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1章 红丸案结

书名: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作者:顾兴瑶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只不过军队中的火铳兵占比较高,已经不是普通的步兵了,而是以远程打击为主要力量的新型步兵。

徐天爵带着韩勇,孙毅步入大营,迎面便是步兵方阵,他们步伐整齐,盾牌手在前,长枪兵在后,紧密相连,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北方人的身形更加高大,配合上盔甲的确唬人,就是不知道实战行不行了?这个时候要是有山匪或者是农民起义军,让他们练练手最好不过。

而整座军营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火铳兵。他们身着轻便的护甲,手持崭新的火铳,眼神专注而坚毅。随着将官的一声令下,火铳兵迅速列队,动作整齐划一。

“预备!”口令传出,火铳兵们熟练地操作着燧发火铳,抬枪瞄准一气呵成。

“放!”刹那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密集的枪声如同爆豆一般响起。强大的火力让整个训练场都为之震动,展现出了这支新军的独特之处。

而一旁的弓弩手们也毫不逊色,拉弦放箭,箭雨遮天蔽日,准确地射向目标。

弓弩的射速要比火铳快得多,尤其是连弩,不过距离较远,但正好可以弥补火铳装填所带来的时间空隙,无缝衔接形成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至于弓箭手,在这支新军里,却很少能看到,毕竟弓箭手训练成本极高,而且短时间之内无法看到成效,所以徐天爵只保留了少部分的弓箭手,其他的都以弓弩来代替。

但是保留的这一部分弓箭手也有千余人,足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你们之前都了解过新军有三万人,其中配属火枪兵一万人,骑兵2500人,其余人是步兵分为三个卫,每个卫和之前的人数一样,都是5600人,不过这其中也有不少火铳兵,毕竟咱们是一支新军,装备上和之前必定是有所不同的。”

“来人给我拿几把燧发火铳过来。”

“是。”一个百户带着给他们三人分别递上了一把燧发火铳。

“这就是我们新军装备的新式火器燧发火铳,这种火铳和之前的火铳有很大的区别,采用打火石点燃,而且装填速度要比之前的火铳快将近一倍。”

“不过现在生产的数量还比较少,仅供新军使用,别的军队暂时还没有装配,你们可以熟悉熟悉,这可是新军的大杀器。”

“好,有了这把火铳,将士们警戒时也可以使用火铳了,之前采用火绳点燃的火铳,点燃后必须击发,根本就起不到警戒的作用,可要是不点燃,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再去点燃,就来不及了。”

“但这燧发火铳却可以直接扣动扳机,节省了不少时间,甚至还能起到预警的作用,绝对是好东西。”

“砰、砰、砰!”几声枪响过后,韩勇和孙毅都被惊得有些说不出话来,这燧发火铳的射程以及精准度都远远高于之前的鸟铳。

“怎么样?性能不错吧!”

“很好。”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只用了两个最朴实的字。

接着徐天爵又带他们逛了逛整座军营,最后便是职位安排了,由于是平级借调,所以他们到新军后的职位依旧是指挥使和指挥同知,区别只是从普通部队调到了王牌部队。

但差距可想而知。

处理完他们两人的事,徐天爵这两天过的倒是滋润,毕竟花花世界迷人眼,要不是在南京的时候见过秦淮河,他恐怕会真的深陷其中,但是有繁华之地,必然就有贫瘠之地。

京师的人间惨象也在时刻刺激着他,骨瘦如柴的乞丐、耀武扬威的无赖、欺男霸女的恶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

所以结束短暂的享乐之后,徐天爵继续励精图治,而此时的大明朝堂上,正在对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做最后的结尾。

最先发难的便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孙慎行,接着是左都御史邹元标,以及众多言官纷纷弹劾崔、李二人用药、进药错误之罪。

其中御史王安舜认为:“先帝的脉象雄壮浮大,这是三焦有火在涌动,面部和嘴唇呈现紫赤色,满脸都是升起来的火气,吃粥的时候也很烦躁。这是整个腹部都有火结,应当用清热的方法而不应当用补药助长火气。”

“太医院已经查明红丸,乃是女子的月经血,是阴中之阳,纯粹是火的精华,却把它投用于有虚火燥热病症的人身上,这完全是胡乱用药,先帝之死李克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的怒火,瞬间便吸引到了李可灼的身上,尤其是东林党人,他们支持了这么多年的先皇,登基不过一个月就驾崩了,整个东林党几十年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所以说李可灼万死难辞其咎,不死都不够东林党人泄愤的。的课跪在大殿之上的,李克灼、崔文升可谓是异常煎熬。

毕竟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想要他们两个人的小命,现在的李可灼也是悔不当初,

李可灼早已经是战战兢兢,脸色苍白,未等发问便已瘫软在地。

他这个样子,惹得一众文官嗤之以鼻。

东阁大学士刘一燝更是怒喝道:“李可灼,你竟敢进献不明药物,致使圣上驾崩,该当何罪!”

他应该算是东林党内火最大的人,毕竟他多年来在先皇朱常洛的身上,好不容易熬到了万历帝离世 ,眼见好日子就来了,可还没过一个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任谁能不糟心?

李可灼颤抖着声音辩解道:“下官……下官也是为圣上治病心切,绝对没有加害之心,未曾料到会. . . . . .。”

“住口!”御史王安舜立马打断他,“你这奸佞小人,分明是心怀叵测,谋害圣上!”

“就是,如今还敢狡辩,按我大明律法你这是谋逆的大罪。犯此罪者,共谋者不论首犯还是从犯,一律凌迟处死,亲属及其同居之人也一律处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0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