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芥子长生局

作者:不定闹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86章 指南针指往黄泉

书名:芥子长生局 作者:不定闹钟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5

工兵铲顺力的桑木香还在墓道里荡,考古队辨别方向时,掌心的指南针突然剧烈旋转。指针挣脱磁轴的束缚,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死死指向西北方——那里本该是生门,此刻却泛起灰黑色的雾,雾里隐约传来流水声,闻着像腐草的腥气,队员们盯着指针的方向,突然觉得头晕目眩,脚像被粘在地上,不由自主地往雾里挪,仿佛有无数只手在雾里招手,喊着“回家了”。

“是‘黄泉引路咒’!”玄诚子攥紧自己的罗盘,发现盘上的“子丑寅卯”全被黑气覆盖,只剩“黄泉”二字在旋转,“这墓道的地脉连着‘枉死城’,指南针的磁性被怨气改成了‘勾魂针’!它把‘指生’变成了‘引死’,你越信指针,被勾的魂就越深,最后连肉身都会被拖进雾里,化作黄泉的养料;你扔了指南针,雾里会钻出‘迷魂蝶’,往你眼里钻,让你认不得生门,在墓道里活活饿死;你用法器破雾,雾会顺着法器的灵力倒灌,把你识海里的‘人间记忆’全冲成空白,变成行尸走肉!”

话音未落,队里最年轻的队员突然直勾勾地往雾里走。他的指南针掉在地上,指针还在疯狂打转,指向他的背影。这队员的太爷爷是民国时期的赶尸匠,据说晚年就是跟着指南针走进了深山,再也没出来,临终前托人带回句话:“针指黄泉,别回头”,此刻这诅咒竟在他身上应验,他的瞳孔里映出雾中的景象——是太爷爷在雾里招手,笑得慈祥,像在等他团聚。

“这咒勾的是‘寻死念’!”玄诚子看着队员的半个身子已钻进雾里,急得祭出“往生符”,符纸刚触到雾就化作黑蝶,反而往队员眼里钻,“你越有‘想走’的念头,它勾得越紧!指引本是‘明’,现在成了‘迷’,越想找方向,越往死路钻!”

李长生的目光落在队员口袋露出的半截布条上,布条上绣着个歪歪扭扭的“家”字——是他奶奶给他缝的,说“走夜路带着,就不会迷路”。他突然想起三奶奶总在村口的老槐树上挂块木牌,牌上刻着村里的方向,“东是张家庄,西是李水河”,木牌被雨水泡得发胀,却比任何指南针都管用,说“人心认家,不认针,记着家在哪个方向,就不会走歪”。

他从背包里掏出个木匣子,打开时露出块旧木牌——牌是老杨木的,边缘被虫蛀了几个洞,用红漆补着,补痕像朵歪歪的花;牌上用炭笔写着“村东头水井”“西坡老磨坊”,字迹被雨水冲得模糊,却能看出反复描摹的痕迹;牌顶系着根红绳,绳上拴着颗晒干的山楂果,是三奶奶怕小孩迷路,特意挂在村口的“指路牌”,牌缝里还卡着片干枯的槐树叶,散发着木头的陈香混着阳光晒过的暖味,显然挂在树上风吹日晒了许多年。

“针太死,不认人,才被黄泉勾着走。”李长生举起木牌,对着那片灰雾,轻声道,“三奶奶说‘指路不是靠针,是靠记着回家的路’,她教娃子认方向,总说‘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能闻见饭香的地方是家,记着这个,针倒了也不怕’。”

就在年轻队员即将完全走进雾里的刹那,李长生把木牌往地上一插,红绳上的山楂果“啪”地裂开,散出股酸甜的味,像小时候奶奶递来的糖葫芦。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那片吞噬人的灰雾一触到木牌的暖光,竟像被驱散的浓烟,“簌簌”往后退,露出雾后的石壁,根本没有什么黄泉路。地上的指南针指针突然“咔”地回正,指向东南方的生门,之前往雾里钻的队员猛地停住脚,眼里的幻觉彻底消散,他望着木牌上的“家”字,突然想起奶奶在村口等他放学的样子,鼻子一酸,眼泪掉了下来。

“这牌…指的是‘人心’,不是‘方位’?”玄诚子愣住了,看着木牌上的“西坡老磨坊”,那字迹里仿佛藏着无数双盼归的眼睛,比任何法器都有力量,连雾里的黄泉气都散了。

李长生没说话,只是用手摩挲着木牌上的虫洞。他的动作很慢,像三奶奶擦木牌时那样,顺着炭笔的纹路,一下下拂去灰尘。他摸到第三处补痕时,年轻队员突然对着木牌深深一揖,转身往东南方走,脚步轻快,像找到了丢失多年的方向,他口袋里的布条飘出来,与木牌的红绳轻轻碰了一下,发出“叮”的轻响。

“三奶奶的牌,不是靠‘磁’,是靠‘记’。”李长生一边收拾木牌,一边慢悠悠地说,“她在牌上补虫洞,说‘洞是记,记着哪年虫多,哪年雨大’;她让走亲戚的外乡人摸木牌,说‘沾点村里的气,就不会认错路’;有次山洪冲歪了木牌,她拄着拐杖挪了半宿,非要把牌对正东,说‘牌歪了,人心就歪了,家就找不着了’。”

随着他的话,木牌的虫洞里渗出点淡淡的杨木香,那是三奶奶用它时,总在春天抹桐油的温润;炭笔字的痕迹泛着微光,那是她怕字迹淡了,每年秋收后重描一遍的执着;山楂果的酸甜气在墓道里散开,像在唤醒队员们“人间的味”,让那些勾魂的黄泉气彻底消散。

其他队员的指南针纷纷回正,指向生门,之前被雾影响的眩晕感消失了,墓道里的空气变得清新,能闻见远处渗来的草木香——那是生门的方向,被木牌的暖意彻底照亮。石壁上的裂痕里,渗出块玉佩,上面刻着的“引”字,与之前的“镇”“归”“影”“心”“腐”“化”“结”“固”“探”“力”拼在一起,组成“镇归影心腐化结固探力引”的短句,玉佩的光与木牌的暖光交织,映出无数回家的路,像一张温柔的网,兜住所有想走歪的脚步。

“木牌的漆掉得差不多了,得找罐新红漆补补。”李长生把木牌放进木匣,嘟囔道,“三奶奶说‘牌要亮,心才亮,漆掉了,回家的路就暗了’,回头找块新杨木,刻上更多村里的记号,再拴串新山楂,让闻见味的都能找到家。”

玄诚子盯着玉佩上的短句,突然彻悟了这一路的真相:从碳测仪引怨到指南针归正,所有被邪术扭曲的“指引”,本质都是对“人间”的背离——碳测仪催岁月,是忘了时光里的暖;指南针指黄泉,是丢了回家的念,而李长生的旧物,不过是带着“记”与“盼”,教它们重新看向“人间”,那里才有真正的方向。

年轻队员把奶奶绣的“家”字布条系在木匣上,对着生门的方向轻声道:“太爷爷,我知道你等的不是黄泉,是回家的路,我替你记住了。”

李长生背着背包往生门走,木牌在匣子里轻轻晃动,杨木香混着山楂的酸甜,像在诉说回家的喜悦。他望着玉佩上的短句,最后一个字终于清晰——是“生”,是“镇归影心腐化结固探力引生”,是所有守护、指引、温柔最终的归宿:人间烟火,生生不息。

木牌上的“家”字在匣子里微微发亮,像在说:别怕,记着回家的路,黄泉再近,也勾不走想活着的心;人间再远,总有块木牌,在等你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35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