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4章 势均力敌

书名: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第二日清晨,天色尚暗,紫禁城便已被朦胧的雾气笼罩。太和门前,百官云集,脚步声、衣袂飘动声和低声的寒暄交织在一起。

朝廷官员们身着朝服,手持笏板,神色各异,在这清冷的空气中静静等待早朝的开始。

现在天气逐渐冷了,大臣们的脸上没几个好脸色的。他们的身影在黯淡的天色下显得有些模糊,却又透着几分凝重,仿佛预感到今日朝堂之上不会像以往那么平静,毕竟出去巡视的徐天爵回来了,徐天爵一党算是有了主心骨,必定要有一番作为,而与之对立的东林党又岂会善罢甘休。

将来要有一出好戏看了,不少置身事外的大臣,看着数量众多的东林党人不由得冷笑,他们齐、楚、浙三党,这些天被打压的厉害,如今徐天爵回来想来他东林党的日子也不好过。

另一边少年皇帝朱由校罕见的一夜未眠,昨天整整一天的思索,让他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北伐。先皇遗志这四个字,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令他无法有丝毫懈怠。

后金,这个大明的心腹大患,就像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落下,斩断大明的根基。如今大明稍有喘息之机,他怎能放过这个彻底覆灭后金的机会?

徐天爵说的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不能抓住这次机会,不怕,下次就是女真人兵临城下。

等到满朝的文武大臣都集结在太和门前,朱由校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沉声道:“今日早朝,第一件大事,便是朕决定明年开春发兵北伐灭金!”

此话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激起千层浪。众臣皆是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整个太和门前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随后便是一阵窃窃私语,众臣皆是面面相觑。不少人都想起了几年前那场惨烈的萨尔浒之战。

那一战,大明可谓是损失惨重。要不是有徐天爵力挽狂澜,恐怕几路大军都将全军覆没,整个辽东都将沦陷敌手。如今又要出兵征讨,若是再败,后果不堪设想,辽东怕是真的守不住了。

“这. . . . . .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人群中,一个略显急切的声音打破了嘈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快步出列,神色焦急,拱手行礼后接着说道,“陛下,金人势力强大,不可轻易与之开战啊!前几次大战,我大明作为守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可结果呢?依旧是损失惨重,仅仅堪堪守住城池。”

“这要是主动出击,后果实在难以预料啊!现如今,因避其锋芒,不可言战。况且,如今我大明财政危机,实在没有这么多闲钱用于对外作战啊!”

杨涟虽然只是一个正七品的官员,但权力却不小,他可以对兵部的决策、活动进行监督,有权封驳与兵事相关的诏令文书,还能直接向皇帝上疏言事,参与朝廷军事事务讨论。此刻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倒也合情合理。

不过他的话却让在场不少人冷了脸,尤其是那些主战派还有勋贵,什么叫金人势大,让我们避他锋芒,那么谁避我们的锋芒?大明虽然不像北宋那样重文轻武。

但是文官的话语权比比武将还是要大一些的,所以此刻杨连的话,的确是让那些武将心里不舒服,第一没有仗打他们就无法升迁,第二,则是他们对后金的实力并没有清楚的认知。

毕竟他们这些在京的武将,除了之前跟着李如柏打过萨尔浒之战后,基本没参加过与女真人的战斗,而萨尔浒之战,他们也没有见过女真人。

所以不认为自己会输,不过他们还是相当谨慎的,毕竟现在有人当出头鸟,他们还是闭嘴的好,没必要给自己招灾。

谁都知道东林党睚眦必报,谁要是得罪了他们,绝对没有好果子吃,历史上,东林党之所以被朱由校厌弃,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党争,而他们的党争是除东林党以外的,其他人不管好坏,要不是东林党都是敌人,都要必须要搞垮。

这也是他们树敌颇多的一个原因。

另一边,杨涟刚说完话,内阁大学士刘一燝也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杨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我大明面临的敌人,可不止后金。西南新建立的伪梁,同样是心腹大患,应当尽快剿灭这些叛贼。”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叛乱起义,若不及时平定,任由他们发展壮大,后果不堪设想。依臣之见,应当调新编之军开往各地,先平定内乱才是当务之急啊!”刘一燝身为内阁大学士,在朝中威望颇高,他的话一出口,不少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东林党的首领内阁次辅叶向高没有开口说话的前提下,刘一燝的话,便代表着整个东林党的态度,一些投靠东林党的官员,状也是当即点头附和。

朱由校听着两人的话,神色微微一动,心中那原本异常坚定的决心,竟也悄然动摇了分毫。他们说的确实都是事实,大明如今内忧外患,要同时应对这么多问题,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而且处理不好也的确麻烦。

不过,东林党也非铁板一块,同为东林党人的王化贞,心中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一心想在辽东立功,对出兵辽东其实是持支持态度的。

然而,看着同僚们都纷纷反对,为了东林党内的团结,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默默地站在了一旁。

眼见东林党人反对出兵北伐,徐天爵一派的人也坐不住了。经过之前的发展,徐天爵如今的文官势力早已今非昔比,已经有了和东林党人抗衡的资本。

真吵起来可没人会怕,现在大明朝廷可不是东林党人的一言堂,他们说不行可没有什么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54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