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3章 内忧外患

书名: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抚顺城已经招过一次灾难,数万百姓被裹挟而走,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好不容易又聚集点生机,这要是守不住,恐怕大明就彻底失去抚顺了。

随着夜幕降临,城外的几个女真营帐中灯火点点,徐进望着那点火光,心中的愁绪如这黑夜一般无边无际。

他不是没想过派人出去干掉他们,但是一旦激怒女真人,让他们提前攻城所引发的后果不是他能承担的。

所以也只能忍下来。

与此同时,除了抚顺,铁岭、清河、宽甸等方向都出现了女真斥候的身影。

战报如雪花一样飘向辽阳,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

后金努尔哈赤的大军压境,让整个辽东地区陷入了一片紧张的阴霾之中。铁岭、抚顺、清河、宽甸等方向纷纷出现了女真人的斥候,如同一把把利刃悬在了辽东的上空。

早在李成梁任辽东总兵的时候,宽甸以及周边的军堡城寨就被放弃过一次,所以现在那里的驻军只有2000人,女真人如果从那里突进,只需要再攻下定辽右卫,就可以直插明军在辽东的大本营辽阳。

不过是中间的距离很远,而且山路崎岖,不适合大军行进,所以,众人重点防守的方向依旧是铁岭,抚顺,清河三地,可这样一来,明朝与朝鲜接壤地区就危险了。

可出不出兵又是个问题,出多少兵能守得住,派谁去?都摆在熊廷弼的面前,所幸现在还有时间,还没到最后险的时候。

辽阳城内,辽东府衙的大堂内,气氛凝重而压抑。辽东经略熊廷弼面色严峻,正襟危坐于主位,沈阳总兵贺世贤、辽东总兵刘綎、辽东巡按陈王庭以及诸多辽东官员将领齐聚一堂。

熊廷弼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显然是愁绪所致:“诸位,如今局势危急,努尔哈赤来势汹汹,大家有何应对之策?”

听他这么说,贺世贤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末将愿亲率本部兵马,与那努尔哈赤决一死战!铁岭有尤世功在,那里有一万兵马问题不大,清河也有兵马,附近还驻扎着上次派去的一万兵马,合计有人也不用担心。”

“我请愿带兵去宽甸,只要我还活着,女真人就绝对过不来。”

看着慷慨激昂的贺世贤,这样的情绪也被他引了起来,其实贺世贤也是有私心的,宽甸那种地方不适合大规模军队的进攻,他带人过去,举险而守,收点军功,用来弥补他上次轻敌冒进正好,而且宽甸一般来说风险不大。

之前曾经在那里待过的辽东总兵刘綎则是捋着胡须,沉思片刻说道:“不可鲁莽行事,敌军势大,需从长计议,我们的兵力不过八九万,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必须妥善安排。”

辽东巡按陈王庭也是紧接着说道:“当务之急,是要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和进攻方向,以便我们做出合理的防御安排。”

“可是锦衣卫还没有给我们传来具体消息。”

“我已经通知前方关隘的将领,让他们多拍些时候摸清楚情况,有消息会立马传回辽阳。”

另一个将领说道:“我们是否可以向朝廷请求增援?”

另一个文官模样的官员摇摇头随后又点头道:“远水虽然难解近渴,但还是有用的,巡抚大人不是有三万新军吗?此刻,正是检验这支强军的时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熊廷弼听着众人的议论,眉头紧锁,心中不断权衡着各种策略的利弊。

大堂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决心,一场关乎辽东生死存亡的讨论还在激烈地进行着。

可就在这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

“诸位大人,我已查明开原东路统领、“新勇营”副将鲍承先畏敌不前,临阵脱逃,克扣军饷,按大明律数罪并罚应处以极刑立即斩首,以振军心!家属全部连坐充军,赃银理应全部追回。”

开口说话的正是徐天爵之前吩咐过的辽东兵备道按察副使卢涛。

经过多日的暗中调查,他终于掌握了充足证据,按理来说,不应该这个时候说出来的,但是这样的害虫如果不尽早处理,势必会影响到全军。

要是关键时刻他再临阵脱逃,这是大军溃败,所有人都难逃罪责。

一时之间,议论声此起彼伏,所幸鲍承先今日负责巡营并没有来,不然此刻大堂里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

“这鲍承先不久之前加的可是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衔,动他影响是不是太大了?”

“而且临阵斩将,有可能会动摇军心。”

虽然这个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衔只是听着好听,可也足够让人畏惧了,而且屋里也有人和他关系不错,此时出言,显然是有意偏袒。

“经略大人,属下已经找齐所有证据,如果大人不信,可以将他叫过来,我们当堂对质。”

熊廷弼此时也有些懵,这鲍承先的都督佥事衔,但是不久之前他自己上书褒奖诸将时,朝堂给他加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儿,他面子上也不好看。

不过熊廷弼为人一直正直,自然不会偏袒任何人。

“来人,去把鲍承先给我叫过来。”

“是。”

“还请大人派兵搜查鲍承先的府邸在他的书房下面,藏有大量白银,如果我所言并非属实,事后全凭大人处置。”

“好,这是你职责所在,来人,马上去查。”

“是,大人。”

为了防止有人作祟,熊廷弼直接派出了自己的亲兵。

一时之间,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很快鲍承先就被带了过来。

“大人可有何吩咐?若是让末将领兵出战,我现在就去。”

鲍承先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对着熊廷弼先是行了一礼,然后又是一副良将的模样。

而辽东兵备道按察副使卢涛则正气凛然地站了出来,他没给鲍承先任何狡辩的机会,只见他手中紧握着一叠厚厚的证据,目光如炬地直视着鲍承先。

卢涛大声说道:“诸位,请看。”

随后,卢涛将证据一件件的摆出来:“去年防守沈阳时,此人不战而退,致使我军损失百余人。更可恶的是,他克扣手下官兵军饷一千两,经查证,之前累计克扣军饷近万两!”卢涛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间。

“这可不是我冤枉他,我有甲士可作证。”一旁的几个作证的甲士纷纷上前,证实了卢涛的指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18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