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5章 做点买卖

书名: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7

登州港外的无名荒岛上,寒风卷着咸腥的海浪,一遍遍冲刷着嶙峋的礁石。几艘破败的辽国使船,如同被拔了牙的老兽,歪斜地搁浅在浅滩上,船板开裂渗水,桅杆光秃秃的,连船帆都被前几日那场要命的风暴撕扯成了烂布条。

赵良嗣裹着一件半旧的狐裘,站在冰冷的礁石上,望着灰蒙蒙的海天一线,只觉得一股寒气从骨头缝里钻出来,比这腊月的海风更刺骨。他本是辽国南院枢密副使,肩负着天祚帝最后的、渺茫的期望——东渡高丽,说服高丽王在女真鞑子的后院放把火,给垂死的辽国争取一丝喘息之机。谁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没把他送去高丽,反而把他和这残破的使团,像垃圾一样拍在了大宋的海岸线上。

“宋廷…竟如此绝情!”赵良嗣想起昨日在汴京城的遭遇,胸口便堵得发慌。他堂堂辽国副使,带着国书,陈明唇亡齿寒之理,恳求大宋念在百年邻邦(虽多是战火)的情分上,出兵夹击金国,至少…至少把那幽云十六州之地还给辽国,也好让辽军有个依托腹地。结果呢?

道君皇帝赵佶,那位沉迷书画、修道、奇石的官家,隔着垂拱殿的珠帘,声音都透着股子不耐烦和恐惧:“金国势大,不可轻启边衅…尔国之事,朕…爱莫能助。至于幽云旧地…此乃宋辽百年宿怨,非一时可决…” 最后竟是一道冰冷的旨意:辽国使团,即刻离京!不得逗留!

驱逐!如同驱赶一群丧家之犬!

“将军,船舱又渗水了,修补的桐油和麻絮都用光了…” 一个面黄肌瘦的辽兵哆嗦着来报。

赵良嗣疲惫地挥挥手,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饥寒交迫,船只破败,归途茫茫。难道堂堂大辽,真的要亡在这东海之滨的荒岛上?一股深切的悲凉和绝望,如同冰冷的海水,将他淹没。

就在这时,一艘造型奇特、船身狭长如刀、吃水极浅的快船,如同幽灵般破开薄雾,无声无息地靠近了荒岛。船头飘扬着一面陌生的旗帜——深蓝底色上,绣着一枚金黄色的古朴钱币图案,钱币中央,是一个铁砧与船锚交叉的徽记。

“昌隆号?” 赵良嗣看着那旗帜,眉头紧锁。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商号。

快船灵活地绕过礁石,在浅水处抛锚。跳板放下,一个穿着宝蓝色锦缎棉袍、外罩玄狐皮坎肩的年轻人,利落地跳了下来。他面容清秀,眼神却锐利如鹰,行走间步伐沉稳,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老练。正是小五。

“哪位是赵良嗣赵大人?”小五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属于商人的圆融笑容,对着礁石上这群形容狼狈的辽人拱了拱手,目光精准地落在了赵良嗣身上。

赵良嗣强打精神,挺直了腰背,维持着最后一丝使臣的尊严:“本官便是。阁下是?”

“在下吴小五,‘昌隆海记’登州分号管事。”小五笑容不变,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听闻大人船队遇险,困居荒岛,敝号东家心有不忍,特命在下送来些许清水、米粮、肉干,还有修补船只的桐油麻絮,略解燃眉之急。”他一挥手,身后船上立刻下来几个精壮汉子,抬着沉甸甸的麻袋和木桶。

看着眼前实实在在的救命物资,再看看自己那群饿得眼冒绿光、冻得瑟瑟发抖的部下,赵良嗣心中五味杂陈。汴京城里高高在上的大宋皇帝对他们弃如敝履,眼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商号管事,却雪中送炭?

“贵号…仁义!赵某代使团上下,谢过贵东家,谢过吴管事!”赵良嗣深深一揖,这份感谢倒是发自肺腑,只是心中疑窦更深,“只是…贵号如此厚赠,不知所图为何?赵某如今…身无长物,恐难回报。”

小五哈哈一笑,示意手下将物资搬上岸,自己则随意地找了块稍平的礁石坐下,还拍了拍旁边的位置:“赵大人言重了。敝号做的就是四海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今日结个善缘,他日或许大道通天呢?”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况且…大人此行高丽,所求为何,在下虽位卑,却也略知一二。无非是‘联高抗金’四字罢了。”

赵良嗣心中剧震!这等机密,一个商号管事如何得知?他警惕地看着小五:“吴管事…消息倒是灵通。”

小五坦然迎着他的目光:“生意人嘛,耳朵不灵,腿脚不快,怎么在这乱世里活?实不相瞒,大人所求,在高丽怕是水中捞月。”他语气笃定,“高丽国主,畏金人如虎,自身难保,岂敢捋其虎须?让他们出兵袭扰金国后方?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话如同冰冷的匕首,刺中了赵良嗣心底最深的隐忧。他何尝不知希望渺茫?只是国事如此,不得不为罢了。他脸色灰败,沉默不语。

小五观察着他的神色,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抛出了真正的目的,语气轻松得像在谈论一笔普通的皮货买卖:

“高丽靠不住,大宋…嘿嘿,赵大人也亲身体会了。那么,赵大人有没有想过…换条路走走?”

“换条路?”赵良嗣茫然抬头。

“对!”小五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与其求那虚无缥缈的援兵,不如…和我们昌隆号,做一笔实实在在的买卖!”

“买卖?”赵良嗣简直以为自己听错了,“赵某如今一介流落荒岛的使臣,能有什么买卖可与贵号做?”

“大人此言差矣!”小五笑容扩大,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自信,“大人代表的是大辽!纵使国势倾颓,辽国…依旧有着贵号急需的东西!”

他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粮道!** 金人封锁严密,贵国南京道(燕云地区)缺粮已到易子而食的地步了吧?敝号在登州有船,有粮!只要大人能提供一条隐秘、安全的通道,避开金人主要关卡,我昌隆号的粮食,就能源源不断送到南京道守军和百姓手中!价格嘛…绝对公道,童叟无欺!”

赵良嗣呼吸猛地一窒!粮食!这确实是辽国眼下最致命的软肋!如果真有一条粮道…他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小五没给他太多思考时间,竖起第二根手指,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诱人的蛊惑:

“第二,**土地!** 贵国东京道(辽东半岛)临海之地,如今大半沦陷于金人之手,鞭长莫及。与其被金人彻底吞掉,不如…卖给我们昌隆号几处**荒僻的、无甚产出的海隅之地**?比如…那**金州(今大连)、复州(今瓦房店)沿海的一些小岛、滩涂?**”

“卖…卖地?!”赵良嗣霍然起身,声音都变了调!堂堂大辽,竟要沦落到卖祖宗疆土给一个商号?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荒唐!此乃大辽国土!岂能轻言买卖!吴管事,你这是在羞辱本官!”

小五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变得如同冰锥般锐利,直刺赵良嗣:“赵大人!清醒点吧!国都要亡了,还守着那点所谓的‘祖宗疆土’有何用?!金州、复州沿海那些礁石岛、盐碱滩,在金人铁蹄下,你们守得住吗?留着它们,除了徒耗兵力,还能做什么?白白便宜了金人!”

他站起身,逼视着脸色煞白的赵良嗣,话语如同重锤:

“卖给我们!昌隆号会投入重金,将其建成坚固的据点、优良的避风港、甚至…未来反攻金国沿海的前哨!名义上,那是你大辽‘租借’或‘特许’给我们的‘商站’!实际上,那是插在金国背后的一颗钉子!它存在的每一天,都在提醒金人,大辽尚未亡!它还能为你们提供粮食、情报,甚至…在关键时刻,成为你们流亡朝廷最后的退路!这难道不比让那些荒岛烂在金人手里强百倍?!”

“是守着那点虚名等死,还是用这无用的‘废地’,换取实实在在的粮食、一条可能的生路,甚至…未来复国的火种?”小五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诱惑,“赵大人,你是聪明人!这笔买卖,你们大辽…稳赚不赔!”

荒岛之上,寒风呜咽。赵良嗣僵立在冰冷的礁石上,内心如同被投入滚油的沸水,剧烈地翻腾着。小五的话语,如同魔鬼的低语,一遍遍冲击着他身为辽臣的尊严和底线。卖国?还是…救亡?

他看着岸边堆积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米粮肉干,看着破船上部下们绝望而渴望的眼神,再想想汴京城那道冰冷的逐客令,以及高丽那遥不可及的幻想…

一股深切的无力感和悲愤涌上心头,几乎将他击垮。他踉跄一步,颓然坐倒在礁石上,双手深深插入花白的鬓发之中,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许久,一个嘶哑、干涩、仿佛用尽全身力气的低吼,从指缝中挤出:

“地图…拿地图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58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