍的劲风,狠狠钳向萧远山的手腕!

“哇!有坏蟹!”萧小墨反应奇快,小手一扬,一颗圆溜溜的鹅卵石从他腰间的弹弓里“嗖”地射出,精准地砸在蟹钳的关节连接处!大青蟹吃痛,钳子一松,另一只钳子徒劳地挥舞着。“哼,好个横着走的凶家伙!”小墨叉着腰,小脸上满是得色。

三人来到药庐前,柴扉半掩,里面传来沉闷而有节奏的“笃笃”捣药声。萧清漓指尖刚要触到门环,一个背着药篓的小童莽撞地冲了出来,一头撞进她怀里。小童怀里的三七药材撒了一地,慌乱间,萧清漓敏锐地嗅到那小童衣襟上沾着一丝极淡的、辛辣刺鼻的陌生药粉气味——绝非寻常之物!

“哎呀,对不住姐姐!”小童慌慌张张地道歉。萧小墨乌溜溜的眼珠一转,立刻蹲下,奶声奶气地说:“小哥哥别急,墨儿帮你捡!”他小手飞快地拾捡药材,趁着贴近那小童后颈的机会,指缝里藏的几粒细沙悄悄一弹。沙粒钻进衣领,那小童顿时觉得脖子后面刺痒难耐,忍不住抓耳挠腮,那狼狈模样引得药炉前捣药的一位老妪转过身来,嗔怪道:“阿竹!又去后山乱跑,沾了什么草籽回来?”

就在老妪转身的刹那,萧清漓的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她手中那根小巧的铜杵!那铜杵的形状、古朴的云雷纹路,竟与她父亲萧远山的沧溟剑柄上的纹饰如出一辙,只是缩小了数倍!一股源自血脉的熟悉感涌上心头,让她心神微震。

老妪放下铜杵,开始为三人斟茶。她动作舒缓,带着一种久经世事的从容。就在她衣袖微微卷起的瞬间,萧清漓瞥见她枯瘦的手腕上,赫然刺着一个精巧独特的柳叶状符纹——这正是前朝御医世家柳氏一族的独门印记!萧清漓心中的疑惑更深。

“笃、笃、笃……笃、笃。”萧远山忽然伸出指节,以一种奇特的、仿佛暗含韵律的节奏轻轻叩击桌面。三长两短,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力。

萧远山脸上露出温和而深沉的敬意,对着老妪道:“多年未见,柳掌柜别来无恙?”

老妪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审视着萧远山,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暖意:“山风如旧,故人…终是寻来了。”她目光扫过警惕的萧清漓和好奇的萧小墨,“这里不是说话处,随我来。”

老妪引着三人穿过晒满药材的后院,来到一间僻静的厢房。她移开墙角一个沉重的药柜,露出后面一个暗格。老妪取出一只不起眼的油布包裹,郑重地递给萧远山:“令堂当年托付之物,老身守护至今。原以为……等不到物归原主了。”

萧远山双手接过包裹,指尖微微颤抖。他一层层打开油布,里面赫然是一本薄薄的、泛黄发脆的线装册子,封面无字,只有一道凌厉如冰的刻痕。他翻开第一页,上面绘着复杂精妙的人形剑势图录,旁边是蝇头小楷的注解。

“《冰魄剑诀》!”萧远山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激动,“我萧家失传已久的家传绝学!”他看向萧清漓,“清漓,跪下!今日起,你便是我萧家冰魄剑法的正式传人!”

萧清漓依言跪下,心中亦是波澜起伏。萧远山将剑谱交到她手中:“此剑法至阴至寒,讲究凝神静气,出剑如冰封千里,迅捷无伦,一击必中。你需日夜勤修,参悟其中精要。”

**剑锋初砺**

接下来的日子,萧家三人暂匿于药庐后院。白日里,萧远山扮作渔夫打探消息,萧清漓则开始跟随父亲修习冰魄剑法。

初练此功,萧清漓才知其艰难。剑谱上的招式看似简洁,实则每一式都蕴含着极为精妙的内劲运转和身法配合。她手持沧溟剑,在海边僻静的礁石滩上,迎着凛冽的海风,一遍遍演练基础剑势。

“凝神!意随剑走,气沉丹田!”萧远山在一旁严厉指点,“冰魄之意,非止于寒,更在于‘静’与‘凝’!心要静如古井无波,气要凝若万载玄冰!剑出,则如寒光乍破,迅疾无匹!”

萧清漓屏息凝神,努力摒弃杂念。她尝试将内力按照剑谱所示,循着一条奇特的、仿佛能冻结血液的路径运转。每一次挥剑,都感觉一股冰冷的刺痛感从手臂经脉蔓延开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专注。她的剑速开始提升,剑尖破空之声也越发尖锐。

柳婆婆也在一旁默默关注,不时指点几句关于经脉运行与草药相辅的道理:“此剑法劲力阴寒,易伤肺腑。老身配了一副温养经脉的‘暖阳散’,你练功前后需按时服下。”

萧小墨则成了姐姐最忠实的观众,抱着膝盖坐在不远处的礁石上,乌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看不懂那些深奥的剑理,只觉得姐姐练剑时,整个人都像蒙上了一层清冷的月光,动作快得像海里最灵活的鱼。

**惊鸿一瞥**

一日黄昏,萧清漓正在礁石滩上全神贯注地练习一招“寒星点月”,剑光如练,刺破暮色。药庐外的青石路上,骤然响起急促而沉重的马蹄声!一辆通体玄黑、由两匹健硕黑马拉着的马车,带着一股蛮横的气势,碾过路面,惊得路边的鱼贩慌忙躲避,鱼篓翻倒,鱼虾蹦跳。

萧清漓立刻收剑,身形如狸猫般伏低,透过礁石的缝隙凝神望去。马车速度极快,但车帘在颠簸中被风掀起一角。就在那一闪即逝的瞬间,萧清漓看到车内端坐着一个戴着面纱的女子,最让她心神剧震的是——那女子光洁的额心正中,赫然点着一颗鲜艳欲滴的朱砂痣!与她记忆中,某个模糊却深刻的身影完全重合!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脊背。

“阿姐!车!”萧小墨也看到了,紧张地小声喊道。

那马车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在药庐附近略略减速。就在这时,萧小墨小小的身影如同离弦之箭,猛地从礁石后窜出!他目标明确,直奔马车侧前方一个鱼贩慌乱中遗落的、装满活蹦乱跳鲜虾的藤筐!小家伙使出全身力气,奋力将那沉重的藤筐推向疾驰的马车车轮之下!

“哗啦——噗嗤!”藤筐被卷入车底,瞬间碎裂,里面的鲜虾被碾得汁水四溅!受惊的黑马发出一声惊恐的长嘶,前蹄高高扬起,疯狂地扭动挣扎。沉重的车厢剧烈颠簸摇晃,车帘被这股大力猛地掀飞起来!

车厢内部彻底暴露!萧清漓看得分明,那额点朱砂的蒙面女子眼神冰冷如刀,正透过面纱冷冷地扫视着车外!她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瞬间锁定了礁石后的萧清漓!萧清漓心头狂跳,知道行踪已露,立刻拉着小墨伏低身体,借助礁石掩护,迅速向药庐后门退去。

**暗流与启程**

夕阳沉入海平面,给渔村镀上一层黯淡的金边。老妪柳婆婆面色凝重地找到正在后院整理渔网的萧远山。她将一个沉甸甸的油纸包塞进萧远山手里,声音压得极低:“萧大侠,这是老身能备下的所有伤药和金疮散。九幽阁爪牙已至,此地不宜久留。沿着海边那条荒僻小路一直往北走,约莫五十里,有一处临海的山崖,崖下有个废弃的小渔港,或许能找到渡海的船。”

萧远山接过药包,深深一揖:“柳掌柜大恩,萧某铭记!”

“快走吧,趁着夜色。”柳婆婆催促道。

渔火在岸边次第亮起,如同散落的星子。岸边,萧远山立在一条修补好的旧船船头,借着月光最后一次检查缆绳。他粗糙的手指捻起一片卡在船板缝隙里的、闪烁着幽暗光泽的黑色鳞片(或许是某种深海鱼鳞),对着月光看了看,眉头微蹙。

“爹爹,船修好了吗?”萧小墨趴在船舷边,小声问。

“好了,墨儿。”萧远山将鳞片收起,目光投向漆黑的海面。

萧清漓抱着沧溟剑,静静站在船尾。经过数日苦修,冰魄剑法的基础招式已在她心中深深烙印,那股冰冷凝练的剑意仿佛融入了她的气息。她感受着剑柄传来的凉意,目光比海风更冷地望向渔村的方向,那里隐约还残留着九幽阁马车带来的阴霾。她知道,前路凶险,但手中的剑,已不再仅仅是逃亡的依仗。

夜风送来阵阵涛声,隐约间,似乎夹杂着一缕细细的、如同某种奇异海鸟鸣叫的声音,呜呜咽咽,在空旷的海面上显得格外清晰。萧小墨侧耳听了听,眼睛一亮:“爹爹,阿姐!你们听,是海鸟在叫!好像在说……‘往北、往北’?” 那童稚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对未知旅途的懵懂期待,在这危机四伏的夜色中,微弱却清晰。

萧远山与萧清漓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然。他低喝一声:“起锚!向北!”小船缓缓驶离岸边,融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海夜之中。船头破开幽暗的海水,向着柳婆婆指引的、危机与希望并存的北方孤寂海岸线驶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