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作者:简明扼要的地稽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7章 粮种失窃,祸连七州

书名: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作者:简明扼要的地稽星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4

第五十七章 粮种失窃,祸连七州

漠北的种子刚扎下根,李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州城就传来了炸锅的消息——七州府联合上报,说从李家村引入的“耐盐大麦”种出了问题,麦穗里裹着的全是黑粉,磨不出面,还招来了成片的飞蝗,把地里的庄稼啃得只剩秸秆。

“不可能!”李阳捏着急报的纸角,指节发白,“耐盐大麦经过三次试种,抗虫性极好,怎么会招蝗灾?”

话音未落,刘默脸色惨白地闯进来,手里攥着半穗发黑的大麦:“李训导,这是从受灾最重的青风县取来的样本,你看……”

李阳掰开麦穗,里面果然是黑粉,还散发着一股霉味。他心头一沉——这不是他培育的耐盐大麦,籽粒形状、穗长都不对,分明是被人掉了包的假种!

“是丰裕号的余党!”苏婉儿气得发抖,“他们肯定是偷了咱的种子样本,仿造假种,再散播出去,想彻底毁了咱的名声!”

更糟的是,飞蝗灾已经蔓延开。青风县的县令上报朝廷,说“李家村的邪种引来了蝗灾”,请求朝廷下旨销毁所有从李家村流出的种子,还要治李阳“妖术惑众,祸乱农桑”的罪。

御史李大人的密信也到了,字里行间满是焦灼:“七州农户已闹至巡抚衙门,要求严惩你。我虽力保,但此事涉及七州灾情,朝廷压力极大,若三日之内查不出真相,恐难挽回。”

李阳知道,这是冲着“种子监”来的。一旦朝廷下令销毁种子,他多年的心血就会化为泡影,天下农户对良种的信任也会彻底崩塌。

“我去青风县!”李阳抓起药锄——这把跟着他跑遍南北的锄头上,刻着各地种子的纹路,是最好的“辨种凭证”,“必须找到假种的源头,还有蝗灾的真相。”

王大爷拦住他:“太危险了!青风县的农户恨你入骨,你这一去,怕是会被他们活活打死!”

“那就让他们打。”李阳眼神坚定,“只要能让他们看清假种的样子,只要能找到飞蝗的来路,打一顿算什么?”

他带上张木匠和三个熟悉种子的老农,快马加鞭赶往青风县。刚到县城外,就被手持农具的农户围住,石块、泥块像雨点般砸过来。

“骗子!还俺们的庄稼!”

“烧死他!烧死这用妖种的祸害!”

张木匠护在李阳身前,被石块砸中后背,闷哼一声。李阳却推开他,举起那把刻满纹路的锄头,大声喊道:“我知道你们恨我!但你们先看看,这是不是你们种的种子!”

他蹲下身,从怀里掏出真的耐盐大麦种,又捡起地上的假种,摆在一起:“真种子籽粒饱满,外壳有三道棱;假种子干瘪,外壳光滑!你们种的是假种,不是我李家村的种子!”

有个老农半信半疑地凑过来,拿起两种种子比对,突然喊道:“对!俺从李家村领的种子是有棱的!这地里的……确实不一样!”

骚动渐渐平息。李阳趁机说:“飞蝗不是种子引来的!你们看,蝗灾只在种了假种的地里闹,种了真种子的地块,飞蝗根本不靠近——因为真种子的秸秆有苦味,蝗灾不爱吃!”

他带着众人去了邻村,那里种的是李家村的真种子,果然庄稼长得好好的,连蝗灾的影子都没有。

“假种是从哪来的?”有农户红着眼问。

李阳指向县城的“恒丰粮行”——这是丰裕号倒台后,突然冒出来的新粮行,老板是个面生的瘦子,却总在夜里和几个形迹可疑的人来往。

张木匠带人悄悄潜入粮行后院,果然找到了大批假种,还有一间密室,里面堆着用硫磺和麸皮做的“引蝗粉”——这才是招蝗灾的真凶!

人证物证俱在,瘦子老板吓得瘫在地上,交代了实情:他是刘通判的远房亲戚,受丰裕号余党指使,偷了李家村的种子样本,仿造假种,再用引蝗粉制造“种子招灾”的假象,就是要让朝廷废除种子监,让假种重新横行。

真相大白时,七州的农户都红了眼。他们扛着假种和引蝗粉,浩浩荡荡冲进州府,要求严惩恒丰粮行,还李家村一个清白。

御史李大人亲自赶来,看着满地的假种和引蝗粉,气得将卷宗摔在地上:“查!给我往死里查!凡参与造假、散布谣言者,不论牵涉到谁,一律严惩!”

李阳站在田埂上,看着农户们补种真种子的身影,忽然一阵头晕——连日奔波加上急火攻心,旧疾又犯了。他扶住锄头,咳出一口血,滴在刚种下的种子旁。

【检测到宿主身体透支,触发紧急保护机制。提示:假种源头虽除,但七州土地已受损,需尽快推广“抗蝗作物”和“土壤修复技术”,否则秋收将颗粒无收。】

系统的提示带着警示。李阳抹掉嘴角的血,对身边的人说:“别停。咱们得赶在秋收前,让七州的地重新活过来。”

远处,飞蝗还在零星飞舞,但李阳知道,只要种子是真的,人心是齐的,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只是他没想到,这场看似结束的风波,背后还藏着更大的网——恒丰粮行的账本上,赫然记着一笔送往京城某权贵府中的“孝敬”,金额大得惊人。

麻烦,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60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