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9章 留在京师

书名: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可以说朱由校这一天是他这一年最忙的一天。

朱由校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上高台。明黄色的龙袍彰显着他的身份,他头戴皇冠,身姿挺拔,收起平日里的嬉皮笑脸,面容也是带有威严其中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他们纷纷跪地,额头触地,行三跪九叩之礼。

此时,寒风掠过,百官的朝服和官帽上的缨带纷纷被吹起,不过却无人在意。为首的内阁首辅方从哲,神情恭敬,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乃天命所向,万民所归,继承大统乃天下之幸,臣等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他官员也是纷纷附和:“愿为陛下效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朱由校微微抬手,说道:“众爱卿平身。”

百官谢恩起身,依旧垂首而立,不敢直视龙颜。

朱由校目光扫视全场,也没有人看他,看了看桌案上的字,才缓缓说道:“朕初承大统,当以天下为己任,现我大明内忧外患,诸事百废待兴,望众爱卿与朕同心同德,共创大明盛世。”

“陛下圣明!”百官再次高呼。接着朱由校又任命了叶向高为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加少保,进内阁为次辅。

这条任命瞬间便让东林党人士气大振,虽然,不是内阁首辅,但是现在整个内阁里,已经有了两个东林党人,分别是叶向高和刘一暻,韩爌一般不被认为是东林党核心人物,但韩爌与东林党关系较为密切。

朱国祚不属于东林党,他在政治上较为中立,未深度卷入党争,所以这么算下来,东林党已占据内阁五分之三的席位,只要可以团结起来,那自然是大权在握。

这让他们如何不高兴。除此之外朱由校将泰昌朝没补齐的官员补了大半,徐天爵推荐的人基本都是榜上有名。

如此一来,到底是谁喜谁悲,还真不一定。

办完这件事,大明在京师的官员还有两天假,过了正月初三,才开始正常点卯上职。

徐天爵在京还挂了个右副都御史的职,没事去督察院看看,现在的督察院可谓是东林党人一家独大,左、右都御史都是东林党的人,这两位御史可不是巡按御史那种七品御史,而是真真正正的正二品,品级高,权力大。

徐天爵挂的这个职位还是他们的下属,不过偶尔去给他们添添堵,也是乐趣所在,反正不能让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被东林党人所垄断。

等到徐天爵去辽东,还要在督察院里安排几个自己人,免得到时候在这一块说不上话。

接下来,徐天爵一边管着海禁的事,一边督促着农事,忙的倒是不可开交,一直到二月,京城的事处理的都差不多,徐天爵准备前往辽东,毕竟对付后金才是正事,新军训练的差不多了。

也该是时候拉出去看看成果了,毕竟花这么多钱,不少人对此都是颇有微词,这也就是朱由校,要是换成朱由检,新军还真不一定能维持得住现状。

军费起码要减一半。

于是挑了个日子,徐天爵就进宫面圣了,毕竟他去辽东可要带走三万新军,没有皇帝的旨意,他要是敢私自调兵,那就真成了造反了。

紫禁城乾清宫内,朱由校正精雕细琢,他手里的木头小人,而徐天爵则站在下方,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这一次,朱由校却一反常态,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样子,把手里的木雕小人也放了起来,郑重的开口道:“徐爱卿,朕深知你心系辽东,但如今局势复杂,朕还需你在京师多留些时日。”

徐天爵有些懵,朱由校虽然不烦自己,但也绝对不依赖自己,没必要把自己留在身边。

而且自己做事一向隐蔽,以朱由校的脑子不应该发现什么,这一刻,徐天爵在脑海里想了很多种可能,连应对的方法都想了几个。

不过表面上徐天爵还是拱手说道:“陛下,辽东事务繁多,臣怕长久滞留京师,会耽误那边的防务啊,而且后金努尔哈赤频频异动,不得不防。”

朱由校见徐天爵要拒绝,便站起身,走下台阶说道:“爱卿,梁东那边的情况还是可以控制的,朕需要你与内阁六部一同商议应对之策。”

徐天爵眉头紧皱:“陛下,可臣在京师,辽东那边若有突发状况,恐难以及时处置。”

皇帝拍了拍徐天爵的肩膀:“爱卿莫忧,朕已命人快马加鞭传递旨令,辽东有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再加上后金并没有大的调动,你就不用担心了。”

朱由校一提熊廷弼,徐天爵还以为是东林党人在其中扰乱,但仔细想了想,这熊廷弼是楚党骨干,和东林党完全不对付,公民党没理由帮他,而且楚党与东林党存在诸多矛盾和斗争。

所以这一条也被他否认了,想不到原因的徐天爵见状也无可奈何只能微微低头:“陛下如此看重臣,臣定当竭尽全力。”

其实徐天爵完全是想多了,朱由校把他离在京师完全是为了应付东林党人,毕竟他们整天耽误朱由校,全国地方大事,他躲不了,但辽东的战事,他躲得了。

之所以把徐天觉这个辽东巡抚留下来,就是为了让他去应付,那些问辽东之事的大臣,免得他们耽误自己的进度。

朱由校看出了徐天觉得疑惑又解惑道:“朕知道你想带着新军去辽东建功立业,努尔哈赤一旦发兵,我立马让你去辽东指挥大军。还有,朝廷内部对辽东官员的人事变动,朕也希望你能给出中肯的意见,确保选派的官员能胜任其职,稳固辽东局势。”

徐天爵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谨慎举荐。”

朱由校重新回到龙椅上,说道:“爱卿,朕知你忧心辽东,所以朕给你便宜行事之权,你暂且留下,先和内阁六部协调一下,辽东的军械物资后勤补给。”

徐天爵跪地行礼:“臣遵旨,愿为陛下分忧。”

“行,没事儿,你就先退下吧!”

“是,臣告退。”

徐天爵带着疑惑缓缓退出乾清宫,不过他还是给一旁站着的客氏使了个眼神。客氏倒也心领神会。

寻了个由头,便出了乾清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36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