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章 镇北王

书名: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0:10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年的时间过去了。

北风裹挟着雪粒子掠过镇北王府的飞檐,柳林却在暖阁中褪去厚重的貂裘,换上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

铜镜里,他将束发的玉冠换成褪色的布巾,眉骨处那道未愈的伤疤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倒与寻常猎户无异。

推开雕花木门,寒风扑面而来,他望着远处那座新落成的“镇北新城”,金瞳中闪过一丝期待——这一年,他虽掌控全局,却鲜少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今日,他要亲眼看看这一年来的成果。

沿着青石官道走出王府,柳林很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新城的街道宽阔平整,两侧商铺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忽然,一阵孩童的欢笑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循声望去,街角处,几个孩子正围着一个铁制的“怪玩意儿”嬉戏。那是个圆柱形的铁桶,上方连着一根长长的木柄,桶身布满细密的小孔。

“这是啥呀?”柳林凑过去,笑着问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小男孩仰起红扑扑的小脸,骄傲地说:“大叔,这是‘洒水车’!是血海工匠和咱们人族工匠一起鼓捣出来的!每天清晨,官府的人就会推着它在街道上走,水从这些小孔里洒出来,能把街道冲得干干净净,再也不会扬起那么多灰尘啦!”说着,小男孩还伸手摸了摸铁桶,眼神中满是喜爱。

这时,一位卖菜的老汉接过话茬:“可不是嘛!以前这街道,一到刮风天,眼睛都睁不开,卖的菜上面全是土。现在好了,有了这‘洒水车’,咱这生意都好做了不少!而且啊,听说这铁桶是用新法炼制的铁,比以前的铁坚固多了,能用好多年呢!”

柳林点点头,继续往前走。不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他信步走进一条巷子,只见一间工坊门前,几个工匠正在忙碌地组装着什么。

工坊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新式织布机坊”。柳林驻足观看,只见一台巨大的木制机器上,数根木梭飞速穿梭,几个女工坐在机器旁,手脚并用,控制着机器的运转,一匹匹色彩鲜艳的布料不断从机器上产出,速度比传统的手工织布快了数倍。

“这位大哥,瞅啥呢?”一个年轻的工匠擦了把汗,笑着问道。

“这织布机倒是新奇,比我见过的都快。”柳林说道。

工匠顿时来了兴致:“这可是血海工匠和咱们人族的老织匠一起琢磨出来的!以前织布,全靠手工,一天也织不了几尺布。现在有了这新式织布机,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而且,它织出来的布,纹路更均匀,花色也更多。现在城里的布庄都抢着要我们的布呢!”

柳林又问:“那女工们用这机器,上手难不难?”

“刚开始是有点难,不过工坊会专门教。学会了之后,比手工织布轻松多了!你看那些女工,以前一天到晚织布,手指都磨出厚厚的茧子。现在用这机器,还能按时回家照顾孩子呢!”工匠说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离开织布机坊,柳林来到了城中心的集市。集市上人头攒动,各种货物琳琅满目。突然,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柳林寻着香味走去,只见一个摊位前围满了人,摊主正将一种金黄色的圆形面饼从一个铁制的烤炉中取出。

“这是啥好吃的?”柳林挤进去问道。

一位大妈热情地介绍道:“小伙子,这是‘烤饼’!用的是新法子烤的。以前烤饼,都是用土灶,火候不好掌握,经常烤焦。现在好了,有了这铁烤炉,火候均匀,烤出来的饼又香又脆!而且啊,这烤炉一次能烤好多饼,摊主的生意比以前红火多了!”

摊主一边给顾客递烤饼,一边笑着说:“可不是嘛!这铁烤炉是照着血海那边的炉子样式,咱们人族工匠又改良了一下。现在不仅能烤饼,还能烤肉、烤红薯,可好用了!我这生意好了,收入也多了,前几天刚给孩子买了新衣裳呢!”

柳林尝了一口烤饼,外酥里嫩,确实美味。他继续在集市中闲逛,发现不少摊位都用上了新奇的工具。有的小贩用带轮子的木制推车售卖货物,省力又方便;有的酒楼用新式的铜制炊具炒菜,油烟少了,菜的味道也更香了。

日头渐西,柳林走到了新城的边缘。这里有一片农田,农田里,几个农民正在使用一种新式的农具耕地。那农具由一头牛拉动,下方是一个铁制的犁铧,比传统的木犁更锋利,耕地的效率也更高。

“老哥,这农具好使不?”柳林向一位农民问道。

农民直起腰,擦了擦汗,笑道:“好使!太好使了!这是官府推广的新式铁犁,犁地又快又深。以前用木犁,一天只能犁半亩地,现在用这铁犁,一天能犁两亩多地!而且,这铁犁的零件坏了,还能拿到城里的铁匠铺去修,方便得很!今年这地耕得好,收成肯定差不了!”

另一个农民接口道:“是啊!多亏了王爷和那些工匠,想出这么多好法子。现在咱们农民种地轻松了,粮食产量也高了。听说城里的粮店收粮的价格也比以前高了,咱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啦!”

柳林听着农民们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夕阳的余晖洒在新城的城墙上,将整个城池染成一片金黄。

看着眼前安居乐业的百姓,他觉得这一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新城的一砖一瓦,这百姓生活的一点一滴改变,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而他,作为镇北王,也将继续守护这片土地,让这片土地成为他争夺天下的根基!

暮色将新城的青石板染成琥珀色时,两道倩影自街角的糖画摊转出。胡清婉的月白襦裙沾着零星糖霜,手中攥着栩栩如生的凤凰糖画,发间柳形银饰随着步伐轻颤;曾明玥一袭茜色劲装,腰间短剑穗子扫过摊铺的竹帘,惊得卖面人手中的面团险些坠落。

“柳公子!”曾明玥眼尖,远远望见前方裹着灰布披风的身影,扬声呼喊时折扇已“唰”地展开,扇面上新题的《镇北赋》墨迹未干。胡清婉下意识捏紧糖画木签,凤凰的尾羽在她掌心碎成晶莹的糖屑。

柳林转身时,金瞳在暮色中微微发亮。他看着二女因疾走而泛红的脸颊,想起去年开府宴上献宝的模样——那时胡清婉捧着青铜残片的手在发抖,曾明玥割开红绸的指甲涂着鲜艳的丹蔻。此刻她们身后,糖画摊的老师傅正往铜锅里添着新熬的麦芽糖,甜香混着冬日的寒气扑面而来。

“二位小姐这是……”柳林话音未落,胡清婉已福身行礼,袖中滑落一卷泛黄的古籍残页。她慌乱去捡,耳尖比糖画的糖丝还要红:“前日在藏书阁翻到西域占星术,发现与王爷您的……”“巧了!”曾明玥抢步上前,靴跟碾碎路边薄冰,“我刚从锻造司出来,新试的陨铁剑胚,正想请王爷指点!”

街边包子铺的蒸笼适时揭开,白雾升腾间,柳林瞥见二女藏在广袖里的手——胡清婉指尖沾着墨渍,显然是抄录古籍所致;曾明玥虎口处有新鲜的烫伤,应是锻造时留下的痕迹。他忽然想起这一年来,胡清婉在藏书阁整理出的古卷堆满三间库房,曾明玥则跟着老匠人改良了七种兵器锻造工艺。

“既然如此,”柳林抬手虚扶,暗金色咒纹在袖口若隐若现,“前面茶楼的云雾茶不错,可否请二位共饮?”二女对视一眼,胡清婉的糖画突然坠地,在石板上摔出细碎的金光;曾明玥的折扇“啪”地合上,惊飞了屋檐下啄食糖渣的麻雀。

茶楼二楼临窗的雅座,小二刚端上冒着热气的茶盏,曾明玥已迫不及待展开羊皮图纸。烛火摇曳间,剑胚的设计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改良批注,连剑柄缠绳的纹路都画得细致入微。胡清婉则小心翼翼展开古籍残页,纤长手指点着某处楔形文字:“这里记载的星辰共鸣之术,或许能与王爷的幽蓝晶体……”

楼下街道传来孩童的嬉笑,几个少年举着新式竹蜻蜓奔跑。柳林望着窗外,想起白日里见到的洒水车、织布机,还有田间的铁犁。当他收回目光时,正撞见二女专注的眼神——胡清婉睫毛轻颤,将古籍上的批注逐字念出;曾明玥握着茶盏的手微微用力,茶水在杯中荡出细小的涟漪。

“这一年,辛苦二位了。”柳林突然开口,端起茶盏轻抿。茶汤的苦涩在舌尖散开时,他看见胡清婉的耳坠轻轻摇晃,曾明玥的耳垂瞬间染上绯色。窗外夜色渐深,新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宛如坠落人间的星河,将三人的身影映在雕花窗棂上,勾勒出一幅别样的画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51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