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81章 朝堂上的斗争!

书名: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0:10

晨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为巍峨的金銮殿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殿内,数十盏鎏金宫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与晨光相互交织。缭绕的檀香弥漫在空气中,给这庄严肃穆的朝堂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氛围。

随着一声尖锐悠长的“皇上驾到”,文武百官整齐划一地跪地,洪亮的“万岁”声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龙椅之上,皇帝身着华丽的明黄龙袍,金丝绣就的巨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

皇帝面容冷峻,深邃的目光宛如寒星,不动声色地扫视着殿下群臣,举手投足间尽显威严。

朝会伊始,臣子们依次启奏了些诸如各地税赋、河道修缮之类的琐碎事务。很快,话题便转到了并州事宜上。

皇帝微微前倾身子,目光仿若探照灯般,缓缓扫过群臣,开口问道:

“这并州如今变成什么样子了?派出去的陈宏,送回来的消息是怎么说的?”

实际上,皇帝对陈宏送回的消息早已了如指掌,他这么发问,不过是想借群臣之口,试探各方态度,毕竟,从朝廷府库中拿出大量钱财去填补并州这个无底洞,并非他所愿。

周明远眼珠子滴溜一转,像一只嗅到血腥的秃鹫,瞬间捕捉到了皇帝的意图。

他连忙出列,动作夸张地行了个大礼,袍袖在空气中划过一道弧线。

直起身子后,他清了清嗓子,刻意用沉痛的语气说道:

“陛下,如今的并州,已然沦为人间炼狱!各地乱匪草寇如蚁群般肆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疫病更是如洪水猛兽,肆意横行。穷苦百姓一旦染上疫病,便会变得嗜血疯狂,如同野兽一般,见人就咬、见人就吃。街头巷尾,尸骸遍地,哀嚎声不绝于耳!”

满朝大臣听闻,顿时一片哗然。有的大臣眉头拧成了“川”字,脸上写满悲戚;有的大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眼神中透露出不安;还有的大臣故作镇定,双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朝笏。

周明远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语气中带着浓浓的阴阳怪气:

“陛下,并州落到这般田地,罪魁祸首究竟是谁?正是并州的官员,以及两大世家和众多乡绅土豪!他们平日里享受着朝廷优厚的俸禄,住着豪华的宅邸,吃着山珍海味。可到了国家危难之际,却贪生怕死,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财产,像丧家之犬般逃之夭夭,将并州的百姓拱手让给外族肆意践踏,让那些无辜的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生,实在罪不可恕!”

朝堂上的官员们个个都是人精,瞬间便领会了周明远的意图——朝廷不想耗费过多财力重建并州,这是在找替罪羊呢。边关战事频繁,许多地方都因战火沦为赤地千里,若都要朝廷出资重建,国库迟早被掏空,而那些作壁上观的世家豪族却愈发富有,长此以往,这天下可就难以掌控了。

李源心领神会,立刻像被点燃的火药桶一样站了出来,用手指着公孙大人,声色俱厉地说:

“陛下,礼部尚书公孙大人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平日里总以圣人门徒自居,理应以身作则,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可并州公孙世家与他关系密切,在大战之际,竟举族逃往幽州,将祖宗的基业和百姓的安危抛诸脑后。此举不仅辜负了朝廷的信任,更是天下士大夫的耻辱,让我等忠臣良将蒙羞!”

公孙大人闻言,不慌不忙,脸上依旧挂着淡定的神色,眼皮都未曾抬一下。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声音不高却透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李大人,你这番话真是荒谬至极!你同样饱读诗书,熟知圣贤之道,既然如此,当时为何不披坚执锐,纵马横刀奔赴边关,与那些外族人一决高下,保家卫国?反而躲在这朝堂之上,对我公孙家横加指责,肆意抹黑!”

李源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如同被霜打的茄子,脖子上青筋暴起,结结巴巴地说: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如今讨论的是并州之乱,你却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分明是在为公孙家的怯懦行为开脱!”

公孙大人神色自若,冷冷一笑,笑声中满是嘲讽:

“到底是谁在强词夺理?李大人若有闲工夫在这儿对我公孙家指手画脚,不如多想想如何为朝廷排忧解难,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并州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像个跳梁小丑一样,只会在这里搬弄是非!”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激烈的言辞如同利箭般在朝堂上穿梭。李源气得浑身发抖,额头上青筋突突跳动,指着公孙大人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公孙老儿,你莫要狡辩!公孙家临阵脱逃,证据确凿,你休想抵赖!若不是你们自私自利,并州百姓何至于遭受如此劫难!”

公孙大人向前一步,目光如刀,毫不畏惧地直视李源:“李源,你血口喷人!公孙家世代忠良,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此次举族前往幽州,也是为了保存实力,等待时机,为收复并州做长远打算。你却在这里恶意揣测,颠倒黑白,究竟是何居心?”

其他大臣有的面露难色,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表态;有的则暗自观望,盘算着如何在这场纷争中明哲保身;还有的大臣试图上前劝解,却又被两人激烈的气势吓退。

龙椅上的皇帝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在他看来,朝堂上的这场争论,不过是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的博弈。

他希望世家之间相互制衡、消耗,却又绝不能让朝廷的钱财无端损耗。此刻,他只需作壁上观,待时机成熟,再出面定夺。这场闹剧,不过是他掌控朝堂的一场棋局罢了 。

就在李源与公孙康争得面红耳赤之时,右丞相范天增慢悠悠地迈了一步,稳稳地来到朝堂的中央。

他身形修长,一袭黑色蟒纹官袍随风微微摆动,腰间的白玉腰带在烛火映照下散发着温润的光。

整个朝堂瞬间寂静下来,大臣们的目光纷纷聚焦在他身上,像是在等待一场大戏的开场。

范天增先是微微侧头,目光缓缓扫过满脸冷静的公孙康——这位朝堂上的清流领袖。

他的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味,似嘲讽,又似得意。

紧接着,他拱手作揖,声音洪亮且沉稳:

“启奏陛下,既然公孙大人如此说,当时并州的公孙家逃往幽州是为了保存实力,给并州留下复兴的火苗。”

他故意顿了顿,抬眼望向龙椅上的皇帝,眼中满是恭顺,

“那如今,妖族和蛮族的大军已然歇战,刘凡的贼军也龟缩到草原深处。可只有并州的两大世家,依旧留在幽州。”

说到这儿,他转过身,直直地盯着公孙康,话锋一转:

“既然是为了并州留下重新站起来的根基,那这个时候战乱稍歇,两大世家是不是应该返回并州,重建并州,为朝廷分忧,为陛下效力?”

这话说得极为巧妙,前半部分是在向皇帝表忠心,后半部分则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刺向公孙康。

公孙康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原本淡定从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懊恼,就像一个精明的猎手突然发现自己掉进了别人的陷阱。

他心里暗叫不好,刚才辩论的时候只顾着逞口舌之快,没料到这一番话会带来如此棘手的后果。

此刻若公孙家不去重建并州,那之前的借口就成了谎言,坐实临阵脱逃的罪名,而这罪名一旦深究,便是杀头灭族的大罪。再者,若是拒绝,还能被治个欺君大罪,那可是要灭九族的。

可要是接下这重建并州的任务,以并州如今的惨状,家族的钱财就算全部砸进去,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激不起一点水花。

往后这朝廷清流一派,日子怕是要过得紧巴巴,连去酒楼吃顿烤肉都得掂量掂量。

此时,皇帝微微前倾身子,用看似温润的目光看向公孙康,轻声说道:

“公孙爱卿,范丞相所言,你意下如何啊?”

公孙康心中一凛,他看得真切,皇帝的眼神之中藏着一股凶光,若是不答应,怕是这朝堂之上就要血流成河。

但公孙康又怎会轻易认栽,只见他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脸上重新挂上了那副温和谦逊的笑容:

“回陛下的话,微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并州地域辽阔,历经战火与疫病,百废待兴,所需的官员、物资、钱粮不计其数,仅凭微臣一人之力,实在难以承担如此重任。”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余光扫了扫周明远、李源和范天增,

“方才说话的周大人、李大人,还有右丞相范大人,皆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他们对陛下忠心耿耿,又能力出众,想必也一定愿意为朝廷肝脑涂地。这重建并州的事宜,微臣实在需要几位大人的齐心努力、出谋划策,方能有望成功啊……”

公孙康这一招以退为进,巧妙地将难题抛了回去,一时间,朝堂上众人的目光又纷纷转向周明远等人 ,气氛再度紧张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801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