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5章 方腊

书名:大宋枭雄 作者:仙庙的马尔高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7

方腊展开手中那封来自登州的密信,目光扫过杨靖那刚劲有力的寥寥数语,随后缓缓闭上眼,头深深靠进粗糙的楠木椅背。烛火摇曳,在他饱经风霜却依旧锐利的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整个人仿佛沉入了一片幽深的海底。

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回了两年前,那如同炼狱般的江南。

记忆里是赤地千里!毒辣的日头炙烤着大地,龟裂的田土如同老人枯槁的手掌,伸展着绝望的裂纹。本该金黄的稻田只剩下一片枯槁的焦黄,颗粒无收!树皮被剥尽,草根被挖空,饿殍倒毙在道旁,苍蝇嗡嗡作响。那是老天爷降下的灾荒!

可更令人心寒齿冷的是人祸!即便在这样的绝境下,官府的差役依旧如索命的恶鬼,手持水火棍,凶神恶煞地挨家挨户催逼那早已榨不出油水的赋税。交不出?轻则拳打脚踢,砸锅摔碗;重则枷锁上身,甚至闹出人命!朱勔!这个名字如同毒刺扎在方腊心头。这个为了巴结汴京权贵(尤其是耿南仲,童贯),不惜媚上欺下的苏州应奉局总管,将“花石纲”变成了江南百姓的催命符!听闻谁家有奇石异木?管你是民宅还是祖坟,破屋毁墙,践踏青苗,无所不用其极!多少人家因此家破人亡?这哪里是供奉奇珍,分明是敲骨吸髓,用百姓的血泪铺就他朱勔的升官发财路!

他方腊,本是一个漆园主,虽非大富大贵,却也衣食无忧。可官府造作局的层层盘剥,胥吏的百般刁难,早已让他积郁满腔愤懑。看着乡邻在饥饿与苛政中挣扎,看着朱勔之流耀武扬威,他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压抑。作为睦州一带摩尼教(明教)的领袖,他深知“明王出世,光明驱暗”的教义,更明白“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道理!他散尽家财,收拢那些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的贫苦百姓、流民乞丐,施粥赠药,聚拢人心。从最初的几十个满腔热血的教众弟兄,到后来成千上万被裹挟进来、只为求一口活命的流民妇孺……

起义之火点燃了,攻州县,占粮仓,开府库,队伍像滚雪球一样壮大。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和混乱:粮草难以为继,军械严重不足,如何管理打下的地盘?如何应对朝廷越来越猛烈的围剿?就在方腊焦头烂额、甚至感到前路迷茫之际,一个自称浙江昌隆总号掌柜的人,带着杨靖的亲笔书信,竟冒险穿过官军封锁线,直接找上了门!

杨靖的援助,来得及时,更来得彻底!粮秣堆积如山,解决了燃眉之急;崭新的军服鞋靴,让原本衣衫褴褛的义军有了些“王师”气象;更关键的是,一批批精通算学、律法、农事的“账房先生”、“师爷”被悄然送来,协助他整顿内务,梳理户籍田亩,恢复生产,建立起了初步的统治秩序。这比单纯的粮草军械更珍贵!昌隆号遍布天下的商路,更是成了方腊军的耳目,朝廷军队的调动、汴京朝堂的风向,甚至政事堂的某些密议,都能源源不断地传递到他手中。

正是在这强大而隐秘的支持下,短短两年!他方腊,方十三,一个漆园主,竟能席卷六州五十二县,在东南膏腴之地建立起一片稳固的基业!朝廷数度调集重兵围剿,都被他依托地利、情报和相对充足的物资打得损兵折将,铩羽而归!这份成就,固然有义军弟兄的浴血奋战,但方腊心知肚明,背后那双来自登州的无形巨手,才是真正的擎天支柱。

杨靖!这个名字在方腊心中重若千钧。虽从未谋面,但此人的手段、格局、气魄,已让他仰望至近乎敬畏。灭倭国,联金灭辽,以区区登州之地硬撼金国虎狼之师,逼得宋廷不得不裂土封王……桩桩件件,哪一件不是惊天动地?方腊自认是一方豪雄,但杨靖所图,分明是搅动天下风云,布局寰宇!那是他方腊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内心深处,他无比渴望能亲赴登州,拜见这位“恩主”,当面聆听教诲,哪怕只是跟随在侧,看看那波澜壮阔的未来究竟是何等模样!

杨靖的信很简单,却像重锤敲在方腊心上:

“朝廷以宋江、花荣为将南征,名为剿匪,实为驱虎吞狼,耗尔等之力,亦除其心腹之患。念及登州军中多梁山旧部,情谊尚存。若有机缘,望与之周旋,勿使玉石俱焚,留彼等一线安身之机。”

宋江!及时雨宋公明!这个名字方腊太熟悉了。同为被朝廷逼得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好汉,虽然后来宋江选择了招安,走了另一条路,但那份“替天行道”的底色,那份在江湖上的偌大名头,都让方腊有种天然的复杂情感。大家都是造反出身,根子上都带着对朝廷不公的反抗。如今杨靖亲笔来信,点明朝廷借刀杀人的毒计,更念及登州还有那么多梁山泊的老弟兄……方腊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哼,朝廷想坐山观虎斗,让我们自相残杀?想得美!”方腊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既然是杨靖恩主的意思,这宋公明,倒也不必真往死里打。打还是要打,做个样子给朝廷看,但关键时候,放放水,指条明路,给他们留个安身立命之处,也未尝不可。都是苦命人,何必赶尽杀绝?若能借机把这支力量也拉过来,或者让他们在南方自成一系,牵制朝廷,岂不更妙?”他嘴角甚至浮起一丝计划通盘的冷笑。打默契仗,他方腊懂!这既是给杨靖面子,也是给自己未来留条路,更是对朝廷那龌龊心思的狠狠回击!

他拿起信,又仔细看了一遍杨靖那简短的嘱托,心中涌动着对未来的盘算和对杨靖深深的感念。然而,这份基于同病相怜、利益考量和杨靖情面而生的“默契”念头,在方腊心中刚刚成型,甚至带着几分计划得逞的冷意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877s