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31章 并州难民入幽州,柳林展宏图!

书名: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0:10

在这深秋的时节,幽州大地一片别样景致。

高远湛蓝的天空中,丝丝缕缕的白云如轻纱飘浮,偶尔有雄鹰展翅翱翔,划破这片宁静苍穹。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山上树木渐染秋意,红似火、黄如金,交织成斑斓画卷。

然而,此时的幽州城却热闹非凡,与这宁静秋景形成鲜明对比。

大街上,人流如潮,喧闹声、呼喊声交织。

从并州而来的流民,似源源不断的洪流,涌入这座城市。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神中却带着对新生活的期待。

柳林的麾下府邸早已全员行动。

除坚守边境的兵士,其余都奔走在大街小巷。

他们身着整齐铠甲,手持长枪,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在熙攘人群中努力维持秩序。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按顺序进城!”

一个年轻士兵大声呼喊,声音在嘈杂中略显沙哑,却仍坚持不懈。他满脸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衣领。在他指挥下,原本混乱的人群逐渐有序。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破旧拐杖,脚步蹒跚。

他身后跟着衣衫破旧的家人,孩子们紧紧拉着大人衣角,眼神满是恐惧与迷茫。年轻士兵见状,立刻快步上前,扶住老者胳膊,轻声说:

“老人家,您慢点儿走,别着急。我们会照顾好你们的。”

老者抬起头,感激地看着士兵,嘴唇颤抖,却说不出话,眼中闪烁着泪光。

幽州本地百姓并未为难这些远道而来的流民。

许多本地人也曾历经颠沛流离,深知无家可归、四处漂泊的痛苦。

一位中年妇人,见一个流民小孩饿得面黄肌瘦,忍不住从家里拿出几个馒头递给孩子。孩子母亲眼中满是感激,扑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

“恩人呐,您的大恩大德,我们一家没齿难忘!”

中年妇人连忙扶起她,说道:

“快别这样,大家都是受苦人,互相帮衬着点儿。”

可不要小看了这一个好态度。

也不要小看了这几个馒头。

如果按照正常来说,这种大型兵灾,这平民百姓的命就会贱如鹅毛,百姓们成群结队的背井离乡变成流民,一口袋糙米换一个大姑娘,几个馒头就能换上一条命,一锅稀粥就能引得一群流民拼命争夺。

这些事情都是极其常见的,而且很多黑心人会在这流民逃难的路上,掠夺青壮,年轻女子,甚至孩童。

每到这个时候,这洛阳城中以及其他大晋朝富裕的地方,都会出现很多被贩卖的菜人,四肢嫩肉多少钱,心肝内脏多少钱?那都是明码标价。

甚至有些流民活不起了,自卖自身,只求让家人活下去,如此惨状,当真是比比皆是。

而且这些并州百姓来到幽州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被本地人欺负的准备,他们甚至在大姑娘的脸上抹上了黑灰,在自家女人的脸上也抹上了粪便,就是怕被本地人看中巧取豪夺了去。

可是如今他们不仅没有被本地人欺负,反而百般受到照顾,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感动?这怎么能不让他们感恩戴德呢?

如此巨大的恩惠,全都被并州的这些流民们算在了柳林的身上。

毕竟那一个个安民告示就在城墙边上贴着。

所以柳林的威望,在并州百姓们的心中,开始变得极其神圣!

又过了几天。

城外,大片荒地等待开垦,毕竟这幽州是四战之地,人口和土地远远是不对等的。

当地衙门忙碌起来,官员带着地尺穿梭在荒地上,为百姓仔细划分耕地,每一块土地都被精准测量、标记。

“这块地就分给你们家了,从这里到那边那棵大树,都是你们的。”

一位衙门官员指着一片荒地,对面前的流民家庭说道。这家人闻言,眼中顿时闪烁惊喜光芒。男人紧紧握住官员的手,激动地说:

“大人,太感谢您了!我们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以后再也不用四处漂泊了。”

此时,柳林的安排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大量耕牛从幽州外围草原被驱赶而来,哞哞叫声此起彼伏。

这些耕牛身强体壮,是开垦荒地的得力助手。

库房中的农具也源源不断运出,分发到百姓手中。锄头、铲子、犁耙等农具,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

一位年轻小伙子领到一头耕牛和一套农具。他兴奋地围着耕牛转了好几圈,轻轻抚摸牛的额头,嘴里喃喃自语:

“好家伙,这牛真大,只是可惜,是只公牛,但也好,以后就靠你和我一起干活了。”

旁边一位老农笑着对他说:

“小伙子,这可是你翻身的机会啊,你这牛这么大,骑一次别人家的母牛,你还能分一只小牛犊,何乐而不为呢?”

那小伙子恍然大悟,而那老农则是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好好干,以后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小伙子伸手摸了摸那老牛巨大的牛角,眼中充满干劲。

为尽快开垦荒地,农民们开始放火烧荒。

远处荒地上,火光冲天,滚滚浓烟腾空而起,如黑色蘑菇云。

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杂草和灌木被烧得噼啪作响。

农民们站在一旁,看着火势蔓延,心中满是希望。

“大家加把劲啊,烧完这片地,咱们就能种上庄稼了!”

“咱们要记住差官大人的话,各家农田的四周,都要种上树苗,否则的话一场大风过来,咱们的庄稼就全被糟蹋了,而且种了树苗好区分!”

一位中年男子挥舞着手中镰刀,大声喊道。

他脸上被火光照得通红,汗水不停地流。

“放心吧,头人!”

“这地是咱自己的!咱肯定把它看得比咱自己的命还金贵!”

“对对对!大家有屎尿就来我家的地里!”

“呵忒……想得美!”

大家的笑闹声此起彼伏,在他们头人的带领下,其他农民纷纷响应,号子声此起彼伏。

“嘿哟嘿哟,加油干呐!”

“为了好日子,拼了!”

号子声在空旷荒地上回荡,充满力量与激情。

火势渐弱,农民们拿着农具走进被烧过的土地开始翻耕。

泥土被翻开,散发出清新气息。

在这片忙碌景象中,有个七八岁的小女孩。

她穿着破旧棉袄,头发有些凌乱,眼神却十分明亮。

她站在一旁,看着大人们忙碌,心中充满好奇。

突然,她看到地上有颗小小的种子,便捡起来,拿在手中仔细端详。

“娘亲,这是什么种子呀?”

小女孩跑到母亲身边问道。母亲停下手中活,看了看种子,微笑着说:

“这是小麦种子,等咱们把地开垦好了,把它种下去,到明年夏天,就能收获好多小麦,到时候咱们就有白面吃了。”

小女孩眼中闪烁兴奋光芒:

“真的吗?妈妈,那我也要帮忙种。”

母亲摸了摸她的头,说:

“好,咱们一起种。”

对于这些从并州来的流民而言,这一切宛如一场梦。

他们曾在并州过着艰苦生活,为一口饭食拼命劳作,却仍难以温饱。

如今来到幽州,不仅有了自己的土地,还有耕牛和农具,更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一位老人坐在一旁,看着忙碌的人们,眼中满是感慨。

他想起在并州的日子,每年辛苦种地,收获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交给地主,一家人常常饿着肚子。

而现在,柳林刺史承诺,三年之后,这些土地就完全属于他们,而且每年只需交四成赋税。

在他看来,柳林就像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仙。

“柳刺史真是大好人呐!”

老人忍不住对旁边的人说道,

“咱们这些穷苦人,终于有了盼头。”

旁边的人纷纷点头赞同。

在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上,人们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知道,虽然眼前生活依然艰苦,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随着时间推移,荒地逐渐被开垦,一块块整齐的田地出现在眼前。农民们在田地里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来年丰收。

而在幽州城的另一处,柳林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这一切。

他看着大量难民如潮水般持续涌入,看着百姓们在荒地上充满干劲地劳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这个时代,人口就是一切,是发展的根本。

这些源源不断涌入的并州难民,不仅极大地充实了幽州的人口,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更是给琅琊王氏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曾经,琅琊王氏在幽州苦心经营,留下了不少势力根基,而如今大量难民的涌入,将其原本的势力基础大幅稀释。

想到这,柳林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自信。

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要让幽州真正繁荣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他相信,只要有这些勤劳善良的百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幽州的未来,就在我手中。”

柳林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信心。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拂动着他的衣袂,仿佛也在诉说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的辉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60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