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作者:简明扼要的地稽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7章 釜底抽薪,民心为盾

书名: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作者:简明扼要的地稽星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4

第四十七章 釜底抽薪,民心为盾

种子市集刚热闹了两月,州城的粮价突然涨了三成。

消息传到李家村时,苏婉儿正在给新收的稻种称重,闻言手里的秤杆都晃了晃:“粮价涨得这么邪乎?前阵子还好好的,是不是丰裕号又在搞鬼?”

李阳刚从邻村回来,靴底还沾着泥。他皱着眉:“不止粮价,连农具、桐油这些春耕用品都在涨。刚才路过铁匠铺,王铁匠说,丰裕号垄断了州城的铁器货源,给他的进货价翻了一倍。”

这是要釜底抽薪。种子再好,没有农具翻地、没有桐油做防火布,春耕照样难进行。村民们聚在互助社的院子里,愁眉不展。

“要不……咱凑钱去外地买?”有个年轻媳妇小声说。

“难。”王大爷叹着气,“丰裕号的人把着各个路口,外地商队一进州境,就被他们拦着高价收购,根本运不到咱这儿来。”

李阳摸着下巴,忽然想起西域商队说过,他们有秘密通道能运货,只是路远难走,要翻三座山。他当即拍板:“我跟西域商队去趟关外,找那边的铁器商进货。你们留在村里,接着种种子,市集也别停——他们越想断咱的路,咱越要把路走宽。”

苏婉儿不放心:“关外乱得很,听说还有马匪……”

“没事。”李阳笑了笑,拍了拍腰间的刀,“商队的老马头走惯了那条路,有他在,安全着呢。再说,咱带的种子能当盘缠,关外的人也缺好种子,说不定还能换点稀罕农具回来。”

出发前一晚,李稷塞给李阳一个布包,里面是几颗晒干的土豆:“爷,这个能顶饿。”李阳摸了摸儿子的头,把布包塞进怀里。

去关外的路比想象中更险。山路陡峭,积雪没到膝盖,马匪果然来了两次,都被商队的护卫打退了。老马头指着远处的烽火台:“过了这道关,就是铁器产地了。那边的铁匠最实在,给的价公道,打出来的锄头能劈石头。”

在关外的铁器坊,李阳不仅订了大批农具,还真用“耐旱三号”土豆种换了件稀罕物——一台手摇式脱粒机,是个白胡子老外用齿轮做的,比人工脱粒快十倍。

“这东西能省多少力气啊!”李阳看得眼睛发亮,当即跟老外用十斤种子换了图纸,打算带回村让张木匠仿造。

可回程时,麻烦又来了。丰裕号不知怎么得了消息,竟联合了一批马匪,在必经之路设了埋伏。

“他们要的是铁器和种子,人可以让开,但货必须留下!”马匪头子举着刀,堵住了狭窄的山口。

西域商队的护卫握紧了兵器,李阳却拦住他们:“别急。”他从马背上卸下一袋土豆种,扔到马匪面前,“这是‘耐旱三号’,种在石缝里都能长。你们常年在山里讨生活,粮食肯定不宽裕,这些种子留给你们,够你们种几亩地了。”

马匪们愣住了。他们当马匪,说到底也是因为没地种、没饭吃。有个年轻马匪忍不住问:“这……真能长?”

“我李家村的人都能作证。”李阳指着远处的群山,“你们要是信我,就别帮丰裕号做事。他们卖假种子坑人,你们就算抢了农具,以后种不出粮食,照样得挨饿。”

马匪头子犹豫了。他听说过李家村的种子名声,看着那袋饱满的土豆种,咽了咽口水:“放他们过去。”

老马头冲李阳竖了竖大拇指:“李兄这招高!用种子化了干戈。”

回程时,李阳发现路上多了不少脚印,像是村民踩出来的。快到村口时,竟看到黑脸汉子带着十几个村民来接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锄头。

“你们咋来了?”李阳又惊又喜。

“苏姑娘说你这几日该回来了,怕路上再出事。”黑脸汉子咧嘴笑,“咱村的人,一个都不能少!”

院子里,苏婉儿正带着婆娘们用新运来的桐油浸布。见李阳回来了,她眼睛一亮,手里的布都掉在了盆里。李稷更是扑上来,抱着李阳的腿:“爷,你看俺们种的麦!”

地里的冬麦长势正好,绿油油的一片,比往年密了不少。张木匠拿着脱粒机的图纸,兴奋得满脸通红:“这玩意儿太神了!俺照着图打了个小的,真能脱粒!”

更让人高兴的是,周边村落听说李家村从关外运回了便宜农具,都派人来订购。李阳干脆让张木匠带着几个村民开了个“农具坊”,照着脱粒机的原理,又造出了简易播种器、浇水用的龙骨水车。

【触发“自主工坊”任务:建立村级农具坊、油料坊,实现生产自给,奖励“简易水力发电技术”(可驱动脱粒机)。】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李阳正站在刚建成的水车旁。水流推动着木轮,带动齿轮转动,脱粒机“咯吱咯吱”地转着,麦粒像金雨似的落进筐里。村民们围着看,笑得合不拢嘴。

州城里,丰裕号的胖掌柜气得摔了茶杯。刘通判阴沉着脸:“他们连农具都自己造了?看来得用最后一招了。”

他凑近胖掌柜,低声说了几句。胖掌柜的眼睛亮了,随即又有些犹豫:“这么做……会不会太险?要是被朝廷知道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刘通判冷笑,“等李家村垮了,这州城的粮食、种子、农具,全是咱们的天下。谁还会追究?”

他们没注意到,窗外有个小伙计正竖着耳朵听,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装种子的小布包——他是王铁匠的侄子,被派来丰裕号当伙计,早就看不惯他们的勾当。

小伙计趁人不注意,悄悄溜出丰裕号,往李家村的方向跑去。他知道,刘通判和胖掌柜说的“最后一招”,是想趁着春耕大忙,偷偷往李家村的水源里投东西——不是毒药,是能让庄稼疯长却不结果的“虚长散”。

夜色渐浓,李家村的水车还在转,灯火映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没人知道,一场更阴毒的算计正在逼近。但李阳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很踏实——他们有自己的种子,自己的农具,还有愿意守望相助的人心。这些,才是最坚实的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6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