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芥子长生局

作者:不定闹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2章 玉璧吸干持宝人

书名:芥子长生局 作者:不定闹钟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0:55

泡菜坛散发的酸香还在遗迹里萦绕,考古队清理玉璧时,一块苍璧突然发出幽幽的白光。玉质温润的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血丝,像有活物在里面游动,队员刚握住玉璧的边缘,就觉得掌心传来刺骨的吸力,仿佛有张无形的嘴在啃噬他的精气,握璧的手指迅速干瘪,皮肤贴在骨头上,像晒干的橘子皮——这是被“噬灵咒”扭曲的礼器。本该“礼天地,通神灵”的玉璧,此刻成了吸魂的漏斗,握得越久,吸得越狠,被缠最紧的队员突然眼神涣散,整个人像被抽走了骨头,往玉璧的方向倾倒,连玄诚子的固灵符都被玉光穿透,符纸在璧前化作一缕青烟,被瞬间吸尽。

“是‘噬灵玉母阵’!”玄诚子甩出铜钱剑,剑气砍在玉璧上竟被弹开,罗盘指针在“灵”位剧烈震颤,针身已变得透明,像被吸走了所有金属气,“这玉璧是祭祀的‘通天璧’,吸了千年的香火与怨气,血丝里藏着‘噬灵煞’,玉的‘灵性’成了煞的通道!它把‘通神’变成了‘噬魂’,你越想借玉璧感应天地,它吸你的精元就越快,最后连你的魂魄都会被炼进玉里,变成璧上的血丝;你松手,玉璧会射出‘锁灵丝’,把你的三魂七魄缠成线团,永世困在玉中;你用硬物砸,玉璧会炸开,化作无数玉屑,钻进在场所有人的眉心,让你们变成没有灵智的‘玉奴’!”

话音未落,握璧的队员突然发出嗬嗬的怪响。他的手臂已干瘦如柴,皮肤下的血管清晰可见,像玉璧上的血丝在他体内游走,玉璧的白光越来越盛,映得他眼珠泛白,嘴角溢出白色的泡沫。他家祖上是玉器匠人,三百年前就是因为雕琢这块玉璧,被吸成了干尸,临死前在玉璧内侧刻下的血字“玉噬灵,灵养玉”,此刻正随着血丝流转,像在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献祭。连玉璧接触的石面,都泛起一层白霜,像被吸走了所有生气。

“这咒吸的是‘灵性’!”玄诚子祭出“补灵符”想护住队员的眉心,符刚靠近玉璧就被撕成碎片,“你越想唤醒玉璧的灵性,噬灵煞越兴奋!持璧本是‘敬’,现在成了‘饲’,敬得越诚,饲得越狠!”

李长生的目光落在队员胸口的旧玉佩上,是块磨得发亮的和田玉,上面刻着个“养”字——是他祖上传下的,说“玉要养,人要藏,太露锋芒,易招邪祟”。他突然想起三奶奶总在梳妆盒里放着支桃木簪,簪头雕着朵简单的桃花,说“木头的东西,带着草木气,比玉温和,不会伤人,玉太寒,养不好容易成煞”,她梳头发时总用这支簪,说“桃木吸过日头,沾过人气,戴着安神,比啥玉都强”,簪子上留着淡淡的包浆,是她一辈子摩挲出来的,带着头发的香气。

他从背包里掏出个锦囊,打开时露出支旧桃木簪——簪是老桃木削的,簪身有处天然的疖疤,三奶奶说“这是树的骨,带着劲,能辟邪”;簪头的桃花雕得并不精细,花瓣边缘还有些毛刺,是她年轻时自己刻的,说“糙是糙点,是自己的心意,戴着踏实”;锦囊是用她的旧围裙改的,里面垫着晒干的薰衣草,是防蛀的,散发着桃木的清香混着草木的淡香,显然是她戴了一辈子、养了一辈子的“护魂簪”,簪尾还留着几缕灰白的发丝,是她梳头时缠上的,带着烟火的暖。

“玉璧太寒,忘了被养的暖,才被噬灵煞钻了空子。”李长生捏着桃木簪的疖疤处,对着那块吸魂的苍璧,轻轻晃了晃——桃木的清香随着动作散开,像春日的风吹过桃林。

“嗡——”

带着草木气的桃木刚靠近玉璧的白光,吸血的吸力突然像被堵住的水流,“戛”地停住,队员干瘪的手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血色,皮肤下的血丝迅速褪去,整个人猛地往后倒,被玄诚子一把扶住,大口喘着气,眼里的涣散渐渐散去,握璧的掌心留下淡淡的红痕,像被暖阳晒过的印记。更惊人的是,玉璧上的血丝开始褪色,白光变得温润,不再刺眼,璧内侧的血字“玉噬灵,灵养玉”旁,竟浮现出个小小的“温”字,是三奶奶的笔迹,仿佛跨越时空,点醒了这块迷失的古玉。

“这簪…养的是‘灵’,不是‘煞’?”玄诚子愣住了,看着桃木簪上的疖疤,那疤痕里藏着无数次“日精月华”的滋养,比任何固灵符都有力量,连玉璧的噬灵气都散了。

李长生没说话,只是用桃木簪轻轻刮过玉璧的表面。他的动作很慢,像三奶奶用簪子挑开缠在发间的草屑那样,温柔得怕伤着谁。他刮到第三圈时,队员突然抢过桃木簪,攥在手里,说:“祖上说过…好玉要养在贴身的地方…沾够了人气,才不会成煞…我之前把它当死物,忘了给它温气…”——这句被贪婪淹没的祖训,此刻随着桃木的清香,终于在血脉里醒了。

“三奶奶的簪,不是靠‘贵’,是靠‘亲’。”李长生一边帮队员揉着干瘪的手指,一边慢悠悠地说,“她戴簪子总贴在头皮上,说‘人气能养木,就像人心能暖玉,离得近了,才生得出情分’;她每年都把簪子埋在桃树下,说‘让它回回根,别丢了草木的本’;有次村里的富户被玉镯吸了精气,她把这簪子借去,让富户贴身戴了三天,说‘草木的灵能克玉的煞,人气的暖能化玉的寒’,玉镯上的血丝就退了。”

随着他的话,桃木簪的木纹里渗出点淡淡的绿意,那是三奶奶埋它时,桃树下的泥土留下的生机;簪头的桃花雕痕泛着微光,那是她刻花时想着“花开见暖,木灵护人”的温柔;薰衣草在锦囊里轻轻动,像在唤醒队员们对“滋养”的认知——玉本是通灵的伙伴,不该被戾气变成吸魂的凶器,真正的灵性,藏在日常的温存里,不在冰冷的祭祀中。

苍璧彻底褪去了血丝,白光变得温润柔和,玉质里的纹路像流动的溪水,泛着岁月沉淀的光泽。队员再握它时,只觉得掌心温暖,再无吸力,反而有种血脉相连的亲切感,仿佛这块千年古玉终于认出了“养”它的人。玉璧内侧的血字“玉噬灵,灵养玉”与新浮现的“温”字融在一起,化作道淡淡的绿痕,像草木的根须扎进了玉里。

玉璧下方的石台上,缓缓升起块玉牌,上面刻着“灵”字,与之前的终局真意拼在一起,组成“镇归影心腐化结固探力引生救食水能眠居明讯录显声纹讯镇容灵”的完整大道。玉牌的光与桃木簪的暖光交织,映出无数养物的手:匠人琢玉的、农妇梳发的、老人盘珠的、孩童抚猫的,这些手都带着温度,像一张温柔的网,兜住所有被戾气扭曲的灵性,让它们想起自己最初的名字——陪伴。

“桃木簪的毛刺该磨磨了,得找块细砂纸蹭蹭。”李长生把桃木簪收回锦囊,嘟囔道,“三奶奶说‘木要顺,人要亲,毛刺扎人,就像性子太烈,伤了和气’,回头找截新桃枝,让村里的老木匠雕支新簪,刻上更艳的桃花,再用我的头发养着,让它沾够新的人气。”

玄诚子盯着玉牌上的完整大道,突然看见所有的字都在往“灵”字里汇聚,像水滴汇入江海。他猛地看向李长生,对方正用指尖轻抚苍璧的纹路,那里竟浮现出与桃木簪相同的“温”字,只是更古老,更包容。从碳测仪到玉璧,李长生用的所有旧物,都藏着一个“温”字——温岁月的凉,温器物的寒,温人心的燥,这才是“养灵”的终极要义。

被玉璧吸过的队员把祖传的玉佩系在桃木簪上,对着玉牌深深一揖。他知道,祖上留下的不是警告,是传承:玉有灵性,亦有烈性,养得好是护符,养不好是凶器,人心的暖,才是最好的养玉土。

李长生背着背包往遗迹外走,桃木簪在锦囊里轻轻晃动,草木的清香混着桃木的温润,像在诉说一个滋养万古的秘密。他回头望了眼那块重获新生的苍璧,玉光在阳光下流转,像在说:别怕,有掌心温养的玉,就没有吸魂的煞;存着人间温情的地方,就没有养不熟的灵。

而那个握着旧木簪的长生者,他守的从来不是器物,是让三界永远记得——最通灵的玉,是人心的暖;最强大的灵,是人间的温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61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