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1章 万历病危

书名: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那就好。不过绝对不能强迫百姓,清河的民心才是我们立足的根本,要是让我知道了,绝对严惩不贷。”

“是,按察使放心。”吩咐完这件事,接下来就是清河一带的民生问题,古代打仗讲究的就是人口资源,徐天爵想要在即将到来的乱世站稳脚跟,就必须要牢牢把握住这两点,缺一不可。

“冯懦,不光是清河一地的百姓可以开垦荒地,只要是愿意接受我们管理的百姓都可以给他下发官署的文书,要是有别的官员敢找事,直接以我的名义给他下发命令。”

“是。”

“切记我们绝不做与普通小民争利之事,清河一地的税收要从那些豪强劣绅商贾巨富的手里拿,他们有的是钱,没有必要去压榨那些吃不饱饭的老百姓。”

“我说的这些或许会触犯某些权贵的利益,但是在清河这一亩三分地,还是我说了算,不用太过担心。”

徐天爵算是给他们吃上一颗定心丸,其实完全不用瞎操心,辽东本就是苦寒之地,在这儿勋贵少之又少,那些地方豪强劣绅、商贾巨富,根本就没有多少权力。

只要自己压榨的不是太狠,就不会出事。所谓和气生财,这是谁都懂的道理。

接着徐天爵又大大小小的吩咐了一遍,算是把明年的方针给定下来了,其实,万历四十八年是有很多大事的,这年万历皇帝朱翊钧驾崩,登基仅一月的光宗朱常洛也随之离世。

所以自己的重心应该会放到京师这个权力斗争的漩涡中,所以清河的事他必须要早早的安排下去,绝对不能出什么意外。

吩咐完这一切,徐天爵就遣散了众人,在清河,现在的自己是孤家寡人,可这些将领不同,他们都拖家带口,也是时候让他们回家跟亲人团圆团圆了。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完了,这时间也不早了,都快回去吧!家里的人恐怕还等着你们呢?”

“是,属下、末将告退。”

看着众人离去的身影,徐天爵显得有些惆怅,既然没事,就只能去登高望远。

于是徐天爵带着徐虎再一次登上了清河的城墙,漫天的大雪,将地面染一片雪白。

清河城也被这漫天大雪覆盖,天地间一片洁白。徐天爵站在城墙上,寒风吹起他的披风,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他的肩头。

城墙上的火把在风雪中摇曳,映照出徐天爵凝重的面容。他望着城外银装素裹的世界,思绪万千。

下方的街道传来欢声笑语,百姓们正在温暖的家中团聚,享受着过年的喜悦。而徐天觉的心中却无法完全沉浸在这节日的氛围中。

渐渐的他想起了过往的战火纷飞,那些惨烈的战斗和牺牲的将士们。虽然如今清河一带暂时安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但他深知,国家依旧危机四伏,战争的阴影随时可能再次笼罩。

“这短暂的祥和,又能持续多久?”徐天觉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雪花不断飘落,仿佛要掩盖世间的一切烦恼,但他的忧虑却无法被这洁白所掩埋。

他想到朝廷中的种种纷争,想到军备的不足,想到将士们的艰难。每一个问题都如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

大明已经积重难返,想要改变日后的局势,只有不破不立,可这其中的艰难太多了,这一夜,徐天爵想了很多。

不过到第二日清晨,他又恢复了以往的模样,对任何事都干劲十足。

而远在几百里外的京师紫禁城,却没有多少喜悦,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这个年他过得并不轻松。

而皇帝身体不好,前朝的官员,后宫的妃子太监宫女也不能面露喜色,所以整个紫禁城气氛十分压抑,一片死气沉沉。

“李太医,陛下的身体怎么样?”朱翊钧的贵妃,皇贵妃郑氏一脸焦急,抓着太医就问。

“回贵妃娘娘,陛下现在有动火眩晕、目疾、脾胃等诸多症状,微臣建议应当好生休养,再开一些药服以疗养,应该会有所缓解。”

“那还不快去?”

“是,微臣这就去。”

接着郑贵妃又对着身旁的小太监说道:“你去文华门传令就说陛下身体有恙,让那些在那里守着的大臣都退下吧!”

“是。”

另一边眼见太医从里面走出来,守在外面的内阁首辅方从哲连忙拦住他问道:“陛下的情况怎么样?九卿等官员齐集于文华门外,联名上疏,请皇上临朝,陛下到底能不能去?”

“方阁老,你就不要为难我了,郑皇贵妃在里面,而且陛下的情况的确有些不妙。”那李太医小声的对着方从哲说道,要不是看方从哲是内阁首辅,他是万万不敢开口的。

所幸方从哲身边也没有其他人,听到这话的方从哲一愣,明明不久前朱翊钧已经能上朝了,这怎么病情又加重?

如今大明的内阁只有一人,部院堂官只有八九人,科道官只有十几人,中央政府难以正常运作。

正月初一这日,按惯例万历帝是要免朝,这也是万历二十年以来的惯例。自己率文武百官在午门外举行庆贺典礼后,到仁德门致礼,随后向万历帝上了一道奏疏,对朝政缺失、大僚半缺、言路几空的情况说了一通。

结果不光没有任何效果,第二日陛下竟然称病,的确有躲避的嫌疑。

只可惜现在相持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方从哲只好将自己听到的消息转达给文武百官,让他们先回去,皇帝病重,朝野震惊。

这个时候,皇太子朱常洛站了出来,现在大明的局势的确需要一个掌权人,如果把大明王朝比作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这些官员就是零件和润滑剂,现在大量的零件空缺润滑剂都用没了,这庞大的机器随时都有可能倒台。

方从哲身为内阁,首辅又怎么可能不及?只可惜他劝了好几次,都没有什么用。朱翊钧就是不听,那些外放的官员也不启用不合理的税收也不停收,真是让人难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2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