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作者:简明扼要的地稽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5章 盐碱攻坚,草木生根

书名: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作者:简明扼要的地稽星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4

第五十五章 盐碱攻坚,草木生根

系统提示的“盐碱地”,在州城东南的滨海地带。那里一片白茫茫,土地泛着苦涩的盐霜,种啥死啥,当地农户只能靠打渔勉强糊口。

李阳带着王大爷和张木匠赶到时,正撞见几个农户蹲在海边叹气。见他们带着种子和农具,一个老农摇着头:“别费劲了,这地连野草都长不活,你们的金种子来了也没用。”

李阳没说话,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放在嘴里尝了尝——又咸又苦,盐分确实太高。系统升级后,解锁了“盐碱地改良三法”:引淡水洗盐、种耐盐先锋植物、施改良肥。他当即决定:“先开渠,把淡水引过来压盐。”

张木匠看着白茫茫的土地犯愁:“这地硬得像石头,锄头都挖不动,咋开渠?”

“用炸药。”李阳早有准备,“刘默从京城捎来的,说是开山用的,咱试试炸松土地。”

轰隆几声巨响,盐碱地被炸出一道道沟壑。村民们提着水桶往沟里灌淡水,水渗下去,带着盐分慢慢流进海里。李阳则带着人撒下第一批种子——不是粮食,是“碱蓬”,一种能在盐碱地扎根的野草,根系能吸收盐分,枯死后还能当肥料。

“这草能当粮?”老农们疑惑地看着李阳。

“不能,但它能让地变‘活’。”李阳指着种子袋,“等碱蓬长满了,咱再种‘耐盐大麦’,这麦种能在半盐碱地生长,收了能磨面,秸秆还能喂牛。”

可问题来了:淡水不够。海边的河流少,引一次水要走十几里路,农户们累得直不起腰。李阳看着海边的浪花,忽然有了主意——让张木匠做“风车提水机”,利用海风带动风车,把海水抽到沉淀池,再用草木灰过滤盐分,虽然不能直接浇地,但能补充淡水储备。

张木匠眼睛一亮:“这法子中!俺这就回去画图,让工坊的人连夜赶工!”

风车转起来那天,海边的农户们都来看稀奇。风一吹,巨大的木轮吱呀转动,海水顺着竹管流进沉淀池,过滤后的水虽然还有点咸,但用来浇碱蓬足够了。李阳站在风车下,看着碱蓬冒出的嫩芽,心里踏实了不少——这嫩芽,就是盐碱地的希望。

半个月后,碱蓬长满了沟壑,原本白茫茫的土地透出一点绿意。李阳让人割了一半碱蓬埋进土里当绿肥,另一半留着结种子,又撒下耐盐大麦种。

【检测到耐盐作物存活,解锁“海水稻培育技术”,可在轻度盐碱地种植,亩产可达三百斤。】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李阳正在给大麦苗浇水。他看着手里的海水稻种子,忽然想起刚穿越时,连一颗土豆种都当宝贝的日子。如今,他们竟能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种粮食了。

当地的老农捧着刚出土的大麦苗,老泪纵横:“活了……真活了……俺们祖祖辈辈盼着这地能长庄稼,今天总算盼到了!”

李阳把耐盐大麦的种植法子刻在木牌上,钉在海边的石头上,又留下两个村民当“技术指导”,才带着队伍回村。路过州城时,他特意去了趟丰裕号的旧址,那里已经改成了“种子监”,刘默正带着人核对各地送来的种子样本,墙上挂满了各地的粮产报表。

“李训导,你看这个!”刘默指着江南的报表,“海水稻刚送过去试种,那边的农户说,要是能成,能多养活两万人!”

李阳笑着点头,心里却清楚:盐碱地只是开始。系统的地图上,还有沙漠、冻土、石漠化地区等着他们去改造。但他不怕——碱蓬能在盐碱地扎根,种子能在石缝里发芽,人心能在绝境里开出花。

回到李家村,李稷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举着个沉甸甸的麦穗:“爷,咱家的冬麦熟了!张伯伯说,这穗子比去年的沉一倍!”

李阳接过麦穗,迎着夕阳举起来。麦粒饱满,泛着金红色的光,像一串串小太阳。他忽然明白,所谓“种子的旅程”,从来不是种子在走,而是人在走——带着种子,走向贫瘠的土地,走向荒芜的角落,让每一寸土地都长出希望。

【主线任务“种子的旅程”进度:35%。下一站——漠北冻土。】

系统的提示音混着晚风,轻轻掠过麦田。李阳握紧麦穗,转身走向互助社的院子——他要连夜整理盐碱地的改良经验,刻成木牌,让更多人知道:再难的地,只要肯用心,总有种子能生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110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