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2章 暗流涌动

书名: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诸位大臣都回去吧!陛下,今日身体不适。”

看着出来传话的太监当,即便有一身正气的大臣不满道:“如今朝堂局势危急,辽东边患严重,陛下平时不来也就罢了,如今. . . . . .。”

见他还想说旁边的空辽忍不住拉了他一把,不看看旁边锦衣卫的眼神,再说下去,恐怕今天就不能走出紫禁城了。

不过,底下的窃窃私语依旧是很多,更有甚者,连连摇头,不少人还以为万历皇帝因为之前的国本之争在和大臣们置气,更有甚者,在心里将朱翊钧想成了不理朝政昏君。

那传令太监见众位大臣没有想走我样子,也是焦急万分,这可是朕皇贵妃的命令,在这皇宫里办差,谁不知道郑皇贵妃的话就是皇帝的话。

没办法,小太监只能提了提嗓音喊道:“诸位臣公,陛下真的是身体有恙,方阁老也知道,诸位还是快回吧!”

一听有方从哲,这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也都安静了下来,如果皇上真的是身体有恙,他们聚在这里闹那罪名可就不小了,于是几个领头的对视一眼便快步走出紫禁城。

其他人见状也都纷纷跟上,他们之前来的时候,一直以为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在装病,想见他们,所以他们才逼着皇帝出来,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有理,即便是被杀一两个,那也是青史留名。这毕竟是劝谏皇帝。

可要是皇帝真的病重,那他们这与逼宫有何异?一想到这儿,众人立马身后冒起冷汗。

另一边,皇太子朱常洛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如今皇帝病重,恐怕用不了多久,这权利就会交到自己的手上,现在的他只需要蛰伏就好了。

“传孤令旨,从现在开始东宫闭门谢客,除非是陛下的旨意,不然不用打扰孤,每日只需要将陛下的情况呈给孤就行了。”

“是,奴婢明白。”

万历皇帝病重的消息不胫而走,京师城内立马热闹起来,一些小官分不清形势,还在胡蹦乱跳,一天之内来东宫拜访的官员不下十位,所幸没有一个人走进东宫。

而那些真正掌握实权的高官、勋贵,则一个个的缩了起来,毕竟现在还没到最后时刻,没看到太子都不着急吗?你们着什么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就这样,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了数天,万历皇帝朱翊钧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起来,不过,众人猜测,应该是回光返照。

但这也足够了,幸好之前没有出风头,不然倒霉的就是他们。

而也就是在朱翊钧身体恢复好一些的这一天,内阁首辅方从哲竟然递交了辞呈,以生病为借口,请求辞去内阁首辅之职。

但现在,大明朝内忧外患,官员本来就不够用,万历皇帝又怎么可能会同意?于是连忙派遣太医赶到方府,为其诊治,随后又连发数道圣旨,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就是不能走。

京师这里的风声也自然影响到了别的地方,南京六部衙门内。

南京刑部右侍郎何熊祥只感觉一个头两个大,他本是万历二十年间的进士,曾在地方上担任了六年御史,后来又担任了多年京官。

直到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才当上了三品官(大理寺正卿)。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何熊祥以三品大员的身份到南京赴任,担任南京刑部右侍郎之职。正好当时南京的刑部、户部、礼部、吏部尚书之职都空着,意识到“官缺”之弊的万历皇帝就决定由何熊祥暂管这四部。

如今,他虽然是南京刑部右侍郎,可却监管着南京刑部、户部、礼部、吏部,原本就责任重大,再加上现在皇帝病重,底下有不少人都有着不一样的小心思。

他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应付这些人,简直是一个头,三个大。

“侍郎,魏国公来了。”

“快,快请他上座。”

何熊祥也是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他虽然自认自己有些能力,但是这升迁之路,还是魏国公帮他牵线搭桥,不然也不可能做到这个位置上来。

人是要有感恩之心的,很快,两人便见面了。

“属下见过魏国公。”何熊祥是正三品的南京刑部右侍郎,而魏国公徐弘基是正二品的协守南京兼领后军都督,而且还有一个超品的魏国公爵位,所以这样行李没有什么妥之处。

“熊祥啊!听说你最近的压力颇大,怎么样?一个人兼着四部的尚书不好过吧!”徐弘基忍不住打趣道。

“国公,不是属下诉苦,只是这四部的事情都压在我的身上,真是抽不出空,连去拜访您的时间都没了。”

“哈哈,熊祥一心为国,这是好事,你我私交属于家事,家事怎么能排在国事前面呢?熊祥做的对。”

“多谢国公指点。”

“好了,这次来是跟你说正事的,如今陛下身体欠佳,这两个月你也看到了,如今你一个人监管南京四部,已经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自己多加小心。”

“是,属下知道了。”

“还有就是你现在不是监管礼部吗?多关注一下国子监里的学子,不要让那些东林党人蛊惑了他们,免得到时候给朝廷找麻烦,还有那些书院严加看管,一旦他们敢妄言朝政,不要忘了你还管着刑部呢?”

“是,国公,这个我知道,我已经通知了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的学子不会私自上街游行,再说了南京离着京师这么远,他们这些人还没这个能耐,至于书院真有什么异样,刑部的人也不是吃干饭,主要是让我们抓住把柄,一定给他拿下。”

“你心里有数最好,不过你也要小心一些,不要掉以轻心,读书人的事情最麻烦,你应该知道。”说到这徐弘基的脸色有些凝重,这天下终究是重文轻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8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