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芥子长生局

作者:不定闹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92章 帐篷布裹成木乃伊

书名:芥子长生局 作者:不定闹钟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5

粗布褥子安神的艾草香还在营地萦绕,考古队搭建帐篷时,篷布突然发出“簌簌”的异响。原本防水的尼龙布像被浸了油的裹尸布,边缘往中间收缩,针脚处渗出灰黑色的黏液,随着队员固定帐篷的动作,布面竟像有生命般往人身上缠,触到皮肤就死死粘住,疼得队员倒吸冷气,却像被无形的手推着,停不下拉紧绳索的动作——这是被“缠尸咒”扭曲的宿营布。本该“遮风雨,避野兽”的装备,此刻成了制作木乃伊的裹布,扎得越紧,缠得越密,最先被缠住的队员已被裹到胸口,布面与皮肤之间渗出气泡,像在抽走体内的水汽,连玄诚子的破邪镜都被篷布的阴气染成暗黄色,镜面映出的人影竟在慢慢干瘪。

“是‘裹魂阵’!”玄诚子盯着帐篷布上蠕动的纹路,罗盘指针在“缠”位剧烈震颤,针身裹着层黏腻的膜,“这营地底下埋着被活埋的修陵工匠,怨气凝成了‘缠尸煞’,帐篷的‘封闭性’成了煞的养料!它把‘庇护’变成了‘裹尸’,你越想扎紧帐篷防风雨,布面吸你的精气就越快,最后连骨头都会被缠成粉末,变成布里的填充物;你割布,断口会喷出黑丝,把你的魂魄缠成线团,永远困在布纤维里;你用火烧,帐篷会瞬间收缩,把你裹成焦炭,连灰都飘不出营地!”

话音未落,被裹到脖颈的队员突然发出嘶哑的呻吟。他的帐篷布已缠过肩膀,只露出两只眼睛,眼球上布满血丝,像被抽干了水分,手指还在机械地拉紧风绳,仿佛在完成某种仪式。他的太爷爷曾是民国时期的帐篷匠,就是被自己缝制的帐篷活活裹死的,临终前攥着半截针线说“布要透气,别扎太死”,此刻这诅咒在他身上精准复刻,连篷布收缩的褶皱里,都嵌着细小的骨渣,像在嘲笑“又一个不懂透气的”。

“这咒缠的是‘封闭’!”玄诚子祭出“解缠符”想劈开布面,符刚触到黏液就被粘住,化作黑色的斑块,“你越想把自己裹严实,缠尸煞越能找到缝隙!遮护本是‘透’,现在成了‘封’,封得越死,缠得越狠!”

李长生的目光落在队员背包外侧的旧布片上,是块洗得发白的蚊帐布,绣着个“透”字——是他太奶奶留的,说“夏天挂着,蚊子进不来,风却能钻进来,这才叫护着”。他突然想起三奶奶总在院里搭的粗布凉棚,棚布是家织的麻布,稀疏透光,说“棚子不是为了闷死,是为了挡挡烈阳,透着风才舒坦,太严实的棚,人待久了会发蔫”,她给凉棚收边,从不用密针脚,说“留着点缝,风能进,光能照,像给日子留个透气的口”。

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布捆,解开时露出块粗麻凉棚布——布是原色麻布,经纬间留着均匀的细缝,能看见对面的光,边缘用蓝布条锁边,布条上打着七个结,是三奶奶怕布边磨破,特意留的“活结”,说“结能松能紧,风大了就收收,风小了就放放”;布面印着模糊的植物纹,是她用凤仙花汁拓的,说“看着像草木,能招风”;布角拴着串晒干的薄荷,是防蚊虫的,散发着麻布的粗香混着薄荷的清凉,显然是她搭了一辈子凉棚、纳了无数个夏日留下的,带着晒透的阳光味。

“帐篷布太密,不透气,才被缠尸煞钻了空子。”李长生拖着凉棚布走向被裹的队员,轻声道,“三奶奶说‘遮护得留口气,像给庄稼留着风,太闷了会烂根’,她搭凉棚时总念叨‘布眼是喘气的嘴,结是松紧的筋,活着的东西,都得透气’。”

就在帐篷布即将裹住队员口鼻的刹那,李长生把粗麻凉棚布铺在帐篷顶上,用石头压住四角,布上的细缝突然透出金亮的光,像无数根细小的阳光针,扎进帐篷布的纹路里。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那缠人的尼龙布刚触到凉棚布的透气缝,收缩的动作突然僵住,黏腻的黏液像被晒干的胶,“簌簌”剥落,粘在皮肤上的布面竟自动翘起,露出的皮肤泛着水润的红,之前干瘪的眼球渐渐恢复神采,队员机械拉紧风绳的手猛地松开,大口喘着气,肺里像灌进了带着薄荷香的风,舒服得浑身发颤。

“这布…透的是‘生’,不是‘死’?”玄诚子愣住了,看着凉棚布的细缝里漏出的光,那光带着草木的清气,竟在帐篷周围形成个透气的气场,比任何解缠符都管用,连营地底下的缠尸煞都安静了许多。

李长生没说话,只是用手轻轻扯开缠在队员身上的帐篷布。他的动作很慢,像三奶奶拆旧衣服那样,顺着布的纹路,一下下松,生怕扯伤皮肉。他拆到第三层时,队员突然咳了口痰,痰里带着灰黑色的絮,落在凉棚布上,竟被细缝漏下的光烧成了烟,他盯着布面上的植物纹,突然想起太爷爷日记里的话:“最好的帐篷,是能看见星星的,太黑的地方,魂魄会憋死。”

“三奶奶的凉棚布,不是靠‘挡’,是靠‘通’。”李长生一边帮其他队员拆除缠人的帐篷布,一边慢悠悠地说,“她洗布从不用肥皂,说‘麻布怕伤,用清水漂漂就行,洗太净,反而留不住风’;她留布眼不补,说‘眼是天给的窗,补了就挡住光了’;有次暴雨冲塌凉棚,她捡回破布片重新搭,说‘破了的布更透气,像受过伤的人,更懂疼惜气’。”

随着他的话,凉棚布的麻线里渗出点淡淡的风息,那是三奶奶用它时,被无数次风吹过的“活气”,带着自由的劲;植物纹上的凤仙花汁泛着微光,那是她拓印时想着“草木透气,人也得学草木”的通透;薄荷串在风里轻轻晃,像在唤醒队员们对“生存”的认知——遮护本是与天地相通的喘息,不该被戾气变成窒息的牢笼。

其他队员的帐篷布也纷纷恢复柔软,收缩的边缘舒展如初,黏腻的黏液化作清水,顺着凉棚布的细缝渗进土里,竟冒出成片的薄荷苗,是被“透气”的气息唤醒的生机。营地中央的地面突然“咔”地裂开,露出个石匣,里面放着块长方形的玉版,上面刻着的“居”字,与之前的完整序列拼在一起,组成“镇归影心腐化结固探力引生救食水能眠居”的终局序列。玉版的光与粗麻凉棚布的透气光交织,映出无数修陵工匠的魂影,他们不再被裹成木乃伊,而是坐在凉棚下,喝着带着薄荷香的水,像终于在“透气的居处”里找到了安宁。

“凉棚布的边有点磨了,得找新麻布接一段。”李长生把布捆好,嘟囔道,“三奶奶说‘遮护的东西得经风,磨破了就补,补不了就换,可不能让它变成闷人的壳’,回头找块更稀疏的麻布,拓上向日葵纹,让阳光能照进来,风也能钻进来,住着才舒坦。”

玄诚子盯着玉版上的终局序列,突然看透了这一路的全部隐喻:从碳测仪引怨到帐篷布解缠,所有被邪术扭曲的“居”与“护”,本质都是对“人间通透”的背离。碳测仪急着定岁月,是忘了时光需要慢慢品;帐篷布裹人,是丢了居处需要透气活,而李长生的旧物,不过是带着三奶奶的“通透”:敬天地而不违,顺自然而不困,惜万物而不贪,活得敞亮,住得透气——这才是“镇心”的终极密码。

被裹过的队员把太奶奶的蚊帐布系在凉棚布上,对着工匠魂影深深一揖。他知道,太爷爷留下的不是恐惧,是叮嘱:住得安稳不在帐篷多结实,在心里够不够敞亮;活得自在不在遮护多严密,在离不离天地正气,透气了,再凶的煞也缠不住你。

李长生背着背包往密林外走,粗麻凉棚布在布捆里轻轻晃动,麻布的粗香混着薄荷的清凉,像在诉说通透的真谛。他望着玉版上的终局序列,终于明白,这一路收集的所有“镇物”碎片,拼出的不是什么惊天法器,而是最朴素的生活指南:敬、顺、惜、透、实……这些藏在粗布、旧碗、凉棚里的人间烟火气,才是能镇住一切邪祟的“初心”。

凉棚布上的“透”字在风里轻轻颤动,像在说:别怕,有透气居处的地方,就没有缠人的布;存着敞亮心的地方,就没有裹得住的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7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