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1章 百姓苦

书名: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可事实却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他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集市。说是集市,却十分冷清,摊位上的货物寥寥无几,卖东西的人也是一脸愁容。

京师周边的百姓家里都有点余粮,只要地主不施加压力,一个荒年,还是能撑得下去的,实在不行去山上打打猎,去地里挖野菜,勉强能熬过这个冬天。

所以并没有形成流民,而且中国人自古就有有恋家情怀,就连死都是落叶归根,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家而走,毕竟一旦流亡,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时一个卖菜的小贩唉声叹气地说道:“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菜价跌得厉害,卖出去的钱还不够买种子的,明年可怎么办啊?”

旁边一个卖布的摊主也跟着抱怨:“是啊,大家都没钱,谁还买布做新衣服啊,我这摊子都快撑不下去了。”

“家里就指望着这点布买粮食,吃饭呢!可现在布卖不出去,家里的孩子都饿了一天了,再这样下去是要死人的。”

朱由校看着这一切,听着百姓的抱怨,心中满是沉重。他想起了自己在宫中的生活,每餐都是山珍海味,绫罗绸缎更是数不胜数,而宫外的百姓们却连温饱都成问题。

不过他倒没有想改变自己生活条件的想法,只是把罪责加到了当地官府身上,按理来说像这样的大灾之年,官府理应施粥赈灾,保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不然官府设立的粮仓用来干什么用?难道是给他们中饱私囊的吗?

朱由校越想越气,这位新帝的怒火即将席卷顺天府地方官场,此次出巡就连朝廷里的一些官员也很难幸免于难。

走着走着,朱由校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书生正坐在街边,面前摆着一张纸和一支笔,纸上写着几行字:“天灾连连,民不聊生,恳请官府开仓放粮,救救百姓。”

书生一脸悲愤,对着路过的人说:“各位乡亲,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我们要向官府请愿,让他们救救我们!”周围的百姓们纷纷点头,却又面露无奈之色,有人小声说:“我们去了又有什么用,官府会管我们的死活吗?”

“刘先生,别做这些无用功了,官府根本就不会管我们的死活,都多少天了,要管早就管了。”

“对呀,刘先生,你还有大好的前途,没必要在这里耗着,还是可以去科考吧!. . . . . .”

听着周边百姓的劝说,让书生却是毫不动摇,即便明年初便是科举,但他丝毫不在意,圣贤书上所说,为官当为民做主,若不能为民请愿,又如何做得了清官。

周边百姓见状,也是纷纷摇头,只希望好人有好福。

朱由校见状走上前去,问道:“你觉得官府会听你的请愿吗?”书生抬起头,看着朱由校,眼中满是希望与坚定:“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要试一试。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官府本就应该为百姓做主。如果连我们的声音都听不到,那这天下还有什么希望?”

朱由校心中一动,他没想到,一个普通的书生竟有如此见识,竟不比朝中大臣差。但朱由校却不知道,那个初入官场的人不是雄心壮志,不是为民请愿做个好官,可是官场上诱惑太多,又有几人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只能说一旦得了权势,再想保持初心,真的是太难了,非大毅力者不可。

朱由校对着那书生保证道:“你放心,你的话我一定会带到,官府不会不管百姓的死活。”

那书生见状连忙就想问朱由校是什么人?

骆思恭在一旁,哪能让朱由校皇帝的身份暴露,立马上前亮出锦衣卫的牌子,那书生一见是锦衣卫也不再言语,毕竟锦衣卫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所以也不必再追问。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朱由校带着满心的感慨和沉重的心情,踏上了回宫的路。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们那一张张凄惨的面容和无助的眼神。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朱由校神色凝重地踏入紫禁城,刚刚结束城郊微服私访的他,心中满是对百姓困苦的忧虑。回宫后,他一刻也未曾耽搁,立即下诏召集朝中大臣,于乾清宫紧急商议救灾与减轻百姓赋税的紧迫事宜。

待大臣们齐聚一堂,朱由校已经端坐在龙椅之上,扫视着殿下众人,眼中满是痛惜与决然,缓缓开口道:“朕此次微服前往城郊,所见所闻,实在令人痛心疾首。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诸多人家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朕身为一国之君,却让百姓们遭受如此苦难,实乃有愧于天下万民呐!”

大臣们听闻此言,纷纷面露震惊之色,面面相觑。内阁首辅方从哲率先出列,跪地说道:“陛下心怀万民,实乃我朝之幸,天下之幸。然如今灾荒严峻,救灾与减税之举,还需从长计议,斟酌而行啊。”

对于外面的天灾人祸,方从哲是有所耳闻的,但是现在大明的财政也不容乐观,救助百姓,那是理所应当,但要是减少朝廷税收,则是万万不能。

朱由校眉头微皱,语气坚定地回应道:“还计议什么?百姓已然身处水火,此刻不救,更待何时?朕意已决,从今往后,务必加大救灾力度,京城各地府衙即刻开仓放粮,以解百姓燃眉之急,朕会让锦衣卫、东厂严格监管,若有赈灾不利者杀无赦。”

“再者,各地赋税,该减免的必须减免,绝不能让百姓在灾年还要承受沉重的负担。”

此话一出,众臣都是面面相觑,皇帝关心百姓是好事,可也不能不管朝廷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91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